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柴荣与王朴

作者: 阿录0502 | 来源:发表于2023-01-22 09:01 被阅读0次

    五代的后周,三面被别国包围。北面有北汉和契丹,西南是后蜀,东南是南唐。

    柴荣初登皇位,没有郭威的威望,又是个养子。国家怎么走下去,怎样稳固自己的统治?成了他的心病。

    于是他提出两个问题,让群臣献计献策。

    ① 内部如何安定?

    ② 如何扫平割据状态,实现天下一统?

    在众多没有价值的文章中,柴荣发现了一篇奇文,它就是王朴的《平边策》。

    在文章中,王朴建议柴荣先从南方入手,拿下南唐。

    南唐与后周接壤,后周从南唐江北地区入手。得到江北后国力大升,江南也就指日可待。

    南唐平定了,其它吴蜀之地就会投降。然后再去对付北汉和契丹。

    根据王朴的《平边策》,柴荣确定了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战略方向。

    王朴,字文伯,东平(今山东东平)人。

    王朴自幼聪慧警敏、好学擅文。后汉乾祐三年(950年)中状元,担任校书郎。

    入仕后,他依附后汉枢密使杨邠。但杨邠与王章、史弘肇等人有矛盾。

    预感到危险的王朴于是离开后汉朝廷,东归故乡。

    后来李业等人教唆汉隐帝诛杀权臣,杨邠与王章、史弘肇都被杀害,三家宾客也大多被杀,王朴却因早已离开而得以幸免。

    后来郭威即位,命养子柴荣为镇宁军节度使,王朴被授为节度掌书记。

    王朴与柴荣性格极其相似,他很快成了柴荣最重要的左膀右臂。

    每次柴荣出征,都是王朴留守京城,替他震慑后方。

    后周的文武百官对王朴非常钦佩,其中包括后来的开国皇帝赵匡胤。

    据史书记载,赵匡胤取代后周建立宋朝后,一日经过供奉前朝大臣的功臣阁,突然一阵风把阁门吹开。

    赵匡胤向里一望,看见王朴的画像,正冷冷地盯着他。

    赵匡胤吓得急忙整束衣冠,恭恭敬敬地对着王朴的画像行礼。

    随从问:“陛下贵为天子,他只是前朝大臣,为什么对他如此礼遇?”

    赵匡胤指了指身上的龙袍,回答说:“若此人在,朕不得此袍著。”

    可历史似乎要让赵匡胤有做皇帝的机会,正当柴荣全力以赴准备对付契丹时,王朴突然去世了。

    王朴死得毫无征兆。据说:他在巡察河道防务的途中,路过大臣李谷的家,两人交谈正欢,王朴忽然昏倒,再也没有醒来。

    后人推测他是死于脑溢血。王朴死时53岁,真乃天妒英才。

    可以说,柴荣能在前方安心地打仗,全仰仗王朴坐镇后方,安抚百姓,管理朝政。

    说他是柴荣的萧何,柴荣的王猛,都不过分。

    柴荣这样哭他:

    朕与尔名称君臣,实则挚友,朕为尔心,尔为朕臂。心臂如一,天下可知太平。尔奈何舍朕先行,独忍朕了落于世间乎?

    更让人唏嘘的是,王朴去世后3个月,一代明君柴荣也病逝了,年仅38岁,让人扼腕叹息。

    假如王朴不死在柴荣之前,有他辅佐柴宗训,赵匡胤肯定不敢发动陈桥兵变。

    或者假如柴荣多活几年,燕云十六州和契丹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可历史就是这么残酷,它没有假如。

    柴荣与王朴,他们就像璀璨的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让所有的星宿黯然失色,却又转瞬即逝,留给后人无尽的遗憾与追思。

    (资料来源网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历史:柴荣与王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thi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