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说里有个辩论很有意思,辩论的题目是“亲戚不拿自己当外人,我们该不该jue他?”
抛开“亲戚”这个概念,哪怕是替换成“和我们相处的人,不管是疏远的还是亲密的”,其中刘楠讲的几个点特别好,分享给你。
刘楠:“我们和一个人的远近,不是由物理上的远近决定的,也不是由来往的频繁、亲疏所决定的。我们觉得一个人近,是因为他能对你施加影响力,他没办法对你施加影响力,哪怕他在你跟前,你都会觉得他很远。
亲戚的影响力大概是由父母向你施加的,亲戚对于每个人来说是择不干净的。……Jue亲戚不仅不会解决麻烦,而且还会制造麻烦。Jue回去可能会给你带来尴尬、麻烦和痛苦。
我们每个人长大了之后都会变得越来越温和,然后我们开始学会了“避免冲突”,“避免冲突”不是指“逃避冲突”或者是“全盘接受”别人提的所有过分要求,“避免冲突”的意思是:如果你对他提出的这个需求说了Yes,你要留给自己一些舒适空间;但你今天如果说了No,你也要留给别人一些舒适空间。在你“避免冲突”的同时,要确立自己和这个世界的相处规则。
任何人和人交往大概都有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每个人都是Yes小姐或者是Yes先生。我们对所有外界给我们提出的要求说:好的、好的,可以、可以。然后我们回去自己难受,这个阶段是没有形状的,我们想橡皮泥一样,别人捏一下,我们就扽一下;别人扯一下,我们就张开了。最后苦了的是自己。
第二个层次是我们学会了拒绝别人,我们学会了说“不”,让我们感到很不愉快的需求,我们就jue回去。这个阶段的我们的形状是“尖锐的”,我们的线条是“硬硬的”,这个阶段你难免会伤害到自己或者是让别人不愉快。
第三个层次是你“定好了自己和这个世界相处的规则”,你变得“内方外圆”,然后你会发现,反而这个世界和你的线条变柔和了。别人就会顺着你的规则来。和人相处的感觉就会变得舒适。
每个人都应该在自己的心里列一个清单规则:你能做什么事,你不能做什么事。如果你没有这个规则清单的话,你的亲戚也蛮难当的。
那些天生热情的、喜欢你的,他由于不知道你内心的规则,反而容易越了界,以至于成为了“不把自己当外人的亲戚”;反而那些和你很疏远的人,到变成了“好人”。这不公平。
所以我们最后的结论就是:尽力去树立和这个世界发生交接的规则,然后温柔的对待这个世界,因为世界也会温柔的对待你们。”
是的,每个人越是长大就越应该变得温柔,对这个世界温柔。
可能各方面还不成熟的我还处在第二个层次和第三个层次交接的阶段吧,不知道怎么委婉又让人感到舒服的拒绝、又不想让自己受到委屈。
举个例子说:我不会做这个题。当你问我这个题目的时候,你觉得我应该会啊。我给你的回答说:“对不起,这个题我不会。”你就不理我了,你就觉得我明明会做就是故意不给你讲。
我TM是真不会啊!那我怎么给你讲?
我想如果我说“让我回去思考两天,搞明白了再给你讲讲”可能就更好了。
但是,也可能两天后给你讲的时候,你还是觉得不爽。
所以,有的时候,人们总是用自己世界里所定的标准“我觉得这题你就该会”来规定别人的高度。用自己的“你就该……这样帮我、那样帮我做事”为期望来衡量别人的内心。
爸和妈是独一无二的,当我们和别人相处的时候要搞清楚,别人不是“爸”也不是“妈”,没有人“必须”、“绝对”、“一定”要“无条件”对你好。
谁都有负面的、不好的、不为人知的各种缺点,没有人是完美的。如果真有所谓的“老好人”,那一定是他隐藏的比较好——也就是达到了刘楠所说的第三个层次。
希望我们每个人,也能“感恩”的活着,这样才能不辜负别人的真心,当自己毫无保留的付出的时候,也不会介意自己的付出值不值得。
最后,感恩所有帮助过我的老师、朋友、同学、亲人,我都记在“良心”的小本本上了。
愿世界和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