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美文好玩的历史古代文化
在南方有个民族“开枝散叶”最多,可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是他的后裔

在南方有个民族“开枝散叶”最多,可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是他的后裔

作者: 兰国沧海客 | 来源:发表于2017-11-12 04:18 被阅读0次

    在中国,有这样一个古老的民族,虽然其名称早已湮没在历史的尘埃里,但由它衍生出了11个民族,占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中的五分之一,而且还在国外也有四个民族,可以说是中国民族中“开枝散叶”最多的民族!那它是谁呢?

    那就是古老的“越族”!

    但请注意,这个“越族”不能等同于越南的越族,虽然越南的越族与我们今天说的“越族”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具体联系下面再说)。

    “越族”究竟有何来历?


    顾名思义,大家可能想到了春秋时的古越国,没错,那就是“有志者事竟成,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越王勾践的越国!

    陈道明扮演的越王勾践

    自古以来,人们对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的故事津津乐道,也对西施范蠡的情爱传说充满遐想,可此后的故事呢?恐怕就没多少人知道了。以至于“越王勾践剑”在湖北荆州出土的时候,有的人还想不明白:越王的宝剑,怎么会在楚国的贵族墓里被发现?其实这正说明了一个史实:越国灭吴,但越国后又被楚国所灭!

    千年不锈的越王勾践剑,禁止出国展出的文物

    1.  古越国的来源


    而我们今天要说的故事,正是越国被楚国所灭之后的事。但先别急,再说后事之前,我们也追溯一下古越国的前尘往事。先把时间轴拉回到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代。

    “帝尧之时,遭洪水滔滔,天下沉渍,九州阏塞,四渎壅闭”。尧帝举贤良,将任治水,四岳乃举鲧而荐之于尧。只可惜鲧受命九载,功不成。帝怒“殛鲧于羽山。鲧投于水,化为黄能,因为羽渊之神。”再后来大禹子承父业终于治水成功,于是才有了尧禅位于舜、舜禅位于禹。大禹为舜帝服孝三年传位于商均,“(自己)退处阳山之南,阴阿之北。万民不附商均,追就禹之所”。三年后,大禹“哀民,不得已,即天子之位”。

    又过了三五年,大禹“登茅山以朝四方群臣,观示中州诸侯,防风后至,斩以示众,示天下悉属禹也。乃大会计治国之道。内美釜山州慎之功,外演圣德以应天心,遂更名茅山曰会稽之山。因传国政,休养万民,国号曰夏”。 这便是“会稽山”、“夏”的由来。(来自《吴越春秋》)

    大禹人生四件大事:封禅、娶亲、计功、归葬都发生在会稽山

    大禹驾崩之后,遗言“吾百世之后,葬我会稽之山”。所以会稽山是“夏”的兴国之地,也是大禹的安葬之所。再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大禹本来传位伯益,伯益为禹服孝三年后,“益避禹之子启于箕山之阳,诸侯去益而朝启”,这样大禹的儿子启便成为夏的天子。

    夏传至第六代少康时,“少康恐禹祭之绝祀,乃封其庶子于越,号曰无余。”也就是帝少康封自己的庶子无余到越地会稽,去守护祖先大禹的陵墓会稽山。

    这个无余只是一个外放的诸侯,实在太微不足道了,以至于历史对他的记载少得可怜,更别说他的继承者了。据《吴越春秋》记载,无余传世十余代,传给“无壬”,“无壬生无䁺,无择卒,或为夫镡(xin)。夫镡生允常,常立”。就是这个允常在大肆扩拓领土之后,于东周敬王十年(前510年)建立了春秋时著名的国家——越国。允常没多少人知道,但他的儿子便是大名鼎鼎的越王勾践!

    扯了这么远,就是要说越王勾践乃是大禹的后裔,而大禹的父亲鲧,是颛顼之子,而颛顼乃五帝之一的高阳帝,黄帝的孙子。春秋时的楚国人也自称“帝高阳之苗裔”(屈原《离骚》)。也就是无论是越国人,还是南蛮之地的楚国人,和广大汉民族一样,都是正宗的炎黄子孙

    绍兴柯岩《禹迹图》

    2.  古越国与百越


    理清了这段前尘往事,那我们重点谈谈,古越国被楚国灭国后的事。

    越王自己卧薪尝胆、坚韧隐忍,终于灭了吴国,他的儿子也是智勇双全,将越国的发展推到了顶峰,其疆域东到大海、西邻楚国,南达福建、北到山东南部。只可惜后来的越王,是一代不如一代,再也无力守住这偌大的祖宗基业,终于在东周安王二十三年(前379年),放弃琅琊,重新迁回到会稽。6年后,越国被楚威王发兵击败,越国的末代之王无疆被乱兵杀死,楚军攻入会稽,那把“越王勾践剑”自然也成了楚王的战利品。至此,立国165年的越国,走出了历史的视线

    那亡国后的越国人哪去了呢?

    你肯定会说,当然还留在越国旧地啊,如今的江苏、浙江等地,依然生活着古越国的后裔,再比如当年勾践卧薪尝胆之地绍兴,当地发源的戏剧就被称作“越剧”,此“越”正来自古越国之“越”。

    这固然没错,越灭吴国、楚灭越国,那吴越之人依然在吴越之地,一直到五代时期的吴越国。但不为人所知的是,被灭国后的古越国,在战国后期分崩离析分解为众多分支,被统称为“百越”,而不仅仅是后来的吴越国。

    一说到“百越”,自然就会想到秦始皇征讨百越、赵佗开拓岭南建南越国的故事。其实“百越”也远不止广东、广西的越族。百越之中,历史上有名可考的就有:扬越、瓯越、南越、雒越(骆越、西瓯)、于越、句吴、东越、夷越、夔越、山越

    这些“越”看名称也大体猜出他们各自的所在地,比如扬越,乃扬子江流域的越民;瓯越,乃瓯江流域的越民(今温州、台州、丽水等地);……

    其中秦始皇征服百越对越民族影响巨大。始皇帝统一六国后,北面派蒙恬修长城、秦直道抵御匈奴,南面就派50万大军分五路征讨百越。英勇的越人凭借五岭之险顽强抵抗,秦军主将屠雎被越人杀死,秦始皇亲自南巡,也无济于事。最后史禄的建议下,开凿灵渠,联通了湘江和漓江,解决了秦军物资运输问题,也为秦统一岭南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客观上加强了中原与岭南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其中50万大军在五岭与越人杂居,迅速改变了百越之地的民族布局。当然被收服的越人,很多又开始了迁徙之路,沿着岭南一路往西南的深山密林或深谷盆地之中。

    秦始皇跨越五岭南平百越图

    3. 南越是今天的越南么


    两广越人的故事还在继续,秦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象郡,这是岭南历史上第一次划分行政区。而留下来驻守岭南的赵佗,在秦二世三年(前207年),发兵吞并桂林、象郡,在岭南割据为王,或许是为了勾起当地越人的美好回忆,赵佗这个河北正定人,将国号定为“南越国”,定都番禺,自称南越武王。

    可这个南越国,被越南旧史列为了越南的正统,越南人称之为“赵朝”,视赵佗为开国之君,于是堂而皇之地将中国两广之地列为了越南的疆域。历史恰恰相反,是南越王赵佗用“美男计”(派长子赵始去勾引安阳王的女儿媚珠,盗取安阳国大将神皋通的神弩),灭掉了越南红河下游的安阳国和瓯雒国,并在此两地设置了交趾、九真两郡。此后,古代中国长期用“交趾”称作今天的越南 (《红楼梦》里就有薛宝琴写怀古诗写到了马援征讨交趾的故事),到明朝朱棣时取消了其藩国地位、而直接吞并越南,改名“安南”。

    虽然安南人屡平屡反,但在明清时一直是中国的藩属国,直到腐朽的晚清,虽然在中法大战中获胜,但还是放弃了越南,任由越南成为法国的殖民地。越南人一直不喜欢“安南”这个称呼,他们曾向清朝的嘉庆皇帝请求改名为“南越”,也就是“恢复”成赵佗南越国的国号。或许今天的我们认为这是好事啊,说明越南人认祖归宗,跟中国人起码也是亲戚关系啊。其实这暗藏了越南人的野心和小算盘,真要认可了他们是“南越国”,那就意味着广大的岭南地区就是他们的历史疆域,他们就可以堂而皇之地向广西、广东开疆扩土!

    越南北部美女具有江南女子的水灵柔美

    嘉庆皇帝当然不会同意这种请求,但也无力应对这种小国的侵扰,就选了个折中的办法,将“南越”改为了“越南”,越南人也如愿以偿拥有了“越”之国名。而如今越南的主体民族越族,并非中国古代的“越族”,而是以百越的分支雒越为主体,融合占人、高棉人、汉人形成的民族!越南还有京族,和中国境内的京族一样,都是百越分支而来的越国后裔。

    再说那个南越王赵佗,从秦始皇时代一直活到了汉武帝建元四年,足足活了101岁,他的陵墓很可能就在今天的广州越秀山上。只可惜南越国的政权后来落到了权臣吕嘉手里,吕嘉是南越的三朝宰相,他不愿意归附强大的汉朝,想继续割据岭南。可是他的对手是一代雄主汉武帝。汉武帝于公元前112年兵发南越,第二年吕嘉和他拥立的南越王就兵败被俘,押往长安。南越都城被汉军焚毁,立国93年的南越国正式宣告灭亡。汉武帝在岭南设置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越南河内)、九真(越南清化)、日南(越南广治)七郡。第二年汉朝又兵发海南岛,设立儋耳、珠崖二郡。

    所以说起来,越南自古以来还是中国的一部分,它最早被南越国征服,是南越国疆域的一部分。而越南旧史逻辑颠倒,反倒据此认为南越国的两广之地是越南的疆域。照此逻辑,法国曾殖民越南,那越南是不是认为法国也曾是越南的领土?

    4. 百越中的骆越


    在岭南和西南地区的百越,主要是骆越,骆越发展出了多个民族,其中最大的一支便是广西的壮族,他们在战国时期就居住在桂林、象郡、南海等地,今天已经成为仅次于汉族的第二大民族。而在广西、湖南、贵州、云南等地,百越人还分支出来另外六个民族:侗族、水族、布依族、仡佬族、仫佬族、毛南族。而漂洋过海到海南岛的一支,是今天的黎族。 这八个民族,连同越南的越族、中越两国的京族,都是源自百越之中的“骆越”。

    再往西南,百越的另一支进入云南,便是“滇越”,而住在美丽的西双版纳的傣族,还有泰国境内的泰人,老挝境内的寮人(老挝又被称作寮国),以及缅甸境内的掸族人,他们都是百越中的“滇越”分支。

    这些百越中的分支,都属于壮侗语族。而藏缅语族多为氐羌,苗瑶语族和东南亚的孟高棉语族多为百濮人。(这个问题我们下次再讲)

    缅甸掸族人,语言相貌与中国西南古越人后裔十分接近

    5. 百越中的闽越


    说完了西南,再看东南。古越国被楚国灭亡之后,越国王族纷纷沿着海岸线向南逃窜,其中一支,进入了福建,与当地土著融合形成了“闽越”。到秦朝时,那个末代越王无疆的第七代孙子无诸,自立为闽越王,但被秦王朝降为闽越郡君长。无诸很不爽,加入反秦阵线,秦亡后,但西楚霸王项羽并未封他为王。无诸感觉受到了愚弄,带着满腔怨愤,他协助刘邦打败了项羽。刘邦就比项羽大气多了,如愿封他为闽越王。

    闽越王无诸死后,他的儿子郢即位,郢志大才疏,但野心不小,竟然要吞并东瓯和南越等邻近小国。不过很不幸,他遇到的也是那位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汉武帝发兵前往福建,刚到边境,郢的弟弟余善便把郢杀了投降汉军。汉朝就这样轻松地收拾了闽越,并将闽越一分为二,封繇君丑为越繇王,封郢的弟弟余善为东越王。

    可是东越王余善只是个见风使舵的,一有机会就想自立为王,结果在南越国宰相吕嘉反叛汉朝的时候,他也打起了小算盘,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也公然反叛,主动攻击汉军,击杀三名汉军校尉,占领了白沙、武林、梅岭三个要隘。这还不算,他还自刻玉玺、自制龙袍,当起了皇帝,自封东越武帝。

    福建闽越王城博物馆

    可他的对手,是真正的武帝——汉武大帝!汉武帝派历史上著名的大将朱买臣去收拾他,朱买臣只是让士兵将劝降标语绑在箭上射进冶城(今福州一带)里,闽越的贵族就主动刺杀了余善,开城门投降。汉朝担心闽越人日后反复无常,就将大批的闽越贵族、官僚和军队,迁徙到江淮一带,也算是回到了他们越国人的祖先之地。闽越国虽然灭亡了,但在今天的福建,诸如欧冶池、越王山、于山、大庙山、白马王庙等遗迹传说,依然在默默地诉说着闽越国两千多年的历史。

    特别提醒的是,闽越国的一支,漂洋过海,来到了台湾,成为今天高山族的重要血脉。

    6.  壮侗语族十姊妹


    前面说了,在岭南和西南的百越,分化为了多个民族,他们大多是壮侗语族,也就是壮侗语族的十姐妹:

    (1)爱唱山歌的刘三姐的民族壮族; (2)孔雀公主的民族傣族; (3)环居在黄果树瀑布的布依族; (4)喜欢在吊楼下对歌的侗族; (5)拥有最神秘的文字“水书”的水族(传说《连山易》是用水书而写);(6)生活在最偏僻贫穷地方的毛南族; (7)天涯海角的海南岛黎族; (8)傩戏的传承者仡佬族; (9)居住在京族三岛的京族;(10)以凤凰为图腾的仫佬族。

    其实还包括玉龙雪山的纳西族。由于京族是从越南的越族中分出来的,他们的语言是越南语,并非壮侗语族。

    美丽的壮族姑娘,你们可知自己是越王勾践的后裔?

    总结


    最后我们来捋一捋,古越国的后裔到底 “开枝散叶” 去了哪里。

    第一支,留在吴越故地,即后来的扬越,包括闽越国被灭后大量贵族、军队被迁徙到江淮之地,他们便是后来的吴越国,吴越国主动投降北宋,彻底融入了汉民族。

    第二大支,骆越,其一发展为了在中国的八个民族:壮族、黎族、侗族、水族、仫(mu)佬族、仡(ge)佬族、毛南族、布依族;其二是流落到越南地区,即越南的越族、京族(包括中国的京族)。

    第三大支,闽越,那自然是后来福建人的先民之一,包括闽南人、勤劳的惠安女,以及台湾的高山族,都有古越人的血脉。

    至于瓯江流域的瓯越,便是今天温州人、台州人、丽水人的先民之一,早已融入了汉族。

    如此看来,百越分支出来的民族,单独在中国境内的就有11个,在越南、老挝、缅甸境内的就有3个,总共有14个民族,还不包括融入汉族的那部分,以及玉龙雪山的纳西族。因此古越族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开枝散叶”最多的民族,但他们都是大禹的后裔,正宗的炎黄子孙。

                                                                                                ▲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在南方有个民族“开枝散叶”最多,可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是他的后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kqn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