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米饭

作者: 小小小小闹 | 来源:发表于2016-09-17 17:12 被阅读47次

    端午节,我们家向来都是不吃或是去外面买回粽子吃的,因为我们家我奶奶不会包粽子,我妈妈也不会包粽子。

    奶奶的爸爸,也就是我的太姥爷,年轻的时候当了国民党的兵,国民党兵败后,就随着队伍去了台湾,后来就在台湾重新成家生子。我奶奶很小的时候就和我的太姥姥相依为命,生活不易,所以一些精巧的,制作需要一定技术的吃食,就很少吃到,自然也很少有机会学习制作。

    俗语说,再贫穷的人家都有一道看家菜。虽然没人会包粽子,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家的端午大餐,我的奶奶,每逢端午时会做一道代替粽子的节日美食——蒸米饭。这道端午蒸米饭,跟平时吃的大白米饭并不相同,小的时候,家里做饭用的是大锅土灶,这样的用大锅柴火焖煮出来的米饭颗粒饱满,香甜可口,最外层还有一层好吃的,脆脆的锅巴;后来有了电饭煲了,蒸米饭就变得简单容易,但是米饭也失去了原有的好滋味儿,不管什么米,进了电饭煲一煮,出来的状态再好看,味道也变得寡淡得多。而端午节的蒸米饭做法和味道都大不相同。

    奶奶做的端午节蒸米饭,不再用柴火大锅来煮饭,而是用的乡村老式的烧蜂窝煤的小煤球炉子,煮米饭的锅子,用的是乡村手工匠人手工熔铸的铝质双耳平底锅(老辈的农村人平时会收集各种铝制废品,逢集市时交给专门铸铝锅的匠人,熔化后浇铸成各种铝锅,现在由于大家的健康意识增强,很少有人再用铝制锅煮饭烧菜,这种技艺也逐渐消失了。包粽子的粽叶,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选择,有的地方会用芭蕉叶,有的地方会用箬叶,我们家这边会用芦苇叶来包。选用大片的芦苇叶,从叶子的根部小心劈下,将采集回来的芦苇叶用热水煮一遍,然后过凉水后晾干扎起来,用的时候在清水里泡开。用热水煮芦苇叶是为了使芦苇叶更有韧性,包粽子的时候不会折断,煮过的芦苇叶颜色也会由青绿色变成黄褐色。我们家不包粽子,但是也会在端午节之前提前打一些芦苇叶煮过晾干备用,加工过的粽叶也是我奶奶做端午节米饭的必需材料。糯米和粳米混合,淘洗净后倒入平底锅,加水后在米中放几颗干蜜枣,最后在上面覆上几片粽叶,加盖焖煮即可。

    煮熟的米饭揭盖就能闻到米的香甜味混着芦苇叶的清香味儿,米饭被粽叶和蜜枣浸染得颜色红亮,粒粒饱满,颗颗饱满,夹一口米饭嚼在嘴里,满口喷香,软糯香甜,带着蜜枣的淡淡甜味和芦苇叶微微的清苦味儿,那种中和得刚刚好的味道,让人欲罢不能,每次端午节的时候,很少吃主食的我可以吃上满满两碗。

    奶奶做的端午节蒸米饭好吃的关键在于三点:第一点,蒸米饭用了小的煤球炉子,火力集中稳定但是火候又温和适中;第二点,虽然铝锅不够健康,但它有一点好处就是受热均匀,蒸出来的米饭吸足水分,粒粒饱满分明;第三点就是米中加了蜜枣和芦苇叶,既可以给米饭增香,又可以调和味道,使米饭的味道更美味。

    我们家做生意很忙,我妈妈做饭自然是力求省事,平时很少开火,更别提小火慢煮的做米饭了,而自从我们家和叔叔家因为很忙,过节的时候也很少聚在奶奶家吃饭,端午节时,奶奶也不再蒸米饭了,而那口平底铝锅,因为很久不用,又不够健康,早已不知道被扔到哪去了。也许有一天,那口锅被重新找出来,擦一擦尘土,锅子还是很心,可是也不再会有煮上一锅粽叶蜜枣饭的心情和条件了吧。

    ps:文中涉及的蒸米饭都是日常口头用语,具体来说种做法应该算焖煮。

    端午的米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上官未央:平淡中见真情,懂得享受当下的滋味,这才是幸福的真谛。已加入【中华民俗文化】,期待更多佳作!

      本文标题:端午的米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lhwe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