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日本有人说,“办企业,要一手拿着《论语》,一手拿着算盘”。
一部《论语》把孔子推上了万世师表的崇高地位,他的思想流传千古。他的文化塑造力,塑造了中华民族的君子人格。
那么,《论语》到底说了什么?
其实《论语》要说的主要问题、全部秘密和精华就在《论语》第一篇《学而》的第一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现代翻译: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这个最最关键的第一章,既是整部《论语》的起点,也是整部《论语》的终点。
这一句中最关键的三个词,仅仅这三个词就道出了《论语》要表达的目的、方法、结果。
这三个词是:《学》、《习》、《君子》。
我们可以试着想象出一个动人的场景:
在哪遥远的2500年前,蓝天白云,山清水秀,鸟飞蝉鸣,没有污染。虽说是粗茶淡饭,但是不用担心地沟油。
有一个人,在自家的小院子里读书,读完了书,扛起锄头下到自家的农田里劳动,看到挂满硕果的庄家,脸上露出了会心的微笑,这是通过在农书上学到的新技术所达到的高产成果,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践行了知识的重要性。
回到家中,恰好一个谈得来的好朋友从遥远的地方来做客,于是摆出两碟小菜,一壶浊酒,一杯清茶,然后谈点生活,谈点理想、谈点诗和远方,不用低头看看手机,没有来自朋友圈的干扰。
送走朋友,尽管是10里相送,不用担心订不上火车票。回家路上,碰见了隔壁老王,和老王啦啦家常,满心欢喜地想和老王分享一下自己和刚刚送走的好友的同志情长,可是老王只关心他家的羊又生了小羊。
这个人也不在意,更不生气,仍然保持一个谦谦君子的形象。
难道,这不正是孔子所描绘的理想社会,以及生活在理想社会中的人的生活状态吗?
以此,可以总结出如下的推理和结论,回答出《论语》到底说出了什么?
1、《论语》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
答:是培养君子,构建理想社会。
2、《论语》告诉人们怎样做才能成为君子的?
答:学和习。
3、《论语》告诉人们学习什么,参考什么标准才能成为君子?
答:向典籍学习、向圣贤学习。
分别论述以上三个问题:
一、培养君子,构建和谐社会
假设:如果人人都是君子,这个社会自然就和谐了。
疑惑:可能人人都是君子吗?人人可能成为君子吗?
大量的社会现实,一再地得出答案:不可能人人都是君子,但是人人都有成为君子的可能。
因为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粒叫做“仁”的基因,这个“仁”只是一个必要的内因,需要外因的作用才能发生和成长。
这个外因就是“礼”和“乐”,“礼”的作用是激发人的规范意识,“乐”的作用是激发人的内心修养。
推理至此一个伟大的发现诞生了:
要想构建和谐社会,就要大批地打造出君子,要想打造出君子就要用“礼”和“乐”去激发人内心深处的“仁”,“仁”一旦被激发,它就会自然地发生和成长。
这是一个千年一遇的伟大发现,这个似乎带着“天命”的发现同时也是重任重重地砸在了孔子的头上,重重地砸在了中华大地上。
当然,凡事都要一分为二地看,就像一把双刃剑,福祸相依。历史的洪流,我们无法回避,我们只能顺着潮流一路漂泊。
孔子,在获得这一伟大发现后,就不遗余力地身体力行,绞尽脑汁地进行推行,不惜像“丧家犬”一般周游列国14年,宣传推介。
如果没有神圣而伟大的使命在身上,如果没有对自己认定的目标和方法的坚定自信,一个血肉之躯怎么会有如此壮烈的追求?
时空,日月星辰,斗转星移,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地发展到现在。现在,此刻,当我们纵观世界,中华文明是唯一不间断流传下来的伟大文明,深刻烙印在中华民族灵魂深处的符号是君子人格。
这就是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源头之一,这就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基础。
当然,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文化自信不等同于文化自傲,并不是说我们的文化比世界其他文化高多少,优秀多少。
这一切仅仅说明,我们完全可以,并且应当自信地,傲然屹立在由世界各种文化交织融合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大家庭里。
二、学和习
学,是理论学习,习,是实践活动
要想提升自身的修养和能力成为君子,就只有通过学和习两个途径。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这句话,说的非常重要,非常符合实际。可以通俗地理解成,把学到的东西及时地实践一下,会用了,或者及时地重新温习巩固一下掌握了,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吗?
例如:你学习开车,学习完理论,知道怎么开以后,你及时地练习,会开了,这时这种喜悦是自然而然的,是发自内心的喜悦。
相信人人都有切身的体会,每当通过学和习掌握了一点知识或者技能的时候那种喜悦就会自然地流露。
看似非常普通的一句话,确实道出了最最重要的真理,就是:人类的文化传承,个人的发展是需要通过学和习的过程来完成的。这也可能就是后来,学和习本来是两个词最终合在了一起,叫做学习的缘故。
三、学习典籍、学习圣贤
学习什么内容很重要,在孔子的年代,孔子提出的学习内容包括历代典籍和实用技能,例如实用技能方面主要是礼、乐、射、御、书、数这六种技艺。除了学习典籍还要向圣贤学习,比如向孔子最推崇的周公等圣贤学习。
现代社会同样地学习内容包括理论学习和技能学习,还要向先进模范人物学习。
那么在学和习这两个活动中,哪个更重要呢?当然都重要,但是,学是从习中获得的,学又要通过习来验证和实现,所以习的作用最为特别和更为重要。
我认为,东西方的文化没有优劣之分,只要文明演进的程度发生了区别。
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就是,我们偏重了学而轻视了习。这也是当前我们的教育和西方教育的最重要的区别所在。
西方重在探索和实践,所以更加有利于促进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我们就缺乏探索和实践的勇气和力度。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志同道合的人远道而来和自己切磋交流当然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相信不是什么人来你都会高兴的。
有人远道而来给你借钱,你高兴吗?有人远道而来给你要债,你高兴吗?看这个朋字,是两个并列在一起的月字,只有在真正平等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朋友。
真正的朋友的交流,当然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交流是人的一种非常重要的需求。要不然现在中国的微信那么的发达和普及,西方国家的Facebook(脸书)这个社交软件那么的受欢迎。
整个人类的文明发展就是在交流碰撞中前行和发展的。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一句说的太好了,你自己要做好自己,自己已经达到了君子的标准,可是别人不了解你,或者不认可你,你也还是君子啊?任由别人怎么评说去吧,做到宠辱不惊,不也是温文尔雅的君子吗?如果太在意别人对你的干扰,会影响你的成长的。
现在关于传统文化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和问题。
1、全盘否定论,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落后了,应当全面进行西化,就像日本当年脱亚入欧那样。
2、过度传统化复古化的倾向,过度恐惧外来文化的影响,提出防火墙的构想。其实这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现。
3,把中国传统文化和某个特定的,如,《周易》、《道德经》、《论语》、《弟子规》等具体的古典学说划等号。
4、一说发扬传统文化,就简单地认为就要学习传统的经典著作,如教育儿童背诵《三字经》、《弟子规》等等。
5、忽略了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再经典的东西终究已经成为了经典。马克思说过,世界上一切坚固的事物终将灰飞烟灭。
6、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现实的教育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有些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传承,是相关的机构和专家学者,以及特定的爱好者的事情。一般人如果不是个人爱好的话,就是把《论语》能倒背如流,一天朗诵《弟子规》1000遍,就能说是发扬光大了传统文化?就能把我们的探测器发送到火星吗?
我们曾经有过伟大而辉煌的历史、灿烂而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这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引以为豪的根基,这是我们的文化自信的源泉。
历史的车轮碾压到了当下,我们不应沉浸于过去,更多的是要面对未来。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勇敢、自信地和世界各种文化交流碰撞,才能更好地发展,同时这不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吗?即使别人不认可我们的文化,我们仍然可以自尊地前行,不也是君子的风范吗?
其实,这些智慧远在2500年前,孔子就告诉我们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