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教育部出手整治幼儿园“小学化”现象,牵动了很多家长的心。
禁止幼儿园提前教授拼音、识字、算术、英语等小学课程内容。
规范各培训机构不得已幼小衔接的名义提前教授小学课程。
要求小学零起点教学。
但是,这道“减负令”,并没有浇灭广大家长朋友们的焦虑感。
小学一年级,老师真的按部就班来?
白热化的幼升小,好学校能接受白纸般的孩子?
人家都学,我们不学,甘心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这些,恐怕是大多数焦虑家长们的心态。说实话,真轮到我时,恐怕也淡定不了。毕竟,现在优质教育是一种稀缺性资源,若想要分得一杯羹,不在孩子学前有点“作为”也不太现实。
但是,该如何“作为”,却大有讲究。
第一种,上培训班刷题,目的是为了孩子在幼升小脱颖而出,赢在起跑线上。
效果预测:能抢跑一段时间或者走向极端,提早厌学。
另一种是“家庭自助为主,机构补充”的长线启蒙,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数理逻辑、学习习惯,锻炼意志品质,引导情绪调节等各方面非学习能力。
效果预测:家长能坚持住,效果不会差。
我个人倾向第二种。说白了,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家长既要考虑眼前,还要兼顾未来,不打无准备的仗。
那么,怎样走好“家庭自助为主,机构补充”的启蒙之路呢?
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孩子上小学后,需要学哪些内容?
(各地教育略有不同,仅做参考)我建议家长们,至少提早一年了解当地小学所采用的教材版本,甚至是孩子在整个小学阶段该掌握的学习内容,这样就有充足的时间做准备,找对策。
如果想要考优质民办学校,还得经历面试和笔试的环节,同样得上网搜集一些考题,大致了解出题的意向,考察孩子那些能力。
二、]纵观全局,布局战略
当迈出了搜集信息的第一步,做到心中有数后,接下来就得进一步理出主次关系,安排好侧重点,才能有的放矢。
语文:培养阅读习惯,提升理解力这是重点。识字、会写字,会拼读也很重要,但只能算是“标”。
在孩子刚上一年级时,班上有一种奇怪的“一年级差生”现象。孩子刚进入小学,就会出现听不懂老师讲的内容,学的比其他同学会困难,为什么?
其实很简单,孩子听不懂指令,听力理解能力弱,而小学老师授课的过程中,除了口语外,还会有大量的书面语,而书面语的提升主要靠大量阅读。
那么,这样就很清楚了,有阅读习惯的孩子,掌握的书面语好,比起不常阅读的孩子,显然理解能力要强。
另外,识字同样不需要单独拎出来,可以在平时的大量阅读中,家长通过指读等方式达到。
拼音只是一个拐杖,花点时间,很快就可以赶上的。
数学:本质在于学习一种思维方式,包括数、量、形状、时间、空间、逻辑思维六个方面,不只是学习数数和加减乘除。
所以,要想数学学得好,不能靠抢跑,更不能靠刷题或者记忆,不然到了高年级就跟不住了。
学龄前在家多通过数学游戏,玩建构类玩具,读绘本等方式,让孩子从生活中习得。为了应试,可以进行短期的训练,但不是最主要的方式。
英语:同语文遵循听说读写的顺序才是王道,在此基础上认字母,拼写单词,都是水到渠成之事。
三、制定战术,稳扎稳打
有了宏观上的战略布局,则可进一步细化,稳扎稳打,一步一步脚印走下去。
语文侧重阅读
阅读量大,且阅读广泛的孩子,学任何科目的背景知识就丰富,同时培养出迅速、正确理解文字含义的能力。不过这不是短期就有成效的,而是需要长期坚持,细水长流。
1、家长读,孩子听
在孩子0-3岁这个年龄段,家长只要每天花10多分钟给孩子读故事就可以了 。这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同时有利于亲子关系的提升,给年幼的孩子带来安全感。
2、家长指读,孩子听
等孩子上了幼儿园,则可以适当延长亲子阅读时间到半小时左右。家长可以边指着字边读给孩子听,让他们感受到每个汉字与音节的对应关系。
另外,这个时候家长不能因为书中的个别词汇难,怕孩子不理解而用通俗的口语代替,一定要按照原书来念。
“小河越来越窄,最后变成了涓涓细流”这样的语句,不需要改编成“小河越来越窄,河水流得很慢”。
别小瞧了孩子的理解能力,其实他们能根据画面理解词语的意思。通过指读,也可以帮助孩子认字,有意义地理解字的含义。
3、孩子指,家长读
这一步则是充分给予孩子选择的机会,可以让孩子挑选自己愿意读的书,也可以让孩子决定读哪本甚至哪页。
孩子指到哪里,我们读到哪里。这样做的好处是把具体的音和具体的字一一对应起来,进一步帮助孩子有意义的识字,为进入独立阅读打下结实的基础。
数学能力对策
学数学千万不能靠死记硬背的方式,而是要在孩子理解的基础上,有趣味的学。
1、数的概念与计算
很多家长总是让孩子数数,以为孩子能从1背到100,算是理解数字了。其实,孩子是靠记忆力背会的,根本不了解数的概念。
正确的做法是,用实物与数的对应。
第1步—指物说数
5个动物饼干对应数字卡5
第2步—指数拿物
指着数字卡5,让孩子拿5块饼干
第3步—实物加减
5块饼干吃掉一块,还剩多少?
通过这样生活化的游戏,你的孩子是不是轻松get到数字的秘密了呢?
2、量的认识与测量
生活中认识长短、高低、大小、粗细,轻重可以直观感受并到量的存在,并用尺子、称等方式测量具体数值。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让孩子了解高低(矮)的概念,可以直接让他们观察家人的身高。
第1步—两两比较
爸爸高,妈妈矮;爸爸高,宝宝矮;妈妈高,宝宝矮。
第2步—多人比较
爸爸最高,宝宝最矮。
第3步—测量升高
对于稍大一点的孩子,则可以测量各自的身高做记录,并进行比较。
爸爸(180cm)>妈妈(160cm)>宝宝(120cm)
把量具体化,把测量生活化,有效激发孩子学习的乐趣。
3、认识时间和时间管理能力
孩子在学期阶段,甚至到了小学都没有时间观念,做事磨蹭拖拉。无论从学习角度还是生活方面,我们一定要让孩子认识时间,增强时间管理的能力。
第1步—感受时间
认识时间,不是马上学习认钟表,而是感受时间。
“早上太阳升起来,傍晚太阳西下,夜晚天空漆黑,星星和月亮出现了。”
孩子能感性地区分时间,也就可以更好地引导他们的起居日常。
早上起床,傍晚回家吃饭,晚上洗漱刷牙。
第2步—生活中渗透概念
孩子在游乐场不肯回家,到了吃饭时间不舍放下玩具,我们硬拉强拖只能引来他们的哭闹,怎么办?
最好的办法是提前和他们打招呼,给他们有个心理预期。
比如,再玩5分钟,我们走好吗?
这里要注意,说好的5分钟就是5分钟,不要因为他们不懂就提前,这样不利于孩子正确感知时间。
第3步—用沙漏和闹钟来管理时间
孩子爱磨蹭,就规定时间内做事,强化时间观念。
比如,规定好孩子睡前洗漱的时间,用沙漏或闹钟计时,如果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就减少看动画片的时间。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有了在规定时间内做事的意识。
4、认识空间图形,理解空间方位
识别图形空间以及方位关系的能力,是未来孩子学习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学前阶段同样不建议刷题,而是着重于动手能力。
第1步—多看多摸多感受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物品都有各种形状,比如圆形的餐桌,方形的绘本等等,家长要多引导孩子观察,并用手感受。
第2步—多玩建构类玩具
家里的乐高、磁力片、雪花片以及七巧板等玩具能很好锻炼到孩子在空间方位的能力。
第3步—折纸游戏
这是性价比特别高的游戏,一张纸可以折叠成各种形状的小物件,其实也是一次从平面到立体的展示过程,可以多引导孩子玩起来。
当然,除了以上这些方式,家长也可以和孩子在家里玩桌游、走迷宫、下棋等游戏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孩子的兴趣,又不知不觉掌握了数学思维的方式,一举多得。
英语建议走原版路线
现在的家长对于孩子的英语学习是非常重视的,也不会采取过去死记硬背学单词和课文的方式,而是遵循“听说读写”这一规律而展开,所以我就简单总结一下,学前英语启蒙的几点内容。
第1步—听童谣和儿歌磨耳朵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这方面的资源,我的建议是选择1-2套资源足够了,贪多嚼不烂这个道理想必大家都懂。
在选择童谣儿歌资源的时候,配有动画或者绘本等有画面和情景最佳,这样便于孩子理解。
比如鼎鼎大名的《simple super songs》或者清华大学出版的《清华幼儿英语》(语感启蒙)都挺不错。
第2步—大量阅读绘本和分级
孩子通过阅读大量原版绘本,不仅能习得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同时还可以了解大量的西方文化背景。另外,分级阅读则可以帮助孩子螺旋式地习得词汇和句式。
第3步—有了积累,再拼读
自然拼读不用太着急,只有经过前期的大量听力输入,才真正有效。见此就读不重要,重要的是能理解字词的含义。
关于英语启蒙这块,真没那么多要说,不是不重要,而是说了太多,怕大家烦,所以简单过了。
以上,是我们作为家长在孩子学前阶段最需要做的事。在这个鸡血的时代,身为中国家长免不了焦虑,但是还有根据的焦虑,认清形势,摸透底细,一步一步计划,无痛鸡娃这才是最关键的。
本文参考文献
曲少云:《如何开发孩子的数学潜力》
卓立:《欢迎来到一年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