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真州——十二圩香干

作者: 禾月heyue | 来源:发表于2017-03-04 19:17 被阅读0次

我的住所就在十二圩,闲散时刻,我经常到集镇的街道上走走,看似不起眼的小镇,却有着深厚的历史。十二圩是一个因盐运和漕运发展起来的城市,在清朝时,十二圩曾经是全国最大的盐运中转集散地,盐储运量占全国第一,居住人口最高的时候有20余万人。有人的地方一定就会有商机,自古以来都是如此,史料记载光注册登记的老字号商铺就有400多户,这些商户组成了十二圩有名的“九街十八巷”,九街十八巷维持了十二圩的正常运转,也是当时十二圩繁荣的象征。在这些商号中有一家叫“窦天昌”的老字号,因做香干而名声聒噪,享誉一时,但是到了近代却音讯无几,于是我开始寻找近乎销声匿迹了的天昌香干。

几经辗转,我找到了景有中师傅,他从事豆制品制作加工已经16年有余。约好时间我来到他的豆制品作坊,景师傅早早地就把豆子泡上了,因为豆子的泡制时间长达6-7小时,他说,香干的原料选择非常讲究,豆子选对了,想要做出好的豆腐就成功了一半。本地豆子中属十二圩产的黄豆最佳,外形漂亮,污染小,口感好,损耗小,产量大,这主要得益于当地的土壤环境。十二圩多易潮土,锁水功能好,非常适合种植黄豆。我想这一定就是十二圩香干好吃的原因之一。景师傅说,豆子的泡制时间因季节而异,冬季要泡24小时,其他季节泡制6-7小时,泡制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做出来的豆干肉质松散,没有韧性。泡好的豆子首先要经过淘洗和搅拌,过去搅拌用的是石磨,人力拉磨,既辛苦出浆率又低,现在景师傅的作坊里已经基本机械化,洗好的黄豆倒进搅拌机,出来的便是绸缎一般的白豆浆,此时的豆浆是生的,需要进行烧煮。烧豆浆也有技巧,只有有经验的老师傅能判断“假沸”现象,让煮出的豆浆既好喝又健康。我也算去过很多地方,喝过不少豆浆,但是当唇舌刚接触到景师傅出锅的豆浆时就完全被征服,那浓密绵长的滋味缠绕在舌尖,让人沉醉其中不愿自拔,一碗豆浆一口气喝掉后的惬意难以言喻。想要将一锅淳厚熟透的豆浆液体固化成豆腐,最关键的步骤就是点卤,与传统工艺点浆不同,景师傅用的是冲浆的方法,他说冲浆操作简易、成功率大、产量大。不一会,豆浆开始固化,变成了豆腐脑,景师傅大刀阔斧地将豆腐脑全部搅拌打散后放在模具中,然后给重,压制大约半小时之后拆模,一块巨型豆腐就出来了。掀开纱布的一刹那,景师傅满意地说,豆腐做到这样形散而神不散的状态就算成功了。我像触电般心中惊喜,说起来我也算是一名散文爱好者,而形散神不散刚巧也是散文最大的特点。也许这就是缘份,我和景师傅都从事餐饮行业,而他的专长和我的爱好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我向他讲明之后,我们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这笑声中多了些惺惺相惜,也多点忘年之好。

豆腐做好之后,开始进入正式的香干制作流程。首先是塑形,要把豆腐切成小块放进尺寸合适的白纱布中,这一步骤最耗人工,景师傅和他爱人要逐个用纱布把豆腐包成小方块,而且一定要包紧实,否则香干成不了型。然后是压榨,在压榨之前要给每一块香干盖上一块刻有阴文“十二圩香干”或“天昌香干”的模具,目的是把招牌烙在香干上。半成型的豆干在40吨的千斤顶下压榨2个小时,出来的香干形状才能好看。最后将香干拆布、焯水,倒进含有鸡汤和各种大料的卤汁里卤煮上色。当酱色的香干从锅中滤出放在扁筛上晾晒时,那小巧玲珑的样子仿佛天生具备了撩拨口舌之欲的异禀,捡一个咬一口,内里洁白如故,肉质丰满弹牙,酱香萦绕在唇齿之间,此时来一杯仪征本地产的绿杨春茶,人生便从此无求了。

人生三苦,打铁撑船磨豆腐。我从来没有想过一块小小的香干要耗费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制作,对景师傅也是油然敬佩。当年的窦天昌虽已不在,可是后世的这些“窦天昌”们依然传承了精湛的技艺和勤劳的品质。十二圩的九街十八巷没有了,老字号商铺也少了,可是味道和精神还在!

ernin���h�

相关文章

  • 寻味▪真州——十二圩香干

    我的住所就在十二圩,闲散时刻,我经常到集镇的街道上走走,看似不起眼的小镇,却有着深厚的历史。十二圩是一个因盐运和漕...

  • 寻味·真州——前言

    仪征,宋代时叫“仪真郡”,俗称“真州”,现代仪征的市中心依然叫真州镇,上了年纪的仪征人都喜欢管“仪征”叫“真州”。...

  • 寻味·真州——紫菜

    岁末年头正是严寒时节,冬天是安静的也是素净的,而仪征人的餐桌却被一种紫色的叶子点亮了,那便是紫菜。说到仪征的特色食...

  • 寻味•真州——草炉烧饼

    南宋绍兴四年,中兴四将之一的韩世忠在扬州西北郊大败金兵,宋高宗为褒奖军兵,在这个地方举行盛大的庆功仪式,后来此地被...

  • 寻味▪真州——绿扬春

    绿扬春茶可以算得上仪征的一张名片了,在这座城市里应该没人说不知道绿扬春的,我早有耳闻,可是我却不爱喝茶,尤其是绿茶...

  • 寻味▪真州——岔镇老鹅

    扬州食鹅历史悠久,办筵席的头道冷盘必有盐水鹅,即使是一般人家下酒菜也会首选盐水鹅,所以街头巷尾最多的就是卖盐水鹅的...

  • 寻味·真州——陈集大椒盐

    在陈集西门大街上有一个很不起眼的小店,门口没有任何招牌,木头拼门因为年头长了边缘已经腐化,侧面是白色的砖墙,开了一...

  • 寻味▪真州——谢集臭干

    下了一夜的春雨终于停了,正赶上周末,我早起去了谢集。谢集大街的道路很宽敞,街道上车少,空气也好得让人清爽又畅快,路...

  • 李老汉和他的香干

    我一心想寻找关于十二圩香干的故事,懂一点行情的老仪征人都非常一致地把我引向了仪征汽车站。他们说,在汽车站你会遇到一...

  • 寻味·真州——陈集菜籽油

    陈集坐落于仪征北部,历史悠久,始名大唐村,宋呼孟家岗,自明代开始因当时的监察御史、云南巡抚陈琰居住于此而被称为“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寻味▪真州——十二圩香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gyjg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