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2016 年 10 月,李笑来在文章《如何有效提高元认知能力》中分享了三个方法,分别是:坐享、兴趣和反思。
时至今日,兴趣练习我做的不多,不过我会在自己骑电动车的时候经常想到开汽车的时候该如何走,如何转弯,如何看灯。
有的时候是坐在别人的车上,有的时候就是在路边看人家如何倒车入库,如何侧方停车,虽然这些我在驾校也都学过。
直到这个月我开始驾车上路,将近五十岁的我,头脑里蹦出最多的就是这样一句话:开车的最少必要知识只有一个字:慢。
由此,我进一步想想,开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是安全的到达目的地,是的只要安全,不用准时。
安全是第一位的,只有安全做到位了,准时到达才有意义。
那么,在想一下,在学习上,考试的目的是什么?是检查学习效果么?是发现问题,或者叫做聚焦问题。
那么,复习的目的呢?是解决问题么?
到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很多道理其实就是相同的,我们做事的逻辑也是相似的。
无论是开车,还是学习,我们都要梳理出最少必要知识,至少是围绕现阶段目标的最少必要知识。
梳理问题,聚焦矛盾,才能解决问题,这就是反思的价值,这也是我们做事情的基本逻辑。
我们再说坐享。
坐享我都是列在每日清单上面的,最初我也是煞有其事的找一个好的环境,让自己安静下来,给自己规定至少要有十五分钟的时间才行。
可是,后来我发觉控制注意力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就降低这件事情的启动难度。不要求环境,也不要求时间,想起来的时候,只要有条件就练习一下。
哪怕只有一分钟,我也体会到自己的呼吸变化,我也提醒自己要强化坐享的练习。
久而久之,反而更容易进入状态。
虽然有时候也会睡着,我就当是自我催眠了,没有丝毫的负疚感。
所以说,无论是多好的方法,都是需要持续的练习,需要不间断的努力才会在我们身上展现效果的。
比如反思这件事,如果仅仅是停留在脑子里,其实都是浅层思维,可是我们坐下来,拿出纸笔,或者铺开键盘开始记录的时候,我们头脑中的那些浅层的,隐性的思维才有机会进入深层次的,显性化的体现。
所以很多天之后,我看到自己在 2018 年 11 月 17 日在这篇文章下面的留言的时候,我对自己当时的认识,又多了一次反思。
如今的认识是,无论是反思,还是坐享,或者说是刻意练习,都需要耐心,需要时间,需要实践。
至少可以从记录,从留言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