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至于其周围的广大的武陵山区,聚居着数以千万计的土家族苗族儿女,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北纬30度附近的神奇土地上。亘古以来,他们都过着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改革开放前,极少有人离开过这片郁郁葱葱的大地。
秘密其实在于揭开锅盖的时间土豆,今天是他们的主要粮食作物。这种被称作是“洋芋”的地下块茎植物应该是在隋唐以后,随着西域的打通而经长安自汉中过成都平原最后传到武陵山区的。那是一条丝绸之路,也是一条古盐道。
秘密其实在于揭开锅盖的时间洋芋在这里有很多做法。除了生吃以外(您如果愿意,可以尝尝那味道),烧洋芋可能是最早的烹饪方法,其次应该就是煮、蒸、炒、炸、炕等等,而炕洋芋在我看来是相对复杂但最能体现烹饪技术和最能开发出洋芋美味的方法。
炕洋芋绝对不是肯德基麦当劳那炸薯条可以比肩的,虽然,前者的名气大很多。
炕洋芋是一门技术活,没有哪个人能够无师自通,但也没有哪个人专门拜师学艺,这技术来源于口耳相传、潜移默化。
当然,炕洋芋的工具、方法也很多。这里,竖秋介绍的是恩施山民用柴火和铁锅的炕法。
洋芋刮皮后在泡水中备用,否则会氧化变为淡紫色。
这时,就要开始准备点火做饭了。
没有天然气,没有一代光打火机,没有电炉,更没有微波炉和电子打火的时代,点火需要两样东西:火柴和引火柴。火柴是那个时代不要凭票供应的少数商品之一。记得那时的火柴盒子上面印着八个红色的大字“恩施火柴,节约木材。”现在想起来,实在是不明就里。只是,那个时候,火柴都是不敢浪费一根的!
秘密其实在于揭开锅盖的时间引火柴倒是比较多。房前屋后的渣渣草草,干枯的树叶,家里打家具后木匠留下的刨叶子,都可以。
灶洞里放上一把引火柴,划上一两根火柴,引火柴就点燃了。如果是干好的杉树刺,或者划篾剩下的竹片子,还会在灶洞里燃烧出不大的噼噼啪啪的声音,像不怎么响的鞭炮。
这时,架上几根杂木干柴,火很快就得力了。
锅里用刷帚洗净刷干,把洋芋从水桶里捞出来下锅,掺水刚刚漫过洋芋顶层,盖上木板做成的锅盖,只等水开。
这时,主要是保证灶洞里有大火猛煮,所以,随时添柴。至水开大约二十分钟后,洋芋应该刚刚煮过心。揭开锅盖并就着锅盖在锅里竖起来,形成一半洋芋一半水的局面,将大部分水舀出,再将洋芋用锅铲铲成蹋锅的一层,盖上锅盖,就着灶洞里的余烬余温,既把洋芋炕得熟透了,又把洋芋炕出半边锅巴来。只是要注意火一定不能大,否则炕糊了就前功尽弃。
火候掌握得好,偶尔翻动一下洋芋,还可以炕成“二面黄”。及至水汽炕干,洋芋透黄,略带点锅巴,就大功告成。
接下来,一家人,一人一碗的,就着霉豆腐、稀辣椒,或者撒点葱花、胡椒面、辣椒粉之类,或者什么都不要,便可以饱餐一顿!也是美餐一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