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被一篇妈妈的微信文《母子是生死之交》感动了激怒了!
事情发生在北京一所名校,一位小学生去上厕所期间遭遇两位同班同学的欺凌,用厕所垃圾桶将其头部扣住。事发后孩子出现失眠等症状,经诊断为急性应激反应,然后妈妈陪同孩子去学校讨说法,但是遭到其中一欺凌者家长拒绝道歉以及校领导、班主任老师对其“态度粗暴,认为孩子在学校受伤就该学校管,家长不可以有意见”的回复很是愤怒。
对于这件事的真实情况还有待调查,但是作为三个孩子的妈妈我有话说。
这种事情发生在谁身上都会很气愤。就像上次儿子回来神秘地从口袋里掏出一个黑糊糊的小东西对我说:“妈妈,这是妍妍送我的秘密你看。”我接过来仔细一看,是个尖尖长长的红枣核!吃剩的红枣核。我当时有种说不出的气愤,但是看到儿子一脸童真:“妈妈,这是什么呀?”
“是个红枣核,那个小朋友吃完了想让你帮她扔掉”
“才不是呢?她说是送给我的秘密,让我回家再吃,我怕被老师发现就马上放口袋里了”
我无法解释,对于一个三岁我一直带得很小心红枣都是把核拿掉了才给他吃的孩子,他会想不起来这是什么。
回到家我拿出了一个干大枣,当着孩子的面把大枣剥开,把肉肉让他吃了留下核让他去比较,“真的是红枣核”儿子忽然失望极了,站在那一动不动地思考着什么,“宝宝没事,记住别人的东西我们不能再要不管是什么,我们说声谢谢但是我不要!”孩子点点头,我让他玩去了。
我在家长群里发了一条消息:今天锋锋回家拿出一个吃剩的红枣核说是妍妍同学送给他的秘密,让他回家再吃。
其他家长都有回复只有妍妍的家长没有回复,但是一定是看到了。
然后第二天上学前,我让儿子把带了两颗吃剩的橘子核带去给妍妍,说是送给她的,让她回家交给妈妈再吃。儿子照做了。
下午那位家长就主动和我聊起孩子前一天的不应该,但是对我送给她的这个礼物也表现出了她的反感,言语中不赞成我这样做,我问她:“当时我在群里说的时候你怎么不回复呢?现在是不是也挺气愤?我只是要你换位感受一下我当时的感受”。她说“哦,我懂了!”,所以也不生气了,相互还成了朋友,后来她说,回去我就跟孩子说,不能捉弄人,让她也尝尝被人捉弄的滋味!
我家老二是那种在家里很凶在外胆小的孩子。上学期总听她说有个同学爱欺负他,上厕所排队时就喜欢推她。我问她推了几次了,她说很多次了,“告诉老师没?”
“说了,老师批评几句完了,到了下次他又推我。”
我说:“好,今天他如果再推你,你就使了劲的推回去,受伤了,妈妈来治”
“我不敢”孩子弱弱的回答
“不用怕的,老师在那里,记住推了以后,就跑到老师那里告诉老师他推你。”
“好吧,我试试!”
女儿照做了,果然那家伙再也不敢推她了。
也许我的做法有些极端,但我教会了孩子不能怂,你越怂人家就越爱欺负你,必须反击!当然这是幼儿园的事情,如果是小学中学里,我就不会这样处理了,会跟老师,家长,孩子沟通,当面讲事情讲道理,该教育的教育,该道歉的道歉,因为大了,孩子比较听劝也听得进。作为受欺负的一方肯定是希望学校以及欺负方第一时间站出来表态、处理调解,别拖别以为是小事情,别让其更委屈,使事情更一步恶化。
现在的孩子与我们那时不一样了,长辈的教育与溺爱让很多孩子心灵特别脆弱。家长说几句就逃学甚至自杀。记得以前不听话了父母拿着棍子追着打,跪搓衣板什么的,现在的孩子怎么行,但是走进社会有谁会忍着你让着你?
所以从小起该教育的教育, 别以为是个玩笑或者因为孩子还小打闹正常,持这种无恐心态, 只会助长他的无理言行, 接下来完全有可能就是犯罪了。其实关于那个为同学扣上垃圾桶的孩子已经构成侮辱罪行为了,只不过年龄不到十六周岁而已。其家长拒绝道歉,认为是孩子之间的玩笑的话,可以由被欺凌者将屎尿垃圾桶倒扣在欺凌者头上尝下滋味如何?可以已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社会在变,学校要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家庭中也一样,不要认为你的孩子厉害不受欺负就得了的态度,也要教他不能欺负弱小。《母子》一文导言说得好:你不告诉他那是恶,他能把别人逼死,你不告诉他反抗他能被人逼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