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简友广场读书笔记
尺牍(五四)—再读陈寅恪《柳传》三〇七、2024-10-16

尺牍(五四)—再读陈寅恪《柳传》三〇七、2024-10-16

作者: 老胡_8418 | 来源:发表于2024-12-24 05:02 被阅读0次
佘山  网图侵删 天台山    网图侵删 陈寿     网图侵删

         然则河东君迁居松江之横云山,先生以为是有所待,其所待之人,或正是卧子。先生先引卧子之资料:河东君至杭州访然明不遇,未能与商迁居之地,故遂自行决定由吴江之盛泽迁往松江之横云山。似此不俟然明之回杭而匆促作此移居之计者,其间必有不能久待之理由。

          据《陈忠裕全集卧子自撰年谱崇祯十三年庚辰条》略云:“春纳侧室薄氏。以三月北发。六月就选人,得绍兴司李。七月南还。以八月奉太安人携家渡钱塘。(抵任所。)”

        可知崇祯十三年春卧子于其继母唐孺人服阕后即又纳妾薄氏,复北上选官,以常例推计,其得官南还及赴新任当不过数月间事。河东君自崇祯八年夏间脱离卧子,晚秋离去松江后,至崇祯十三年夏间作此札时固已历五岁之久,而两方实未能忘情,第三章论卧子《长相思》、《上已行》两诗已言及此点。意者河东君作此书时或闻卧子之北行,或竟知卧子之得官南归,所以急欲迁居松江而不待然明之归者,其意旨傥在是耶?

        “横山”即横云山,嘉庆修《松江府志七山川》门云:在府城西北二十三里,高七十尺,周回五里。本名横山,唐天宝六年易今名。又河东君《戊寅草 (崇祯八年)秋夜杂诗》四首之二“澄崖相近看”句下自注云:横山在原后。

        寅恪案:第三章引钱肇鳌《质直谈耳七柳如是之轶事》条载河东君旧日居松江之佘山。佘山在松江府城北二十五里,与横云山地相邻接,而横云山之规模尚狭小于佘山。河东君是否先居佘山,后迁横云山,抑或前后皆居横云山,钱氏掺混言之,今不易考知矣。

        “赤城”者,《文选一一孙兴公 游天台山赋》云“赤城霞起而建村”,故以赤城比天台,其实高下大小不可同语。若谓河东君于此亦不免文人浮夸之习,则恐所见尚失之肤浅。鄙意河东君之取横云山以比天台山者,暗寓“刘阮重来”之意,实希望卧子之来访也。此通云“不意甫入山后,缠绵夙疾,委顿至今”,第二九通云“及归山阁,几至弥留”,岂居横山以后卧子又无来访之事所致耶?更可注意者,东坡词云“人间自有赤城居士”,河东君殆亦于此时熟玩苏词,不仅熟精选理也。

        河东君与卧子之不能成,人人皆知。此处先生以为有待卧子者,是河东君意欲与其商议与牧斋之关系乎?其汲汲于与然明商议,亦或是此事,然明不得见,不得已而商于前男友?河东君之悲,于此可见也。叹叹。

        典故:赤城,山名,位于浙江省天台县北,属天台山脉,为登天台山必经的山。因山土色红而得名。尚平,东汉尚长。尚长字子平。为子嫁娶毕,即不复理家事。见三国魏嵇康《高士传》。后用为不以家事自累的典实。良规,有益的规谏,西晋  陈寿 《三国志 魏志 王朗传》朕继嗣未立,以为君忧,钦纳至言,思闻良规。《三国志 陈琳传》“军国书檄,多琳、瑀所作也”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三国典略》:“琳作诸书及檄,草成呈太祖。太祖先苦头风,是日疾发,卧读琳所作,翕然而起曰:‘此愈我病。’”后以“檄医头疾”概指此事。赞誉文章精辟。动人,使人振奋。吕志伊《读史感赋》:“檄医头疾陈琳辈,翻作《美新》莽大夫。”

相关文章

  • 《南渡北归》

    大约三周的时间,每天挤一点时间看一点,终看个梗概。望再读陈寅恪和梅貽琦。

  • 七绝·读书乐

    《七绝·读书乐》 柳若水作 求知学习逛书山,皓首求经慰心田。 词海畅游寻快乐,尺牍巡阅释疑难。

  • 2/21跟宇彤老师成为声音万人迷

    今日练习 七样果,一,一个一,一二三三二一,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六五四,三二一,五四三二一,四三二一,...

  • 致敬10大五四人物,重温100句经典言论

    陈寅恪 1919年5月4日,爆发了对中国近代影响深远的“五四运动”。 五四不仅是一种运动,更是一种精神,一个时代。...

  • #跟宇彤老師成為聲音萬人迷#

    7.21第一天 今日练习 七样果 一,一个一,一二三三二一,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六五四,三二一,五四三...

  • 数字歌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一三五七八十、十二,二四六十一。丨 五四三二一,十九八七六。丨...

  • 家书杂咏 (七绝平水韵)

    从来尺牍传音讯, 电信时兴继雁鸿。 上网新奇如会晤, 儿行万里母安衷。

  • 《呼兰河传》:时光的流逝催熟了一个人,也照出了光环背后的阴影

    最近再读萧红的《呼兰河传》,再读是因为第一次读时非常喜欢。 《呼兰河传》有三处地方很让我记忆。 一个是前一部分的细...

  • 寅恪先生传之旁识二则

    近日借阅《纪念陈寅恪先生诞辰百年学术论文集》一册,读其中蒋天枢《陈寅恪先生传》一篇,有两点心得,略述于下: ...

  • 《临江仙*百年五四》

    《临江仙*百年五四》 丧权辱国祸殃民, 五四风雷激荡。 反帝兴邦救国亡。 风云江山易, 昂首立东方。 五四精神传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尺牍(五四)—再读陈寅恪《柳传》三〇七、2024-10-1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ijtd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