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林大了,什么鸟都有。每个人都有擅长的知识和技能,怎么在适当的时机展现自己的才能,引起上级注意,让自己得到重用,这是一个进取青年应该思考的问题。《左传》中《曹刿论战》记载的故事或许可以带给我们一些启示。
春秋时期,各国相互争霸,大国兼并小国,战争不断。齐桓公素有问鼎中原之志,环顾四周,发现旁边的小兄弟鲁国可以适当的欺负一下,不顾相国管仲的反对,派鲍叔牙率领大军攻打鲁国。
鲁国君臣听说齐国要进攻,马上就慌神了,整个朝廷如热锅的蚂蚁一般团团转。大家一想到以往的齐鲁战争都是鲁国失败,整个身体就不寒而栗。这时,一个智勇双全的人出现了,曹刿,通过游说国君,参与战争,指挥军队打败齐国,获得了参政的机会,在鲁国的政坛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更是名留青史。
一、要有清醒的形式分析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准备的形式分析,在毛遂自荐这件事情上更是如此。对事情有了准备的判断,才能对症下药,及时处理好问题。当时齐国是大国,鲁国是小国,以往的战争中都是鲁国战败,很多大臣都认为鲁国这次也不例外。曹刿清醒的看到,这次战争是齐桓公发动的,而且管仲坚决反对,国内没有一直对外,管仲作为大夫(类似宰相)都反对,必然有理由。而且这次战争的统帅是高傒、鲍叔牙和公子雍,这三个人都不善于打仗。再者,这是入侵战争,在道义上站不住,而且还受到其他国家的敌视。曹刿正是看到了这些,只要团结国内军民,报仇雪耻,一定可以打败齐国。正是由于曹刿对当时形势的准备判断,才出力救国的。
对于事物形势有个准备的判断,这是非常难得的,不仅要有清晰的头脑,还要有极强的逻辑思维,还要消息准备无误,更要有广博的学识。具备了这些条件,可以综合很多因素在内,对事物的形式有个准备的判断。
二、要有足够的信心
一个硬币总有两面,一件事情总有利弊,权衡利弊而为,乃是上策。有利弊,在做事情的时候,总会有人赞成,有人反对。反对者会阻碍你的判断,动摇你的信心。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这句古语就说明了信心的重要性。做任何一件事情,如果没有信息,是很难成功的,有了信心,就会给成功带来极大的助力。
曹刿打算去见国君时,乡里朋友对他说:“打仗是国家大事,这是大官负责谋划的事情,你又何必去参与呢?”潜台词就是你现在没有一官半职,又何必去多管闲事呢?要是搞不好,说不定脑袋就搬家了。
曹刿很有自信的对朋友道:“当官者见识短浅,不能深谋远虑。”经历了几场以失败而告终的战争,曹刿对国家管理者的能力看的清楚。
这就是信心,对国家治理有一套自己的见解,而且认定这个见解可以有效的解决目前国家所面对的困难。很多时候,信心在事情发展过程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做事情就要对自己有信心,如果联信心都没有,是很难成功的。
三、有良好的口才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言一句六月寒。语言具有很高的艺术,一句可以起死回生,一句也可以杀人于无形。运用有效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是一种非常厉害的能力。
纵观各个时代的伟人,都会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具有很强的语言天赋。写作、演讲、表达等等都是信手拈来,说服大众。而曹刿也具有这方面的能力。
曹刿收拾包袱,经过长途跋涉到达了王宫,见到国君,行过大礼之后,没有及时的献上自己的计策,而是先问了国君几个问题。
曹刿说:“你凭什么能打赢这场战争?”其实这也是语言的艺术,如果直接献上自己的计策,国君很可能就不用。一个小老百姓突然对国家主席说:我有计策可以打赢这场战争。通常情况下,都会被轰出去。
国君看了看曹刿,一身老百姓的衣服,费了很大的精力来见我,就是问我这个问题,对国事还是很关心的嘛,很快就产生了兴趣。这个问题也是国君最近几天在思考的问题。
国君道:“我有很多美味的事物,很多华丽的衣服,自己不敢独自享用,都会分给身边的人。”这个是有福共享,应该可以吧?
曹刿却道:“您这些都是小恩小惠,只涉及到身边的人,打仗是全国人民的事情,他们不会为您卖命的。”
国君思考了一会,又道:“我祭祀用的牛羊玉帛,都是选用最好的,也不敢虚报充数,这样可以得到神明的保佑吧?”有神明保佑,就可以战无不胜。
曹刿很鄙视的看了国君一眼,慢慢道:“祭祀是应该做的,你这些小诚实,神灵不会因为祭祀物品的好坏去保佑人,神灵不会信任,更不会保佑您的。”打仗是人民和军队的事情,盼望神明保佑,真是庸才,如果齐国用更好的祭品祭祀,那我们鲁国不就完蛋了。
国君额头上直冒汗,只能把自己的最后一点成绩给搬了出来:“我制定律法,对待全国的案件,即使不能全部明察,也是按照法律,进行合情合理的判决。”
曹刿笑了,这才说到点子上去了,只有团结全国的人民,才能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毕竟这仗是需要士兵来打的。
看到国君带着点笑意,曹刿并没有要求什么大官,而是只请求跟随国君去打仗。这不仅免去了国君对自己的疑虑,还可以乘此机会来展示自己的才能。
曹刿利用自己良好的口才,来展现自己对战争的理解,以此来引起国君对自己的重视。放低自己的身段来促使自己跟随国君打仗,这正是表现的良好机会。曹刿正是在没有任何机会的条件下,给自己创造机会,来展示自己的才华。
四、有实实在在的本领
无论做任何事情,有过硬的本领,这是前提,只有本领足以做好事情,才能把握住自己来之不易的机会,才能展示自己的才华,才能怀才有遇。
到了战场上,国家想要敲响战鼓,曹刿对国君说:“现在还不是时候,在等待一会。”等齐国敲响三次鼓以后,曹刿让人开始敲鼓。果然,齐军被鲁军打败,国君正打算去追击,曹刿说:“且慢。”然后下地,看看齐军的车辙,在登到高处看齐军的方向,点点头道:“可以追击了。”
这时国君就不明白了,问曹刿这时怎么回事?曹刿回答说:“战争是靠勇气,第一次敲鼓是鼓舞士气,第二次敲鼓会减弱士气,第三次敲鼓会再次减弱士气。当我方士气正盛,对方却士气低落,所以我们就打赢了。”
“实力强大的国家,都是很难以推测的,我害怕有埋伏所以不追击。当我看到齐军的车辙很乱,旗帜都歪倒了,我断定这里没有埋伏,所以就让追击了。”
通过事物的现象,可以看到事情的本质,还可以准备预测事物的发展方向,这就是本领。正是曹刿对战争有着深刻的理解,知道战场上的一点变化就意味着什么事情,所以鲁军打赢了。
曹刿正是有实实在在的本领,所以即使抓住了这次机会,获得了人生发展的高峰。我们可以想象,无数个寂静的业务,一个孤独的身影在挑灯夜读,慢慢积累自己的知识,慢慢磨练自己的本领,才有了实实在在的本领。
人生机会不断,通过清醒的形式分析,实实在在的本领,良好的口才,绝对的自信,为自己创造机会,并且紧紧把握住机会,人生就可以借此腾飞。
用自己的才能为自己搭桥,自己做自己的伯乐,在发现自己这匹千里马,一定可以驰骋千里,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抱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