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想法哲思
学会真正的“刻意练习”,不用10000小时你也可以成为大师

学会真正的“刻意练习”,不用10000小时你也可以成为大师

作者: 品夏小酒馆 | 来源:发表于2019-10-26 22:23 被阅读0次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做“花盆效应”,指的是人如果在舒适的“花盆”中待久了,就会不思进取、安于现状。而当你对现状心满意足,日复一日地去做着同样的事情,不再将时间花在提升自己,那么你的成长见识,将永远停留在原来的那块区域里。进而慢慢地,你可能就变成了自己不喜欢的样子。

想必我上面提到的这种情况是大家都不愿意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可是花费了时间和精力,向前走几步也不一定能进步啊!没错,这依然也有讲究方法的。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本会对人产生“知行合一”效果的书——《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这本书已经火了有两三年的时间了。它不仅将《异类》这本书所提出的10000小时定律进行了正确的解读,同时还给出了普通人如何可以通过“刻意练习”的方法变成某一领域的大师。

这本书共有319页,里面举了大量作者的实验和一些现实中的案例。

我选择了以跳读的方法进行阅读,共花费了3个多小时,看得意犹未尽,尤其是里面提到的一些本就知道但一直模模糊糊的点给了更为细致的解读。

接下来把书中的精华分享给大家,希望后续大家也可以“刻意练习”,让自己的某一方面技能有大幅的提升。

1、如果你没有进步,并不是因为你缺少天赋,而是因为你没有用正确的方法练习。(这个是自我认识第一步,这样会让我们重回做事的自信)

2、当我们在提高自己时,我们才最像是人类。和其他任何动物不同,我们可以有意识地改造自己,以我们选择的方式来提高自己。(所以不要说:我就这样,这是天性,其实这是动物普遍拥有的天性而已,要记得:你可是个人呢!

3、天才是训练的产物。或许有些人的确智商会比一般人更高,但假如普通人经过有方法的刻意练习,完全可以达到大师的水平。如果不花费无数小时的时间进行刻苦练习,包括天才没有人能够培养杰出的能力。(这句充分说明,即便有天赋,没有付出,同样啥都不是

4、刻意练习虽说在年龄越小时效果越好,不过只要掌握好方法加以练习,年龄的大小不是关键性的因素。

5、10000小时定律并非指只要练习10000小时就能达到大师级水平,而且要想达到大师级水平也不一定都需要10000个小时。(我们大家都知道,有些练习其实只是心不在焉的重复、重复,或者就如打球一样,一次又一次打比赛,技能的提升会慢很多,所有的练习必须要有目的,否则20000小时也不一定效果很好)

6、每个人的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们会根据你对他们的运用而改变。(所以大脑长时间不思考不用,是会变笨的

7、如果你发现某种方法管用,继续做下去;如果不管用,马上停下来。你越是能够调整自己的练习方法,模仿所在行业或领域最杰出的人物,那你的练习也可能越是有效。

8、最好在练习时能够有一名该领域厉害的老师给予指导。不过估计大部分人在资源或者金钱方面不太能够找到这样的老师。那可以选择最厉害的这个人或者最优秀的作品呈现作为模仿对象来进行。比如罗斯福学习写作时,他就找来了当时最知名杂志的最优秀文章,一篇篇、一句句反复模仿,最终将自身写作技能大幅提升。

9、有效练习的3F原则:专注focus、反馈feedback、纠正fix it。(不专注,效率低下,只是浪费时间,不如去玩。没有反馈、就不知道付出的努力是否是无用功;没有纠正,那就不可能技能有提升,只是原地踏步)

好了,以上都是本书中比较重要的一些观点。接下来给大家介绍几个可以使用的方法:

刻意练习的方法

在介绍以前,我们先来回忆下以往的技能学习模式:

首先,一般性地了解我们想做些什么,从老师、教练、书本或者网站上获得一些指导。然后,开始练习,直到我们达到可接受的水平。接下来,让这种技能变成自然而然的,基本水平就稳定了。(估计这个最多达到熟练,然后大部分人就在这个很一般的水平上日复一日地重复着)

但假如想让这些技能更进一步,达到某个领域比较厉害的人,就不能止步与此了,需要思考进一步的有效提升。

而这个提升,有一条基本的真理:迫使自己走出舒适区,否则便永远无法进步。

那如何走出舒适区,进行刻意练习呢?

第一步,给自己设定目标,任务难度要适中。

第二步,在持续练习的过程中,不要一味地去做,要可以不断收到反馈,来看看自己这种练习到底是否有效。如果无效,赶紧调整。

第三步,要有足够的次数重复练习(来不得半点虚假,一些文章的噱头“1小时搞定……”请直接忽略)

第四步,学习者要能够纠正自己的错误。

我从网上找到了一张细化图,大家可以看一看作为参考。

关于意志力的解读

我们总会觉得有些人意志力特别强,总能克服外在的困难,长期坚持去做某件事。在这本书中提到,其实并没有所谓的意志力。做任何事情,你只需要思考两点。一是前进的理由,二是停下来的理由。所以,想让事情持续进行下来的做法:要么让前进的动力增强,要么让停下来的阻力减小。

克服停下来:

找出那些可能干扰你练习的事情,并想办法将其影响控制在最小。

(1)要拥有足够的睡眠和休息,让自己保持健康。因为如果生命或者疲倦了,就更难保持专注,更容易分心走神。

(2)将练习时间限制在1小时左右。如果是刚开始的话,可能这个时间还可以进一步压缩。其实也相当于,每集中一段时间,给自己一个放松的奖励。

保持前进:

(1)要有动机,渴望做你更擅长的事情。这几天看了一个课程,里面梁宁大神(我最近太喜欢她了,下次把她一些很有醍醐灌顶式的观点提炼分享给大家)讲了一句话:“你会对某些东西感到愉悦,这个东西持续给你满足,你可以一直花时间在这里,不厌其烦。而这个就是上帝给你初始化的操作系统的密码,就是你的天分所在!

(2)其实只要你已经练习了一段时间,哪怕只有7天,都应该可以看到一点细微的变化了,而这种技能本身就可以成为你动机的一部分。

(3)对自己的信心。在一次次遇到问题时,去琢磨如果把它克服,相信自己有这个能力。

(4)寻找同盟。要么身边人支持,要么寻找一个和自己有共同喜好的团体中,找到志同道合者,将这种团体的情谊和共同的目标作为达到你自己目标的额外动机。

清楚对“舒适区”的认识

人类的身体有一种偏爱稳定性的倾向。我们一般都偏爱目前自己已经适应的环境和状态中。如果想要改变,意味着现状不再稳定,不确定进入了生活中,人们便会慌乱,甚至大脑也会产生排斥抗体。

不过假如你从一个舒适区开始改变,只要经历一个阶段,人体便会在另一个新状况下再次平衡,达到另一个舒适区。

建议是不要一下子设定太高的目标,因为大脑和身体一样,对于处于舒适区之外却离得并不太远的“甜蜜点”上的挑战,改变最为迅速

刻意练习发生在人们的舒适区之外,而且要求大家持续不断地尝试那些刚好超出他当前能力范围的事物。因此,它需要人们付出近乎最大限度的努力。一般来讲,这并不令人心情愉快。所以,摆正心态坚持21天,当它成为习惯,并能够给自己带来成就感时,一切都会顺理成章地进行下去。

在整理以上文字的时候,我突然感觉其实自己对这部分内容还存在一些疑惑和新的想法。但是,我想,还是先做起来吧,在做的过程中再去进行新的感悟总结才是正道!

相关文章

  • 学会真正的“刻意练习”,不用10000小时你也可以成为大师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做“花盆效应”,指的是人如果在舒适的“花盆”中待久了,就会不思进取、安于现状。而当你对现状心满意足...

  • 刻意练习,你也可以成为大师

    最近读了一本好书《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给大家介绍一下: 在任何行业或领域之中,最有效的和最强大的那...

  • 《刻意练习》:让你真正成为大师

    对于写作这件事,我一直认为是需要有天赋的,不然别人为什么一打开电脑文思泉涌,而我在那里纠结半天,写不出一个字。 直...

  • 改变三观,能力可以提升

    刻意练习是练习思维模型,就如同象棋大师把棋谱,植入到自己的大脑,成为长期记忆。随时都可以调用。刻意练习过程...

  • 刻意练习——樊登读书会

    今天听了樊登老师的讲座《刻意练习》感触深刻。 总结以下几点—— 1.没有天才,只有不断的刻意练习,才可以成为大师。...

  • 《刻意练习》:普通人也可以成为大师

    在我们的生活和认知中,好像有些人天生就对某些事情特别擅长,与生俱来就有某种天赋,尤其在古今中外很多的名人故事中,天...

  • 2017-09-27

    刻意练习可以让你成为天才,一万小时的刻意练习成就天才……

  • 加速第七天

    ❤️新知 1,刻意练习,让你从新手成为大师。 刻意练习有两个非常实用的方法,1万小时定律和基础训练法则。 刻意练习...

  • 刻意练习--你也可以成为高手

    4岁就会弹奏小提琴,童年时代,写出多部名曲,只用一根弦也能弹完一首曲子。 瞬间记住几百个随机数字,开平方比计算器还...

  • 《刻意练习》成为“天才”,你也可以!

    你有没有遇到这种情况: 你身边的人花了很少的时间就完成了你许久才能办到的事? 你觉得很吃力的事情别人轻轻松松就做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会真正的“刻意练习”,不用10000小时你也可以成为大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pguv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