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0年3月是6日,庚子鼠年第四十二天(二月十三)。
中国传统社会有“士大夫”这一中国特色的阶级或者阶层,在费孝通看来,实际上这一阶层应该称作“大夫士”。这是为什么呢?

中国自秦始皇之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统治大权掌握在皇帝一人之手,所有的人都必须缴纳贡赋(相当于现在的缴税),并且还要服徭役(兵役和劳役)。
那么有什么办法能够避免这些贡赋和徭役呢?办法只有一个——当官。在传统社会,成为官僚最大的福利是可以免除徭赋,不仅是做官者本人,其家人和一定范围的亲戚也可以免除徭赋。这就是第一步,成为“大夫”,也就是当官。
但是,其实这些做官者本身并不想做官。做官也是一种煎熬,因为做官者并不是统治者(皇帝)的自家人,只是打工仔,皇帝可以随时剥夺官员的身份,皇帝还可以直接剥夺官员的生命,甚至其九族的生命。
但是,自古华山一条道,想要免除徭赋,只有给皇帝打工这一个选择?所以,官员实际上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在为皇帝服务,一有机会就甚至寻找机会告老还乡——退休的官员也是有免除徭赋的特权的。
退休的官员就成为了“士”(绅士)。先做“大夫”,再做“士”,所以叫做“大夫士”。
由此可以看出,传统社会人们的无奈,要么甘于被徭赋压迫,要么走那“自古华山一条道”的科举——做官——致仕——绅士之路。前者身不由己,后者也身不由己。
(以上内容为费孝通所著《皇权与绅士》读书摘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