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坷记愁》随感

作者: 点墨孤鸿 | 来源:发表于2023-08-24 23:53 被阅读0次

时代下的束缚不止禁锢古人,还有当下的自己。前两卷读完对沈复的印象还是思想开明的丈夫,但第三卷《坎坷记愁》就将时代下的孝,义,仁等诸多传统美德的局限性一一显露,读来不嫌厌倦,好像再读迅哥书中人物,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心态再次涌上心头。

时代下的可怜人,毫无主见,有一丝才情缺不能养家糊口的愚孝者。沈复,可作朋友,不可作枕边人,他可以是吟诗作对的好友,心意相通的知己,但不是良配,好父亲。为什么这般说呢?虽说他思想略带开明,但他的性格懦弱,作为家中男子,作为顶梁柱,不能维持正常的生计,生活常常捉襟见肘,多是借钱度日,临时兼职赚的一些银两,又会挥霍借人,往往入不敷出,又开始靠亲戚,朋友救济,妻子陈芸做女工补贴家用,妻子陈芸本就心思忧虑,身体不好,带病加急做工补贴家用,病灶加重。沈复总是借钱,有了一点小钱借出去(很难要回),常沽酒,不求上进,虽有一丝才情却无工作养家的男人,生活态度上得过且过,非得上穷水尽才逼得他去被动式努力,但不长久。

再看,他作为丈夫,在妻子陈芸与公婆有矛盾误会时,他的态度是放任不管,持不作为的态度,外人非议,公公质疑,婆婆埋怨,他的态度显得单纯,在一些问题难题的处理方法是交给妻子处理,对此产生的种种负面影响持看不了,听不了,不作为的态度,受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思想荼毒还是比较严重的,对于妻子的所作所为处于不交代,丈夫作为妻子与公婆中间的调和剂,他的行为让原本不受待见的妻子更加举步难行。妻子为弟弟作担保人,弟弟不还钱反而对沈复的妻子倒打一耙,致使公公误会,他的作为是先道歉,不论对错先讲罪名认下,也不追问弟弟的责任,就这样任之发展,此类问题不再一一列举。

作为父亲,妻子重病带妻子外出养病时,他的做法是什么?女儿典当首饰来维持日常所需,在临行之时,将女儿送与人家作童养媳,实在无担当,平日只顾风花雪月,此后唯有父亲去世返回奔丧,窘迫至此,妻子离世,在外漂泊无居所,无稳定工作,儿子未出户就想飘然洒脱,实在无担当,如果不是亲友劝诫,他或许就真那般做了。

总的下来,父母亲缘单薄,作为兄长,谦让不争,弟弟算计薄情,沈复太过理想化,书生纯良气,亲信他人,却无谋生的本领,推脱责任,无担当的爱己主义者,可能有一丝责任感,但不多。

相关文章

  • 《坎坷记愁》

    人生坎坷都是从何而来的呢?往往是自己作孽得了报应而已。我则并非如此:多感情,重承诺,爽直不羁,结果转而成了牵累。 ...

  • 坎坷记愁

    沈、陈一生的坎坷,只为印证一个道理:贫贱夫妻百事哀。 有两次事关生死存亡的求援被沈复记录。 岁寒春未至,漫天大雪中...

  • 读《浮生六记》

    读完坎坷记愁,心中思绪万千,整本书现存四记,一记闺房记乐,二记闲情记趣,三记坎坷记愁,四记浪游记快,尚未读完浪有...

  • 《坎坷记愁》有感

    来时风月多, 去时霜满面。 坎坷举步难为艰, 寸心欲碎绵此绝。 ...

  • 《坎坷记愁》下

    悲叹奉劝世间夫妇,固不可彼此相仇,亦不可过于情笃。语云:“恩爱夫妻不到头。”如余者,可作前车之鉴也。 靖江讨债,路...

  • 读《坎坷记愁》篇

    人生坎坷都是从何而来的呢?往往是自己作孽得了报应而已。我则并非如此:多感情,重承诺,爽直不羁,结果转而成了牵累。 ...

  • 坎坷记愁也温情

    在《浮生六记》的第三卷中,沈复用比较悲切的笔触讲这一生的不痛快付诸笔端,现代文部分20页,古文26页(注释...

  • 卷三 坎坷记愁

    人生坎坷何为乎来哉?往往皆自作孽耳,余则非也,多情重诺,爽直不羁,转因之为累。况吾父稼夫公慷慨豪侠,急人之难、成人...

  • 浅读《浮生六记》(1)

    《浮生六记》共分为六卷,《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 读沈...

  • 读《浮生六记》 有趣是比美貌更高级的灵魂

    作者:潇潇 《浮生六记》原本为六记,现存四记。分别是《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 作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坎坷记愁》随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kjv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