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的结构指的是两种结构,一种是物理结构,另一种为笔墨结构。
在以物理结构为主的画中,笔墨只是辅助服务,完成客观物像。而在以笔墨结构为主的画中,客观物像不在是重心,而画家心中世界才是画中内涵。其实在我看来,物力结构才叫结构,而笔墨结构更贴合的词应该是阴阳,我们下面就讲讲这个结构和阴阳对画的影响。
结构,在西方绘画经常讲到。阴阳,在画论中常常被提起。结构在画中好不好用呢?对初学国画的人来说有帮助,确实挺实用的。但你如果长期的以看结构的目光来画中国画,而没有用从阴阳的角度来画。你在画中国画上,不免会染上匠气而困在其中,意境很难有所提升。因为目光在意的是结构,而不是中国画的“意境”。不乏有些画家,去看别人的画,仍在用结构去衡量画作水平高低,我觉得这样做并不妥,很难脱俗。
意境是什么?唐王昌龄在《诗格》中有提到,而我的理解是,把握画的大局,注重画的势和质,感应画中情与景和物与我,错觉中达到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境界。通过你的画来解构大自然的奥秘变化,凝出自然的魂,并从这些变化中来悟出画道,这是中国画特有的一种境界,既是意境、画境。达到意境很难,也许是刹那感悟,也许是偶然相遇,这也是画家所追求的一种目的,也是一种修为,它是集传统文化之大乘者,经过千锤百炼而走向的目标。
学画这些年,特别是画大写意画之后,越发感觉这种要求非常的高,几度创作一半而效果不显,虽外人看来此作品已有眉目,有大作之型。但我自知此画乃是失败之作,未出荫润实质之感,我在此作品也未能融入天人合一之境。
我现在做画的目光和磨练都向这个方向前进,自我感知此意境不光修炼的眼界、身体、意志,更主要的是修炼自我的精神世界和内在的神,我相信只要这方面达到了一定的层次,就可以和大自然直接对话,如此即可达至画之大乘了。
唐王昌龄《诗格》
唐王昌龄在《诗格》中明确了“意境”形态,并将其划分为“物境”,“情境”,“意境”。
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意境”的三种形态:
一是“景物”形态,即以“境”胜。艺术表现的对象主要是“景物”。在审美上,表面上看来只是“景物”形象,而无情感,因此又将其称为“无我之境”。它的审美特点“是豁人耳目”。
二是“情感”形态,即以“意”胜。艺术表现的对象主要是“我”,是“情感”。在审美上,表面看起来只是“情感”形象,而无景物。因此又将其称为“有我之境”。它的审美特点是“沁人心脾”。
三是“情景交融”形态,即以“意境”胜。王国维说:“上焉者,意与境浑”。艺术表现的对象是“情”和“景”。在审美上“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其美感特点是“意境两忘,物我一体”。
作者简介
屈金来,字云峰,1954年生于北京,自幼喜欢绘画,师从山水画家王稼骏、葛寿亭、董谦如等大家,擅长山水画,兼攻花鸟。几十年来耕耘不辍,在创作中力求理论联系实际,在游历写生与探讨中,画风日渐成熟,技艺稳步提高。
中美艺术家联合会展荣获一等奖。早期作品《高山牧歌》被国家档案馆收藏,近年来巨幅绘画《云锁峰峦》、《青山喷玉》、《高峰出烟际》、《山峦叠翠》、《飞瀑如线天上来》等数十幅被国家机关和相关部门收藏,以及发表于国家级报刊杂志。十余幅作品多次参加国家、省市美展大赛并多次获奖。
现为中央国家机关美协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行政学院东方欣正书画院院士、中央机关书画院特邀画家、中国扇子艺术学会会员、世界华人实力书画家协会常务理事、民政部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公益委员会会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