儒学与《心经》

作者: 新儒哲 | 来源:发表于2018-07-22 14:06 被阅读4次

儒家和佛家证得的本体是一个,儒家和佛家的理想不同使得侧重点不同,佛家侧重本体的空寂,儒家侧重空寂本体中的生机。

周围有很多朋友喜欢《心经》,但很少知道它想表达的真义,以至于这么博大精深的文章被肤浅化了。空其实是真空妙有的空,有的朋友把空当成一无所有,成了顽空断灭见,甚至以恶为善。

善恶是个很深奥的问题,主要在于内在气机状态,在于一心之动用。 生机周流有则不乱是善,生机滞碍私心乍动是恶。至善和真空是本质存在不可分的两方面。故真正的空即随处鸢飞鱼跃。

《心经》是对浩瀚的大般若经的概括总结。主旨有三,关于存在,本质和现象。

其一、宇宙本体是恒常存在的,故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在哲学中即存在。

其二、宇宙万物的现象(事)和本质(理)是统一的,故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其三、如何认识到宇宙万物本质?需心无挂碍即无住,需无智亦无得即无相,需行深般若波罗蜜多即无念,无者无妄念,念者念真如,廓然无圣,荡然无相。

要直观到存在与本质,佛家大乘有两条路径,一条是大乘空宗的破相显性,一条是大乘有宗的转识成智,认为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还有第三条大中至正的路径,中国儒家和后世禅宗注重直接显性。如何理解性?如物有物性,人有人性,性在宇宙天地为存在,在万物为本质。

相关文章

  • 儒学与《心经》

    儒家和佛家证得的本体是一个,儒家和佛家的理想不同使得侧重点不同,佛家侧重本体的空寂,儒家侧重空寂本体中的生机。 周...

  • 儒学与《心经》

    儒家和佛家证得的本体是一个,儒家和佛家的理想不同使得侧重点不同,佛家侧重本体的空寂,儒家侧重空寂本体中的生机。 周...

  • 阳明心学即儒学心法

    儒学自秦始皇焚书坑儒,心法就失传了。佛学有心经而儒学无心法。朱熹重修儒学,提出了格物穷理,使得法门不可求。心法的...

  • 孔子:我从未想过当圣人

    汉武帝时期确立了儒学独尊的局面。 但这个儒学与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已经全然不同。 汉代的儒学是综合了阴阳家、法家等其...

  • 儒学与儒学中的本体

    原始儒家思想之内核无疑是仁与礼。仁更多的是内向发展,也包含了天人合一的形上思考,礼则是上古祭祀活动的仪式规范,...

  • 孔子与儒学

    一、 早在年前参加的一次大型书展中,就看到了电影《孔子》的小说版,连带看了预告宣传片的花絮。年后找到一个空闲时间,...

  • 儒学与哲学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易》曰:“寂然不动,感而遂通。” 莱布尼茨从儒家典籍得到了很大启发,尤...

  • 孔子与儒学

    孔子,在中国几千年来是一个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人物。崇奉者称之为孔圣人,戏谑者称之为孔老二,对其所代表的儒学称之为...

  • 董仲舒与儒学

    我们都知道儒家的创始人就是孔子,传着传着就有一个继比较特殊的继承人继位了,这个人就是就是董仲舒。 ...

  • 董仲舒与儒学。

    我们都知道孔子是儒家的开创者,那么董仲舒才是属于绕儒家更加发扬光大的一位。这里面有一定的时间原因,因为当时是春秋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儒学与《心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gvl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