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诗文大合集千钻公会明月共光辉
刘伯温有多神?对朱元璋建立明朝有多大贡献?

刘伯温有多神?对朱元璋建立明朝有多大贡献?

作者: linwood | 来源:发表于2019-03-31 00:29 被阅读61次
刘伯温有多神?对朱元璋建立明朝有多大贡献?

刘基,字伯温,是明朝开国元勋之一。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刘伯温开始化身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不但上懂天文、下通地理,还能知道前后五百年的天下大事。更做烧饼歌,预言后世千年。明朝的建立,完全靠刘伯温的天才辅助,才得以完成打败元蒙的统一大业。而且建都南京的风水等都是刘基的高明。以致后来,刘基中国史上三大军事之一,与汉子房、三国诸葛一起成为三大神人。

刘伯温有多神?对朱元璋建立明朝有多大贡献?

虽然说是神人,其实民间的传说和事实真的是差太远。刘基无论是能力,还是在明朝的建立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远没有传说的那么厉害。无论是打败张士诚、陈友谅、定都南京、什么高筑墙缓称王之类的故事,都只是故事而已。

根据朱元璋传、刘基的传记等,只要是正经的传记,都是显示,打败张士诚及陈友谅等关键战役中,其实朱元璋是发挥最大的作用的。从决策、到鼓舞士气、定战略、战役战术等,都是朱元璋和手下的武将们决定的。并没有什么军师、文人之类的什么事。

而且,无论哪个开国皇帝,军事大事都是由武将们决定的。后勤、行政等才是文人们干的事情。没有人会把决定团队生死、几万人存亡的大事,交给从来没有带兵和打仗经验的文人们去做决策。就像现在,你能想象军队打仗的时候,由政府官员、秘书等来制定战略和战术吗?那是不可能的,除非你文人带兵,从低做起,靠立下的功勋和没有战死的幸运和能力,才有资格在打仗的时候,特是打大仗的发言。

比如定都南京的事情,其实那时朱元璋称帝要定都的时候,连北京都还没有打下来。北方还一片混乱,南京是朱元璋地盘内经营最久的大城市,基本是唯一的选择。不存在谁的主意,更不关风水什么事情。

刘伯温有多神?对朱元璋建立明朝有多大贡献?

而且,朱元璋一直都是将南京当成临时的首都,西安才是朱元璋最想要的首都。赶走蒙古人后,朱元璋都已经计划迁都西安了,只是因为太子朱标病死,拖延了计划,后来他也逝世,就没有机会实施。之后朱棣登基后,就立马迁都北京。所以,定都南京从来都不是一个好主意,也不是一个长久的计划。要说刘基谋划定都南京,那真是打刘基的脸。

其实,对南京而言,刘基只是作为行政人员,对皇宫、城墙等进行了修缮和扩建而已。而设计师、建筑师、工程师等,也不是刘基的专业,所以,也不可能是刘基能干的。不要以为一个聪明一点,书读的多一点,就什么都能干。无论是在那个朝代,设计建设任何建筑,包括一个城池、一座皇宫,、一座普通的房子,也不是非专业人士能干。诸葛亮、刘基等,能搞建筑设计施工?那只能是小说里开玩笑才有的桥段。

还有什么高筑墙缓称王的计谋,其实在朱元璋统一过程中,并没有发挥什么决定性的作用。朱元璋的地盘是处于张士诚和陈友谅的中间,北方还有韩山童挡着,并没有直接对着元朝大军。朱元璋的封号,包括吴王等,都比较早都有了的,是当时义军皇帝韩林儿封的。这些封号并没有比起他人迟多少。最重要的是,高筑墙缓称王的计谋是一个叫朱升的人给朱元璋提的建议。

从整个乱世的实际情况、朱元璋的推翻蒙古人的过程来说,基本没有什么太平的时候,在那种形势下,你不攻打别人,抢人的地盘,其他人就会来抢你的地盘。根本不可能缓一缓。抓紧称王,鼓励下属,就像创业上市一样,才能激励团队,鼓舞稳定人心,才有后来。

说到计谋,在朱元璋统一过程中,最有效的计谋是李善长给朱元璋提的,那就是要约束军队,少杀人,才能得民心,叛军才有前途。乱杀人的起义永远只能是土匪,成不了大气候。这是朱元璋采纳后,认真实行的一个策略。从此,朱元璋的起义军与其他义军有了一个本质的区别,有了为天下平民、天才苍生的责任心。正是这种不同,才让更多的文人、前朝官员等看到朱元璋的前途,看到朱元璋的特别之处。从此,不断收获更多的人才和民心,这才是朱元璋崛起的核心战略之一。

真正能说明刘基的贡献,是明朝建国后的大封功臣的级别的高低。这基本可以准确的反映每一个人对建立明朝的贡献。贡献大的,封赏自然丰厚,级别自然高。贡献小的,级别就稍小,封赏自然也小点。而且,对于这种封赏是没有个人客气、推让可言的。

刘伯温有多神?对朱元璋建立明朝有多大贡献?

首先,这是朝廷的决策,不是一个人说客气就能客气的;第二,所有跟着朱元璋或者推着朱元璋,把脑袋别在腰带上造反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建国后的这一下子吗?所以,每一个人都只有想封得更高,不会有人客气,这可是拿命换来的,谁会客气,刘基自然也不会。第三,大封功臣,是所有人的梦想,是朝廷、国家、团队对每一个人的贡献、能力的评估和考核,是对每一个人的认可。如果你出了十二分力,只得到八分的封赏,那么就是对你的不认可,这是每一个人都没法接受的。所以,任何一个人的贡献与封赏的高低,相信都不会有太大的错误。

刘基当时封的第三等的伯爵,在三等伯爵中,刘基是排在前面的。称号为诚意伯,禄为二百四十石。在王朝中,一般真正的高官为二千石以上。就算是诚意伯的诚意两字,也很有敷衍的意思。并没有多少功勋、功劳的意思。也不是传统古代有典故、名人用过的号。估计刘基当时都没有资格参与制定这份封赏的文件。

在刘基的诚意伯前面的有最高级的公爵,徐达排第一,封信国公、禄五千石,是刘基的二十多倍。第二是常茂(常遇春的儿子),封郑国公,禄三千石。这两个都是武将,一南一北统领大军的真正大人物、大功臣。

排第三的是文臣李善长,韩国公,禄四千石。他是朱元璋统一天下时一直的后勤总管,也是明朝的第一任宰相。军队能有战斗力,离不开李善长的后勤支持,所以他可以排第三。这才是真正的文人最高的殊荣和贡献。

这样一比,其实很清楚可以看出,刘基在整个统一中国的过程中的贡献其实并没有很突出。只是一个普通的高级幕僚而已。所做的基本以总部的参谋工作为主,没有上前线、没有主政一方,也不是主理后勤的高官。他的名声和后来的传说,估计是因为他全身而退,或者是因为他提前退出官场有关。

但其实刘基没有被朱元璋杀,其实主要是刘基一直地位不高,权力不重,并没有多少权力,也没有形成自己的派别。对明朝初期的政局基本没有什么影响,更加不会对朱元璋形成什么威胁。基本上权力斗争都没有刘基什么事,所以,他才能没有被杀。否则,不是说你退出官场回到老家就能避免的。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刘基之所以会提前退出官场,以回老家养病的借口离开权力中枢。是因为刘基在整个建国过程都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导致后来位置不高,权力不重。刘基参加朱元璋的造反事业之前是元朝的进士,后来做过县令之类的小官。加入朱元璋的团队后,也只是太史令而已,一个史官,其实是负责给朱元璋讲史书的官员。因为朱元璋是学习很勤奋的一个人,从一个不识字的和尚,到能作诗、出口成章的皇帝,不能不赞他的学习能力。估计刘基是有朱元璋的老师名分在的。

正是因为不得志,一直没有找到平台施展自己的抱负,再加上身体不好,刘基才离开南京,回到乡下养老的。后来没几年刘基就因病去世了。

刘基去世是1375年,而朱元璋大杀功臣,杀死胡惟庸的时候已经是1380年了。还是不存在刘基因为睿智、聪明而逃过了朱元璋的屠杀。

究竟刘基的神名是如何来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刘伯温有多神?对朱元璋建立明朝有多大贡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ltm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