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萌宠摄影简友广场
鲁西南的丧葬文化:是悲痛还是表演?

鲁西南的丧葬文化:是悲痛还是表演?

作者: 杰夫乔 | 来源:发表于2022-01-14 13:52 被阅读0次

前几天,我写文介绍了鲁西南的酒文化,得到不少朋友的共鸣。其实,在我的家乡,丧葬文化甚至比酒文化更繁琐。

一袭白衣带,追思过世人。今天,我们就聊聊鲁西南的丧葬文化。

殡葬礼仪是传统礼仪的一种,和十里不同音一样,丧葬文化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特色。但无论到哪,尤其是农村,大多逃不过“隆重、繁冗、礼仪……”等字眼描述。

人一辈子其实很短,过往的一生无论是否留下什么,临走时,亲人为表示哀痛,总得举办些仪式追思。一生故事终将落幕,只奢望后来人一代更比一代好,为逝者举行仪式,也表达着在世人的不舍与祈盼,祈盼保佑家族兴旺,人人平安。

在农村,丧葬礼仪往往与村俗相关联,一个家丧葬的举办,是一件大事,对家族来说不单单是失去亲人的痛苦,而是向外人展示某些潜在内涵的绝佳良机。在丧葬仪式上,你可以表达你的孝廉,你可以表达你的门风,你可以表达你的团结,你可以表达你的阔绰,你向外人展现着什么,直接影响着别人对你的评价,所以没有人敢不重视。

换句话说,丧葬是农村处世的方式,是传播家族影响力的有效途径。

过世的人,举办仪式需要“三天两夜”。

头天,需待家等候在外地的亲人,他们需要时间往回赶,没人怠慢。主家还会安排村里管事的大头,去通知左邻右舍来帮忙忙活,俗称“央人”,央求,其实是乡里乡亲互助的尊称,一旦你被“央”到了,也没人怠慢,无论手头有多重要的事情,都需到主家去帮忙。

亲人过世,家里人自那刻起是不能出门的,有什么事必须通过大头去安排人办,这里有个讲究,如果主家冒然去别人家,会被人家“忌讳”,是不尊重人,是带来不吉利的行为,这个问题十分严重,村里人没人不懂。

央人中,执笔写挽联者,买布裁衣者,酒席招待者,墓所开掘者……大头会安排的明明白白。要问大头何许人也?其实就是受尊重的长者,懂得礼仪乡俗的尊者,一般这个人比较固定,是由有威望的,说话有权威的人去当。

被“央”来的人,有时根本无需多言,坐下就知道自己干什么,这是多年来在这样的场合做同一个工作的经验,这些人虽有变动,但也轻车熟路。

这些人是不求所报的,是义务的,也是和谐民风的体现。

第二天,主要是通知各路亲戚家,俗称“报信”。

待主家与大头商量好要通知亲戚的名单后,就安排人去挨家通知,一般通知的人选村里的年轻人,跑腿的事儿他们适合。

这时,远在外地的亲人差不多就能回来了,一番亲人家的悲痛告别后,便是繁琐的流程演练。包括,你在送葬队伍中的占位,细微事务的操办,招待来客的工作,以及其他各种繁杂的事情。事情虽多,但是必须要恪守一个原则,那就是:规矩和礼仪。

在丧葬上,礼仪和规矩比其他场合看得更认真。本着对逝者尊重的原则,在庄严的场合,在悲痛的场合,你不能随便发出笑声,不能大声喧哗,待客到时,如果看到他痛哭时,你需表达同样的心理,当然,这是自然的,也是真情的流露。

待亲戚都通知完,游子归家,就该火化。场面自然悲痛,是告别,也是重生。所有人都会不舍的哭喊,尤其是至亲的人。

第三天,便是“吊丧”与“出殡”。

来“吊丧”的是昨天通知的亲戚们,他们会抬着“祭盒”在村口停留,请一人来主家通知,扔给乐行人几盒烟,他们会吹吹打打地去村口迎接,这是乐行人的一项收入,也是看你这门亲戚重视不重视此次吊孝。

祭盒里的东西以鸡鱼肉为主,外面盖子上面由水果覆盖之,周围要摆上翠柏的枝叶,苍松翠柏是对逝者最好的祭奠,也寓意来世得到安祥。待祭盒摆上桌,吊孝人便要行“三拜九叩”大礼。如遇女婿或其他至亲亲戚,还得哭上几声,以示哀痛。

一般“吊丧“的过程要持续一上午,待匆匆吃过午饭后,就剩最后一项。

饭毕,送葬队伍按长幼顺序排列,乐行手在前,两人抬八仙椅在后,送葬队伍紧随,俗称“送魂”。农村人,都相信有来世,对逝者灵魂的安慰,便是对亲人最好的寄托,隆重的仪式彰显生者的美好祝愿,愿来世还能成为一家人。

送魂仪式结束后,送葬的人必须跑着回家,向棺木不停行礼,因为,棺木摆好,已到最后告别的时刻。这时候,看一家人痛不痛苦,难不难过,就看场面哭得惨不惨痛,这时候,也是村民围观的时候,他们会指指点点,交头接耳,点评着每个人的表现。

你要问,要是实在哭不出来怎么办?那这就不好说了,也许有的人真的要靠表演来完成这最后的仪式。

摔盆,蹬腿,连拉带托,悲嚎声震天,周围的人无不被带动的情绪低落,也随着落泪,这是多少年乡亲们最直接的表达。

历时三天,丧礼毕。

在我看来,家乡的丧葬文化,既是传统的传承,也是情感表达的场所,至于是真情流露还是刻意表演,那就看当事人了。

每个人活着的方式不同,但生命有限,仪式隆不隆重是对后人而言的。由此可想到的是,我们需爱惜自己的每一天,爱惜自己身边的亲人。

不要让“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剧发生。

相关文章

  • 鲁西南的丧葬文化:是悲痛还是表演?

    前几天,我写文介绍了鲁西南的酒文化,得到不少朋友的共鸣。其实,在我的家乡,丧葬文化甚至比酒文化更繁琐。 一袭白衣带...

  • 鲁西南的酒文化

    今天,跟大家说说我的家乡酒文化。 山东自始被冠以“热情、好客”的标签,喝酒全国有名,当然,这是统论,个别地方的人喝...

  • 丧葬文化

    中国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有祖师,丧葬礼仪业祖师是谁呢 ?难道在最讲究厚葬礼节繁琐的中国,没有领袖人物?这个祖师不是别...

  • 活着终究是不自由的--读《第七天》有感

    在中国古老的丧葬文化中,人是要过头七的。这是生者亲属最为悲痛的时段。 作家余华老师的作品《第七天》就是讲述一逝者,...

  • 农村奇人其事:26斤的小羊,杀出28斤肉,你知道是怎么做到的吗?

    鲁西南农村有两大著名的家畜,一个是鲁西南大黄牛,一个是鲁西南青山羊。关于鲁西南大黄牛,我们以后再详细说,今天说个与...

  • 道叔故事:坟地诡事

    不管在哪个国家,不管是哪个民族,丧葬文化都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在丧葬文化当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死者为...

  • 鲁西南

    鲁西南,顾名思义,山东西南部,是明显代表性的地域性名词。 狭义的鲁西南是指菏泽地区,广义的是菏泽,济宁,聊城南部,...

  • 好听戏的济宁人

    我来自山东济宁,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鲁西南”人。所谓鲁西南,指的是山东省的济宁、菏泽、枣庄三市。地处鲁西南,是一件挺...

  • 鲁西南方言杂谈-支使

    今日,有朋友打趣我,问我曹雪芹是不是鲁西南人,或者是在鲁西南待过,或者是家里有鲁西南的人,为什么《红楼梦》里净是些...

  • 人固有一死,思想可以永世长存。

    殡葬改革丧葬文化:提倡生态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鲁西南的丧葬文化:是悲痛还是表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kpac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