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王镇长酒场经典之战
这个故事在坊间流传有好几个版本,但多是以讹传讹。
世人总以自己的好恶和想像在故事的传播中添油加醋,穿凿附会且信以为真。明智者当在流言的背后看到阴险者的奸笑、政客的冰冷恶毒、普通人的麻木自私和嫉妒者的不怀好意。
我有幸作为事件的见证者之一,亲历故事的开头结尾,但这么多年我已失去了澄清事实的兴趣,只手难掩众口,一个故事本身可能并不完美,只有好事者参与进来,脑补曲折细节,添加复杂心思,才能日渐丰盈完美一如一天零一夜的故事,满足大家的好奇心和窥阴癖,就其出发点而言,与不怀好意者的恶毒攻击还是判若云泥。
这个故事其实有前因,有后续,都可单独成篇,为方便大家理解,我先从第二段讲起。
话说这日王镇长在天香楼要宴请一位重要领导,得到交代的财政所长、派出所长和办公室主任不敢怠慢,早早搬了一件酒到了包间。瘦弱的小李主任知道晚上是一场恶战,偷偷吃了解酒药,还不放心,又要了几瓶酸奶劝大家先喝了护护胃。
六点钟,王镇长爽朗的笑声在楼道响起,众人涌出门去迎接,看见王镇长和几个人陪着一位带着金丝眼镜,衣着整洁的儒雅男士走来,大家吃了一惊,认出这位是主管工业交通的张副县长,张县长是省上下派的挂职干部,很有背景来头,做事严谨认真,不苟言笑,是极不好打交道的一位,而且据说张县长因为身体原因,滴酒不沾,上次有个副市长劝酒,他都没有给面子。今晚的气氛看来很难调动起来了。
果然,一见到酒,张县长的脸色就有点不好看,他半开玩笑半揶揄的说,你这个老王,怎么言行不一啊,说好不上酒,怎么故意犯我忌讳啊,说话间,语气已经变得有点严厉。大家面面相觑,气氛变得有点尴尬。却见王镇长嘿嘿一笑,殷勤地搀扶着张县长坐下,"这不",他伸手挠挠头,"安西公路下半年不是要开工吗,今天这些人就是要为县长您冲锋陷阵到一线,为您挖树拔电线杆搞拆迁的,上点酒,是让您激励士气,今天的酒就是军令状,我们喝了就是把这活接下来了,完不成任务我们提头来见"。老王说得慷慨激昂,脸上依旧一副笑嘻嘻的表情,张县长不置可否的哼了一声,脸色稍微好看了一点。
"来,换大杯,县长不喝,但县长强将手下无弱兵,表态酒就不能扭扭捏捏",王镇长蹬鼻子上脸,也不再征询县长意见,径直从小李主任手上夺过酒瓶,咕嘟嘟倒满一个玻璃茶杯,"都一样,一人一个满杯,不许搞特殊",他气势汹汹地喊到。
接着,他又在众目睽睽之下在张县长面前放了一个满杯酒。"县长,佛祖都要受点香火,你就是一闻"。张县长脸上看不出悲喜,也许被这家伙摸准了心思。
"今天,我邀请到我最尊重最敬仰一般人邀请不到的张县长,"王镇长端起酒杯开始致辞,还没喝已经有了几分醉意,"县长是文化人,看不起粗人俗人,但他敬重有担当肯干事的人,今天这杯酒我干了,给县长吃个定心丸,要是修路在安乐镇出什么麻烦,县长你吐到我脸上。来,我带个头,今天谁不喝干这杯谁是狗日的。"说完不等大家反应,举起大杯就咕嘟嘟的灌了下去。
众人见状,都不再做声,虽然喝得呲牙咧嘴,但都勉强干了,张县长脸上阴晴不定,内心似乎难下决断。我没有想到他说出这话,暗骂王镇长的鲁莽狂妄,生怕张县长一怒之下拂袖而去,局面到时难以收拾,但看到老王胸有成竹满不在乎的模样,心中又淡定了不少。
果然,这家伙又来了后手,他撩起裤腿,露出小腿上一道鲜红的伤疤,"县长,我不是表功,这是十多天前征地时被杨村那个二疯子铁锨伤的,医生不让喝酒,但我不怕,不怕二疯子,不怕伤口发炎,我干事能拼命,就怕领导不信任,我们能为您赴汤蹈火,县长您就这么顾及身体,不干上一杯?"
张县长耸然动容,手指搭在杯边难以取舍,老王眼明手快,立即抢过杯子倒了一点出来,递过去道:"县长您少喝点,但必须喝,古人有个话叫闻香下马,这话对当官的不吉利,咱们不做这只闻香不喝酒的事,不但喝还要干,我还期待着您以后当上交通厅长,我跟您把路修遍全省的沟沟坎坎"。
"好,"张县长也是聪明人,就势借坡下驴,"今天我破个处,干了这杯,下面就看你们的了,酒要喝好,事也得干得漂亮"。说完,他一仰脖,把剩下的一大杯酒喝得涓滴不剩,在众人的叫好声中,手里还举着空杯微笑着的,衣冠楚楚的张县长,就目光迷离浑身瘫软地顺着椅子滑倒地板上。
多年以后,每当提及此事,王镇长都摇头微笑,自嘲自己是本色出演,动了真情。
作为亲历者,我知道这件事是有缘起的,不能算阴谋,但有预设,算是一场赌局,赌得是一个10多万农综项目在安乐镇的落户,张县长算是局中人,被政敌阴了一把,如果有兴趣,明天说你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