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经过一番市场调研,套耕种植的品种——魔芋进入了王智的脑海。记得在农大学习的时候,老师专门讲过魔芋的特性,并对魔芋的种植和魔芋的产业状况给与了并不乐观的评价。
是啊,魔芋的主要成分是葡甘露聚糖,该糖是天然植物中分子量最大的一种物质,具有水溶、增稠、凝胶、成膜、悬浮、稳定等数十种理化特性,可用于食用、食品加工,工业中制成品的环保作用也很明显。葡甘露聚糖还是一种优质的膳食纤维,对肥胖症、心血管病、癌症等的预防都十分有益。
但是,魔芋的种植却是一种零零星星、打打闹闹的局面,一些加工企业对魔芋的需求渴望之极,却苦于无从大量收购。版纳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是魔芋生长的极好环境,为什么不干?
那天晚上,王智和村委会将全村人召集起来,把自己的想法和村委会的决定和大家说了,村民们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王智布置下去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改良土壤,而且是橡胶林的土壤改良,接着,他又将套耕种植的思路和大家详细地讲了一遍,多少年没有人指导种植的村民们听得出神入化,他们听懂了,渐渐进入兴奋状态,当即表示跟着这个有头脑、有专业知识的村长一起干。
村民们再也不是整天的无所事事了,再也不是花牌、麻将的干着了,他们都分散在橡胶林里,他们在橡胶林的一寸一寸的土地上灌溉、施肥、除草,像是精心侍弄讲究的花园一样。慢慢的,土壤不再那么板结,土壤有了庄稼人希望的活性。村民们在橡胶树缝隙间的土地上,种上了村长指导下种植的魔芋。
冬播的时候,村民们都赶在春节前将魔芋种子洒下,仿佛是种下了收获的希望,才好安心过年。清明时节,祭拜完先人后,村民们又开始了魔芋的春播。
春暖花开时,魔芋钻出了土地,高高的橡胶树,在魔芋苗子的抚慰下嬉戏地向着蓝天、白云诉说着什么,绿油油的魔芋苗子,也仿佛在代替橡胶树亲吻着这片温润的土地。王智站在这广袤的大地上,踌躇满志。
茁壮的魔芋苗子,长势煞是喜人,欣慰之余,王智思忖得最多的问题是,收获了以后,怎么将这些魔芋果子卖出去。
王智的做事风格是,走一步看三步,这是姨父教他下象棋的思路。很快,王智在网上开设了魔芋专卖店,并四处参加产品推介会。在上海的一次产品订购会上,王智和我相遇。
因为产品的需要,那段时间我开始琢磨魔芋的事情了,在王智的摊位上,敦敦实实的王智,皮肤黝黑,胖胖乎乎的褐色魔芋,和王智有一种交相辉映的和谐。我不禁停下了匆匆的脚步,对王智的魔芋品种和种植模式产生了极大兴趣,王智前期的那些做法,使我不得不对这个版纳的傣族小伙子刮目相看,他是那么有活力,那么有闯劲,还那么的有条不紊。
金秋十月,满目金黄,沉甸甸的稻穗,金灿灿的玉米无不闪烁着诱人的光芒,而埋在土里的魔芋在这暖暖的阳光照耀下,也急不可待地想走出土壤与需要它的人们见上一面。
我就是在这个时候来到了版纳。下午2点,王智从机场接我到了预定好的酒店,放下行李箱,我就急不可待地邀约王智,
“走吧,看看你的魔芋去。”
王智边开车边向我介绍着全村魔芋的种植情况,在田埂的尽头将车停下。我们从车上下来,一个奇异的场景映入眼帘,那成片、成片的橡胶林里迎风摇曳的魔芋叶子,让生活在都市的我有点惊呆了,原来这么壮观,这些一眼望不到头的林子就是那时的农垦大军和上海知青的杰作?王智带着我往林子里走去。抚摸着绿绿的魔芋叶子,我就像新媳妇抚摸着自己的新嫁衣一样,心跳、激动。王智随手递给我一双手套,
“来吧,拔一颗看看。”
王智没用多大劲拔出的一颗魔芋,像红薯,却比红薯肥大,我捧着魔芋,想着日本的订单,想着上海的订单,想着黑龙江的订单……突然觉得手中的魔芋就是救世主啊,我在橡胶林魔芋地里给厂长打通了电话,对着勃勃生长的魔芋一点点介绍着,汇报着,听得厂长兴奋地说:
“就按你说的,今年的魔芋原料都从那儿进吧。”
就这样,王智村子的魔芋,仅仅我们一家就收购了一半的产量,上海的一家生产保鲜、防腐产品的企业也将剩下的一半全部订购。
年前,王智带领村民卖出去的魔芋销售款全部收回,粗粗一算,全部村民的平均收益比全国预测的平均收益只低了那么一点点。毕竟,这还只是种植魔芋的头一年,还有些农田的基本管理没有完全、严格地落实。即使这样,也让全村的村民们尝到了甜头,大家无不欢欣鼓舞。
为了庆祝丰收,庆祝好的收益,村民们自发地在村子里摆起了长街宴,就像十里长街一样多少张桌子首尾相连,每家都端出了自己最拿手的好菜,自家酿的最好的酒,桌上摆放着各种自制的甜点、自制的菜肴。小伙子们穿着坎肩背心吹起了葫芦丝,姑娘们穿上了好久没有上身的漂亮筒裙,唱歌、跳舞;大家相互碰杯,共同祝福,吉祥的话语一句接着一句,整个村子都沸腾了。
村民们围成一团,兴奋地把王智向空中抛起,一遍遍地喊着 :“王智,王智”,仿佛“王子”造访孔雀的故乡,朦胧的夜色中,村民们久久不愿散去。
目录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魔芋王子 第4章
魔芋王子 第5章
魔芋王子 第6章
魔芋王子 第7章
魔芋王子 第8章
魔芋王子 第9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