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时今日,真是遍地怒火。前不久,武汉砍头案带给人们触目惊心的惨烈印象,还挥之不去。昨天,北京地铁一个17岁男孩就把一名陌生女子掼到地铁门外差点轧掉一条人命。
这个“焦虑时代”,人际纠纷、暴力事件随时都可能发生。比如,我居住的小区附近,一起“杀人掏肠案”,足以让你头皮发麻、魂飞魄散、惊悸好长时间。
北京地铁骂人男:你为何一直羞辱别人?话说回来,活这么大,你真应该感谢老天开眼、死神没来了、诸神不杀之恩。
1
网友上传的视频中,地铁上,17岁男孩狠狠羞辱推销产品的女子,女子欲报警,男孩夺了她手机逼其下车,趁地铁停车,男孩一把将女子掼出了地铁门。
按理说,面对产品推销人员,人们购买也好,拒绝也好,都不会出现过度愤怒的反应,男孩如此歇斯底里地羞辱别人,是突然发疯了吗?事后,他为自己辩解,言之凿凿,狡黠地透出一股轻蔑和傲慢,一切正常。
一个人的情绪,最能透出他的生活状态。专家常用“愤怒剖析档案”来评估人的心理生命体征。视频中的17岁男孩,间歇性情绪爆发,对立性的反抗非亲非故的陌生人,从教育学分析,他肯定长期处于一个暴力的环境中,内心焦灼、压抑、分裂、冲突不断。
男孩成长过程中,接触最多的是父母、朋友、同学、老师,或社会混混。健康家庭的孩子,往往性格平和,有礼貌,成为一个群体的中心人物。这个男孩,肯定长期处于一个家庭暴力的环境。
2
我亲眼见过夫妻俩为了看电视争执得竟然大打出手:
妻子在电视节目前哭得稀里哗啦。
丈夫冷不丁说,你有病吧?不知道电视剧演的是假的啊?哭得跟死人一样,是不是傻啊?
妻子暴怒,你有没有同情心啊?你就是一个冷血动物!不仁不义不考虑我的感受!
丈夫踢了妻子一脚,妻子扑上来抓扯丈夫的脸,三岁儿子蹲在地上大哭。
这种家庭长大的孩子,经常有可辨认的征兆,比如,有暴力倾向或者侵略性,或相反,极端惧怕暴力(性格懦弱)。
视频中,男孩既强悍又懦弱。他惧怕女子报警,就抢夺手机,要挟女子,只要她离开地铁车厢,就还手机。我们可以看出,他原生家庭中,父母也曾经用过类似的手段,抢夺他的手机要挟他完成任务。
家庭暴力,往往成为孩子思考与行为的模式。他们动不动生闷气,血液沸腾,拳头收紧,所以,他们更容易引发校园欺凌或者遭受校园欺凌。
3
欺凌别人或者遭受校园欺凌的孩子,大多存在学习障碍,焦虑症,多动症以及更多意想不到的病症。
视频中,男孩遭受女子质问,他不懂得摆事实讲道理,一味蛮横耍赖,思维混沌,蒙昧抵赖,肯定长期处于学习障碍状态,在学校里,被划为“学渣”。
他得不到重视与认可,所以自尊水平很低。遭到老师或同学批评、评价时,他动不动就会生气,并且对愤怒的控制能力比较低。
归根究底,这是内心很软弱的一个人。
4
愤怒,人类基础的情绪状态之一。我们这些人,谁没有生过气呢?
只要你认真想一下,愤怒时,一股又大又黑的可怕感觉笼罩在你的头顶,就要打住,说NO.
男孩微博名“刘烁佳是个小可爱”,以一种萌宠面貌示人,或许,本性并非十恶不赦。
5
这段北京地铁男孩骂人的视频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还有一个原因,他提到了“北京人”与“外地x”的字眼,戳痛了多少人的心啊!奋斗在北上广,很多外地人苦苦挣扎在拥堵的交通、城中村的租房、昂贵择校费带来的压力中,他们大多是城市中底层的人,身世飘零雨打萍,栖身之所即他乡。
诸如排他性,地理优越感等原因,很多人对进城的另一类社会群体产生强烈的抵触看法,历来如此。
哲学家玛莎·娜斯鲍姆提到,整个历史中,一些特定的令人厌恶的东西——贪婪、卑鄙——被自动地和外来人、同性恋、底层的人联系在一起。
潜意识里,他们会把令人厌恶的东西,直接跟外地人,不被社会喜欢的群体(推销人员)挂钩。厌恶,跟侵略性之类的特质关联,一个人对另一个群体产生了恶劣情绪。
无论如何,希望人们能放下这种偏见,从而摆脱掉所谓的道德厌恶、道德愤怒。
当然,这也只是一小搓人。大多数本地人,心中都是善意。
视频中,我们没有看到陌生女子向男孩推销产品的过程,但是,不得不说,生活中,路上,你碰到推销产品的人员,也会有点不适。前不久,我在车站接朋友,一堆人冷不丁围拢过来,形成逼仄的角落,问我坐不坐黑车,吓得我直哆嗦。
视频中的男孩,可能曾经遭受过痛苦的创伤,压抑到潜意识,面对让他反感的推销人员,就触发了内心的导火索,进行了一场愤怒的宣泄。
有个故事,爸爸挨了老板的批评,下班回家,冲儿子发火,无辜的儿子受了委屈,就去踢猫,猫“吱”一声逃窜了。
就是这个道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