陟彼北山,言采其杞。偕偕士子,朝夕从事。王事靡盬,忧我父母。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四牡彭彭,王事傍傍。嘉我未老,鲜我方将。旅力方刚,经营四方。或燕燕居息,或尽瘁事国; 或息偃在床,或不已于行。或不知叫号,或惨惨劬劳;或栖迟偃仰,或王事鞅掌。或湛乐饮酒,或惨惨畏咎; 或出入风议,或靡事不为。《小雅·北山》
周朝末年,政局昏暗,朝中大臣每日高谈阔论、醉死梦生,只知自寻安乐。基层官员每天奉命奔波、辛苦劳累、忙忙碌碌、什么事都得去干,还成天提心吊胆,生怕出了差错,被大人治罪。
这是一个秋日的下午,当红红的枸杞挂满枝头。当雁子已经飞到南方。在镐京郊外的山坡上,有一个眉目清秀的素衣男子,他满面愁容,他想:“大王不是统治着整个天下吗?凭什么这么不公平的?这么多的官员偏让我一个人辛苦劳碌呢?而我竟然一年了没有时间去看望父母,而我的父母因为我久不能归家,整日心中烦忧。”他想起昨天他本想告假,而大人却对他的大加“赞赏”,他们说他年轻就应该多干,能者就需要多劳,说他正是好时候,可以边游玩边工作。而他想说的是:你们每天吃喝玩乐,醉生梦死,身居高位却任意贬褒,全然不顾我们这些小人物的辛苦,每日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生怕稍有不甚,引来杀身之货。他越想心里越是悲伤,望着这红红的枸杞,不由得大声吟唱起来:“陟彼北山,言采其杞。偕偕士子,朝夕从事。王事靡盬,忧我父母......”
这首诗主题明确,诗中所描写的上层的腐败和下层的怨愤,说明统治阶级这种内部矛盾的进一步尖锐化,必将是内部的涣散、解体以至灭亡。
在这首诗里有四句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听起来也许大家并不陌生,并家喻户晓了,因为它准确地概括了中国历史的这统一的政治局面,所以被广泛的引用。只不过当我们把这四句放在诗里读时,却体味出了另一种溢于言表的哀怨之情。
诗人感叹说,同样的是朝廷命官,为什么待遇差别如此之大?也许是朝廷的混乱,也许是天子未曾明查。诗中暴露的一些现象,在今天的现实中又何尝不存在呢?或许诗人批评的,不仅仅是当权者,也是更多的是整个不平等、不公正的社会现实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