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畴字子泰,右北平郡无终县人。喜好读书,善于击剑。初平元年关东义兵兴起,董卓将汉献帝迁至长安。幽州牧刘虞想请一使臣前去朝廷尽我作为忠臣的礼节,众人都推荐当时才二十二岁的田畴。田畴到了长安完成使命后,朝廷下诏任命田畴为骑都尉。田畴认为天子流亡在外刚刚归还尚未安定,自己不可以承受这样的荣宠,坚持辞让不受,朝廷尊重他的心意。三公府同时征召,田畴都没有接受。田畴得到报告后加力赶马返回,还没到达刘虞已被公孙瓒害死。田畴回来后到刘虞坟墓前拜谒祭扫,又发出章表哭泣着离去了。公孙瓒知道悬赏通缉捕获了田畴,在他理直气壮地回答后释放并送走了。
田畴得以北归,率领所有宗族里的和从别处前来依附的共几百人,扫地盟誓说:“您的仇不报,我就不再立于人世!”随即进入徐无山中,营造了一块地处深远险峻又很平敞的空地居住,亲自耕种粮食用来供养父母。百姓都来归附,几年间达到五千多户。他制定的法律致使风气到了路不拾遗的程度。北方边境地区百姓纷纷聚拢,服从他的威信,乌丸、鲜卑也都各自派遣使者来送贡物,田畴都接纳、抚慰了他们,使他们不再进行侵扰。袁绍几次派遣使者前来招请,又立即授予将军印,以便安抚田畴统治下的百姓,田畴都拒绝了没有接受。袁绍死后,他的儿子袁尚又来征召,田畴始终未去。
田畴时常为乌丸以前残杀当地士大夫而忿恨,有讨伐他们的心思,但实力不够。建安十二年曹操向北征讨乌丸,还没到时先派遣使者征召田畴,田畴就戒令门客赶快整理行装行李去了,到了曹操军中任司空户曹掾。第二天曹操布诏令说田子泰不是我所应该任命为吏的人,就举荐为某县县令。田畴没去上任随着军队到无终县。当时正当夏季降水,海滨低洼地区泥泞不能通行,贼兵又把守险要路段,曹操军队不能前进,田畴就带领他的部下作向导走隐蔽的小路,终于大获全胜。。曹军返回进入关内论功行赏,封田畴为亭侯,封邑五百户。田畴自己认为当初为了主君死难,率领众人逃遁,报仇的志向还没有实现,反而靠它获取利禄,这不是自己本来的意思,坚持推让。太祖知道他心意至诚,答应了而没有勉强他。
辽东斩了袁尚的首级送来,太祖下令:“三军有谁敢为袁尚而哭的,斩首。”田畴因为曾被袁尚所征召,就前往吊唁祭奠。太祖也不追究。田畴率领他的家属及族人三百多户全部到邺县居住。太祖赐给田畴车马粮谷丝帛,他又都分送给了族人和旧友。田畴随从太祖征讨荆州回来,太祖追念他的功劳很大,后悔上次听从了田畴的辞让,说:“这是成全了你一个人的志向,而损害了国家的法律制度啊。”于是就又用上次的爵位赐封田畴。田畴上疏陈述自己的诚意,以死来发誓。太祖没有听从,想把他招来授官,再三再四,田畴终究没有接受。曹操喟然叹息,知道不可以勉强了,这才任田畴为议郎。田畴在四十六岁的时候死去。儿子也死得较早。魏文帝受禅让即位后,敬重田畴的德行信义,赐给田畴的侄孙子田续爵位为关内侯,作为对田畴后代的尊奉。
回顾一下田畴的几次辞官,第一次是认为天子受到西凉军阀董卓挟制,第二次是认为袁绍不遵法度,两次都是因为执政者犯有严重错误。而董卓、三公府和袁绍征召田畴都没有成功,但曹操征召一次就来了,这让曹操觉得田畴认可自己,非常有面子,于是第二天就下令让田畴不担任自己个人的属官而成为朝廷的县令。可是当平定乌丸之后,田畴竟然再次不受封,就使得曹操又陷入等同于董卓、袁绍的地步了。如果能够成功封赏田畴,就能证明曹操品德是高于董卓,高于袁绍的,是一个受到田畴、受到民众认可的优秀执政者,于是曹操要一而再,再而三的派人去找田畴,最后曹操没办法还是强行任命田畴为议郎,也不管田畴来不来上任,总算是自己给自己找了个台阶下,而且魏文帝曹丕受禅让即位后不管田畴已经死了,他儿子也死了,还要封田畴的侄孙子田续爵位为关内侯就是这个道理。总而言之,田畴必须要封侯才能证明你施政好不好、得不得人心,通俗地来讲有点像现在很火的虹桥一姐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