騊駼(táo tú桃图),是记载于《山海经》里的一种产于北野(昆吾之虚)的良马,青鬃马。
夭騊,是指刚刚出生不久或者还没有长大、还没有少壮的千里良马。这里用来比喻刚刚从“不通”到“粗通”阶段的学子。
image本文属于【文行忠信】宗伯学(古儒学)知识普及系列第十三篇,作者宗伯正曜。
本文内容目前还没有被主流史学界与文学界认可,属于宗伯学内传史料。
宗伯儒子学《诗》的第二阶段叫做夭騊。
騊駼是我国古代一种良马的名称,产于北方的北野。在秦朝之前,鲁国附近(山东省)叫做泰野,古代兖州叫做大野。北野即山东省兖州再向北方的地方,大致包括现代的河北省及其向北的地方,因此騊駼极有可能是东北马或者蒙古马的祖先。这两种马都有青色品种。
窭僮(jù具同,不通)表示学业未成,还在蒙童阶段的学子。而夭騊本义指刚刚半岁到一岁之间的千里良马,这里用来比喻刚刚从“不通”到“粗通”阶段的学子。窭僮(jù具同,不通)是指最初级的学生(学前班),夭騊则是指刚刚入门的学生(小学一年级)。
image下面举例三首作者处在窭僮(不通、学前班)阶段的诗:
乾隆《过蒙古诸部落》
小儿五岁会骑驼,乳饼为粮乐则那。
忽落轻莎翻得意,揶揄学父舞天魔。
马骀《画兰》
昨日街头卖菜翁,见我写兰说写葱。
我有株葱曾失却,被君偷入画图中。
宗伯正曜《炎黄子孙》
天赐黑发与黑瞳,轩辕神农万世倾。
虽是眼中两点黑,却看天下一片明。
上述三首诗的诗意、用辞等都可以看出作者作诗的时候还处于窭僮(不通)阶段。
image下面再举例说明一下处于夭騊(粗通)阶段的诗句
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四》
野幕敞琼筵,羌戎贺劳旋。
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
宗伯正曜《卜算子》
寒士居旧园,笑语东流水。长揖只为儿女食,不求王孙贵。
风雨几多晴,青山有时醉。屈指且看乱云处,一行孤鹜飞。
宗伯正曜《感怀》
佛肸焉知匏瓜节,
褰裳涉溱岂无人?
乔松隰龙渊游日,
磨涅不忘旧时恩。
通过上述三首诗的诗意能看出作者作诗的时候还处于夭騊(粗通)阶段。
image参考文献
四书五经、《康熙字典》、《说文解字》等。
夭:《康熙字典》未壮也。【礼·月令】孟春毋杀胎夭。【王制】不杀胎,不殀夭。【注】未生者曰胎,方生者曰夭。
騊駼:《说文解字注》(騊)騊駼、逗。北野之良马也。释嘼曰。騊駼马、野马。如淳汉书注曰。騊駼、野马也。师古曰。騊駼、出北海中。其状如马。非野马也。杨雄传。前番禺。后陶涂。师古曰。国名。出騊駼。按如淳用尔雅为训。颜氏驳之。误矣。騊駼为北野之良马、故谓之野马。从马。匋声。徒刀切。古音在三部。
非常感谢您抽时间读我的文章,我是宗伯学(古儒学)最后一个弟子(大宗儒子),如果您希望孩子们学到真正的先秦古文和雅言诗经,请关注我的文章。
本文作者宗伯正曜,宗伯学(古儒学)弟子,老师:鲁姬丘子(孔子),诸葛孔明(卧农先生),宗伯牖中先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