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那个年代,永远有我不知道的故事,在那个年代,也有我听了会伤心的秘密。
致姥姥的那个年代
姥姥今年90岁,一生有6个子女夭折了3个,其中还有一对是龙凤胎,姥姥自己就是龙凤胎的其中一个,姥爷的爸爸重男轻女,姥姥刚出生就给了姥姥一巴掌。随后打算把姥姥饿死,就把刚出生的姥姥包了块油布,不管不顾。把奶都给姥姥的兄弟喝。但天就是不随人愿。姥姥的兄弟才三天就因为破伤风死了。姥姥能吃上奶了,活了下来。姥姥一辈子只知道自己事腊月出生,哪天也不知道。
当我怀孕时,我希望我怀的是双胞胎或者龙凤胎,姥姥告诉我说,一胎里怀两个,那个营养都不好,没有一胎一个的孩子好。我生出来是男孩,重男轻女的姥姥相当高兴,每次看到我儿子,就说我家儿子是我们家的“门面”,每当我们吃饭,姥姥就会把儿子放在她的大腿上,看着孩子一会笑一下,一会笑一下。
我问姥姥。“姥姥你喜欢男孩还是喜欢女孩?”
本以为姥姥会说话委婉些。可是。。。。。。。
“当然是男孩,女孩有什么用?”
“那我也女孩,你不喜欢我么?”
“喜欢,但是我还是喜欢小小子”
以前在我没有生儿子以前,姥姥绝不会明目张胆的说喜欢男孩,她会说,都喜欢。但是知道我生的是儿子,就完全不遮掩的表示自己一直的偏心眼。虽然她一直住的是两个女儿家,虽然他的儿子对她不管不问。虽然照顾姥姥的一直是妈妈和大姨,但是她还是喜欢男孩。
只有经历过苦难的人,才能说放下和豁达,没有经历过苦难的人,只能叫没有勇气面对生活。
姥姥十二岁就被我的老麻麻(姥姥的妈妈)卖到了姥爷家。老麻麻把四个女儿三个送人,唯独把姥姥给卖了。无论什么时候姥姥说起来,都会怪罪老麻麻“他们三个都没有卖,就把我一个卖了。要饿死,饿死到一块,为啥卖而卖女”
姥姥说,老麻麻卖她那天,就把她领到了姥爷而家里,往屋里一放就走了。姥姥就在姥爷家里天天哭,后来知道哭也没有用。最后也就不哭了。就这样才十二岁的姥姥就在姥爷家里当童养媳。
我不敢不想象,一个小学才毕业大的女孩被自己的妈妈卖到陌生人的家中,是件多么无助的事情,老麻麻这一转身,姥姥就成了比孤儿还惨的人。

在姥爷家。没结婚之前,姥姥就是姥爷家的佣人和长工。姥爷家做的都是小吃的买卖,姥姥每天都要刷东西,择菜,炸东西。繁琐又辛苦。姥姥就这样熬着。
姥姥从来不看《白毛女》因为姥姥看到白毛女冬天在河边打开冰层洗衣服,就会想到自己,姥姥的手变形就是那时候在河边洗衣服,刷碗冻到手指变形。每次姥姥看到类似这样得场景就会站起来上别的屋子转转。姥姥说,她的生活比电视上还辛苦。
有次姥姥说,因为姥爷得妈,不知道什么原因用锅铲子把姥姥得额头打出个大口子,血就哗哗的流,姥姥时真的生气了,和老太太打了起来,全家人都看见了,就当没有看到,让他们厮打,想必时老太太也做了亏心得事情,全家人也不好再管。
还有一次,姥姥干活,干的实在是 太饿了,就把外边卖烧饼得小贩叫道了家里,一口吃吃了四个烧饼,让姥爷家人人家钱。
从姥姥这两件事可以看出姥姥性格中的坚强和韧劲,
姥姥常说,那时候哪吃得饱,不管她吃不饱,所有人都吃不饱。姥姥这辈子最怕得就是没有饭吃,即使有了妈妈,大姨和舅舅,姥姥也总是会把自己得那份给先分出来。好吃得也永远自己先吃,吃了这顿饭,就会留着下顿饭。这样得一位妈妈再众多得母亲中,显得太自私。
姥姥一生不添置家具,没有电视机,没有收音机。他就活在自己的那个年代,永远不出来。
姥姥得人生中对她最重要得事情有两件,
一个是吃,第二个就是经。
姥姥时虔诚得穆斯林,从年轻40多岁就开始每天五次礼拜。在不认识字得情况下啊,姥姥用口述得方式学习了好多经文,她就让会写字得人把阿拉伯经文音译成中文,然后一点一点得背,后来还有很多得年轻人也来向姥姥学习经文。我得童年里,别的孩子看电视听儿歌,我就是背经文,直到现在我依然能够背诵出来大段得经文。
在我小时的记忆里,姥姥总是戴着纯黑得搭头巾,全身得黑色或者全身得白色,穿梭在大街小巷得街道中去买美食。据妈妈告诉我,姥姥是全市第一个带搭头巾得穆斯林,在姥姥得概念中,只要是对自己好,对进天堂有宜她就会毫无理由得做。
姥姥有一个进天堂得保障,那就是她那三个夭折得孩子,因为在经文中,好像有这样得一段描述,是如果有三个无罪得孩子去世,他们得母亲就肯定会进天堂。因为夭折得孩子会在天堂门口等着自己得妈妈。姥姥听说后很开心,因为自己正好早夭了三个孩子。我听了这个理论,实在不能理解。这样得逻辑关系太没有道理了,这又不是集龙珠。干嘛要死三个孩子呢。让我最不能理解得是姥姥,她为什么会因为死三个孩子开心呢?
妈妈说,姥姥家族基因里好像有一些精神疾病得基因,早年间又受了一些刺激,姥姥得有些行为没有办法理解。这也是我姥爷离开她得原因。
说到姥姥不得不说她和姥爷得婚姻,他们两个这又算不算婚姻?过去我想到命苦的姥姥是可怜得童养媳。长大后我又想到姥爷是否满意这桩婚事。在那样得一个遥远的年代,姥爷应该是别无选择,好在姥姥年轻时长得漂亮,皮肤白皙,大眼双眼皮,高鼻梁。反观姥爷,皮肤黑,脸上长着横肉。但是两个人在妈妈小时候就已经分居了。姥爷终生住在单位得房子里。姥姥一直住在那12平米的小屋。
在我得印象中,妈妈每个月都会拿着糕点去看望姥爷,姥爷很喜欢我,就会当着妈妈得面把罐头给我打开,让我吃,还带我去桥头得广场去坐一块钱一次的小汽车。有时候还会坐两次。
但是在我脑海中慈祥的姥爷,年轻的时候却差点把姥姥和大姨给卖了。
听妈妈说,那时候还没有舅舅和妈妈,邻居听到姥爷在和人贩子划价,已经说好价钱,就等天黑把姥姥和大姨带走。
邻居好心,告诉姥姥:“嫂子,一会你家男人带你出去你可千万别出去,他和人贩子已经说好价钱了,要把你卖了,你可千万别出去。”
姥姥虽然没有读过书,但是天生胆量大,她没有像别的女人哭。她听完这话,就直接上街面上,大声的吆喝“他要卖了我,他要把我卖了”
边跑边喊,导致人贩子跑了,姥爷也没有交易成功。
如果姥姥软弱可欺,可能我就再也没有办法坐在电脑前写这个故事了。没有妈妈,没有我,没有这之后的一切。
看,人就是这么的复杂,姥爷一生对我和颜悦色,却对姥姥如此的狠心。
之后又过了几年,姥姥和姥爷彻底的分居了,三个孩子都跟着姥姥,姥姥还和姥爷去了派出所打官司,让姥爷每个月出10块钱的抚养费,就这样,他们分居到姥爷去世。
姥姥即使独自带着三个孩子,也从不掉眼泪。她用过锅盖打锅盔(一种硬馒头)卖。给别人包过粽子,在锅厂翻过铁砂。什么活都干过。即使年老了儿子不孝顺,她也从不放心上。
姥姥有句名言我听着很有道理
“一个树上结的果子还有甜有酸呢,生的孩子也会有孝顺和不孝顺的。”
她的这句话我时常会想起,姥姥的人生才是经历过,看破过。
我有生之年只见过姥姥和姥爷一次同框,一条街道。姥姥坐着,姥爷路过,谁也没有看谁一眼,就这样走过。小时候的我不知道什么叫做人生漠然,我不明白为什么他们之间,一个眼神都是多余。
姥爷临死前,姥姥去寺里看了姥爷一眼。也没说什么,姥姥和姥爷的坟,还是相邻,后辈时希望,他们生不能同塌,死可以同穴。就我感情而言,一个眼神都多余的两个人为什么死后还要面对彼此,太过牵强。但是这个事不归我管,我能做的只是现在多回家看看姥姥,因为她每次打电话都会提到我,虽然她已经糊涂,但是她记得我和我两个孩子。更是因为,姥姥已经90岁,见一面少一面。
姥姥年轻时受过的罪,变成了老了以后的福报。姥姥有自己的养老金 。她成功的成为自己家和姥爷家寿命最长的人。那些曾经指使过她的人都已经长眠于地下。无病无灾的姥姥在人生这条长河中,从容走过。
谢谢姥姥给我上了很长的一堂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