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想一鼓作气灭了赵国,想法不错,利国利己,不过没能实现,因此产生了不满的情绪,他觉得,秦王的决策不入流,范雎更是可恨,这样消极的想法没能及时从内心革去,就慢慢地生长蔓延,直至让他觉得走投无路。
《人民的名义》中,玉良书记振振有词得向侯亮平阐述岳飞死于情商太低的观点,其实,白起才是真正死于情商低,看看他接下来的这一系列表现:
首先,他称病不挂帅。秦王兜了一个圈子,最后想想还是要灭赵国,于是就派兵了,可是统帅出师不利,连连战败,思前想后还是去请白起挂帅,白起不干了,理由和当时范雎的基本一样,这招斗转星移让秦王不知道该怎么说了,于是,解铃还须系铃人,范雎你去跟白起讲讲,请他出来领兵。白起岂能给范雎面子,秦王找我去我还找些上台面的理由回绝,你范雎一来,我病了。白起没想到,这一病,不论真病假病,都很要命。
后来,秦国在没有白起挂帅的情况下,败得越来越多,败得一塌糊涂,秦王没面子了,白起却要说几句:秦不听臣计,今如何矣!秦王听了自然愤怒啊,你倒是去不去,白起也是要面子,干脆一病再病。事情闹到了这个份儿上,白起的死也就显得理所应当了。
史记上说:死而非其罪,秦人怜之,乡邑皆祭祀焉。可见,秦国的百姓很同情白起,觉得白起不该死,太史公也觉得他是死而非其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