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文,悟真情
每首诗词,每篇文章都以“情”为载体。我们读诗或每篇文章时,要学会感悟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情感。只有在读中慢慢品尝,感悟,而写作时,才能学会如何能通过语言文字,将自己的情感于字里行间处地流淌出来。
首先,我们通过一些耳熟能详的诗词佳句,在“读”中“悟”,体会诗人们的情感,陶冶我们的情操。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这是杜甫的《赠卫八处士》诗的一部分。这首诗是久别重逢话旧,用家常话娓娓道出沧海桑田,别易会难。诗句表达生动自然,流露一种伤感、感叹、无奈之情。
杜甫生活在社会不稳定的年代,朋友间离散是常态。不过,此诗也实用与当今社会的生活。人生离别不能常相见,经常你起我落。如今的年轻人都喜欢涌向大城市去闯一闯,或谋发展;农民工子弟为了孩子的未来,也纷纷挤进城市,甚至走进异国他乡做苦力,与家乡的亲朋好友,老人妻儿,一年到头聚少离多。这种别离的情怀与当年的有才华,与官府格格不入,常常被贬到边境的诗人们不是很相似吗?读这首诗,我还情不自禁想到2017我们的30年同学聚,部分同学未能磨面。当年一别,大家各奔东西。有的奔波在国内国外各大城市;有的已经离开人世,与我们永别;还有的,即使在同一个城市也未能聚。无奈之情不言而喻,淡淡的忧伤与怅然无法摆脱。虽是读古诗,不仅能悟诗情,境遇相似,自然还会触景生情。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此诗清新超俗。老友备好丰盛饭菜,邀请诗人做客。诗人远远地仿佛看到老友家幽美的村庄,四周绿树环抱,一脉青山在城郭外横斜。与老友浅谈中,诗人推开窗户,面对打谷场和菜圃,与老友共饮美酒,闲话农务。还没分别就盼再聚首,继续品美酒,观赏菊花。此诗用平淡之语,写出平淡之事,表达肺腑真情。恬淡之中见亲切。青山绿水,桑麻,好比人间仙境。没有世俗名利,荣辱得失全如过眼烟云,飘然脑后。普通简单的老友相聚就这样诗意地表现出来,给我们每一个读者,既感受到农家田园的景色之美,意境和幻想的空间美,还体会到人间浓烈、真挚的真情更美好。
杜甫和孟浩然的这两首诗有道不尽的友情、亲情。无论是故人还是老朋友,平时难得相聚,但真情是长留心间的。只要你用心读几遍,这种情感便柔滑地温暖着心窝,激励着你幸福地生活着。
读诗文,悟真情“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这是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此诗“孤帆”倒不是说浩瀚的长江上只有一只帆船,而是突出表达诗人的全部注意力和感情只集中在友人乘坐的那条帆船上。友人的船消失在水天相接之处,诗人仍然久久伫立,似乎是想将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江水,陪随行舟。这种依依惜别之深情,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情与景完全交融在一起,真情含而不露又意味无穷。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首是李白的《赠汪伦》。这首诗有明显的民歌风味。李白游深居山村僻野的桃花潭时,常在村民汪伦家做客。李白生性洒脱不羁,不讲客套,不辞而别后,汪伦回到家赶紧踏歌欢送。可见两个乐天派,友谊多么不拘形迹!
读诗文,悟真情“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这首是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反复读几遍,背下来也就差不多了。此诗不仅写出对王昌龄的恳切思念,还包涵有诚挚的关怀。前两句通过杨花落尽表明时令,以子规凄切动人的啼鸣,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听说王昌龄要经过“五溪”,可见王昌龄被贬之地是个荒无人烟的不毛之地,点明了题意。后两句的抒情,最值得玩味的一词是“愁心”!其中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刻忧虑,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感情份量相当沉重。
读诗文,悟真情以上三首诗,反复读几遍,你细细揣摩必能体会出李白对孟浩然、对汪伦、对王昌龄等友人,友情之深。无尽的绵绵情谊,深深荡漾心房。经常品读诗词佳句,对什么是人间真情一定会有所领悟。
二、下面再看来自文章的片段的阅读体会与情感感悟。
首先读《繁星》一文结尾的几句话。体会作者内心情感的独白。“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这时,我忘记了一切。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抱里了。”这段话道出了作家巴金对浩瀚星空的向往。蕴含作者的童心、童趣,对大自然的热爱,亲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故乡和祖国的依恋;去国怀乡的孤独,及忧思之情。老先生把星空比作母亲,此时此刻完全沉睡在母亲的怀抱里。
在《小英雄雨来》一文中,当雨来遇险时,有这样几个句子:
芦花村里的人听到河沿上响了几枪。老人们含泪说:“雨来是个好孩子,死得可惜!”
“有志不在年高。”
“芦花村的孩子们,雨来的小朋友铁头和三钻几个人,听到枪声都呜呜地哭了。”
作者用这样的文字,叙述了雨来不仅是属于伙伴们的,也属于人民的。表达了相亲、战友们对雨来的爱。
读诗文,悟真情在《少年闰土》一文中,结尾段对友情的记叙也十分感人。
“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须回家去,我急得哭了,他躲在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但终于被父亲带走了。他后来还托他父亲带给我一包贝壳和几支很好看的鸟毛,我也曾送他一两次东西。但从此没有再见面。”
这段结尾,平平淡淡的叙述里没有一个字不透着真情!在鲁迅心中,童年的友情是终身不能忘记的。两颗童心,莫逆之交!
最后,再看出自老舍笔下的《草原》一文,结尾紧扣中心,点明各族人民是亲兄弟。
“饭后,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民族舞蹈。客人们也舞得舞,唱的唱,并且要骑一骑蒙古马。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是啊!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老舍先生抒发的是一种民族之情。中华民族本来就是一个欢乐的大家庭!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与关怀体现了人的素质。在竞争激烈,追名逐利的当下,和谐也是核心价值观的其中一条。不懂感情的人活在世间是悲哀的。我们读诗书,不仅是为了增强文学素养,也要善于体悟文中作者表达的情感,继而在说话或写文章时,也要正确表达出美好的人间真情,那才叫长能耐。
网友评论
撒哈拉读书-您身边的纸质书借阅平台!
微信搜索公众号:撒哈拉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