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创作者联盟想法旅行·在路上
去大城市群名奋斗?你需要三思

去大城市群名奋斗?你需要三思

作者: 71c043c9419c | 来源:发表于2019-05-16 10:20 被阅读39次

文:陈立飞

  有人说,在大城市混不好,大不了回家乡嘛。

  我表示呵呵,开什么玩笑,回不去了好吗。

  千万别天真地认为,当大城市的门逐渐关闭的时候,家乡的大门还永远向你敞开。错了,家乡的门和大城市的门,都是同时关闭的。

  我自己的经验是,有一批人,毕业后在大城市混那么一两年,再回二三线城市或家乡,这些属于及时调头的。但是一般工作三五年的、即使还没有混出来,也一定要苟活的赖在大城市不走了。第一,这几年的时间成本、事业积累和社交圈子已经放在这里了,回到家乡重新开始的成本已经巨大。第二,很多事业的机会就是只有一线城市才有的,资本实力,就是在一线城市聚集,没办法的。在北京工作的人,搬去上海深圳发展是有可能的,甚至在旁边的天津都不会太考虑。回家乡,武功就废了。大城市的生存技能到了小城市施展不开,小城市需要的资源大城市带不回去。所以,家乡人民并不需要你。

  现在市场上特别需要一本大城市生存指南,有哪些技能,能让我们活在大城市,内心不至于总是处在间歇性崩溃的边缘。我提供几个不成熟的小建议。

1. 在大城市,千万别玻璃心

  要知道,自己的喜怒哀乐,对这座城市而言,根本微不足道。城市的本质是流动和动荡的。要接受没有什么是确定,更有没什么是哪家可以掌控的。玻璃心的人,更容易焦虑,更容易没有耐心,更容易情绪失控,更容易吸收大城市带来的负面气质,周围的人流只会让你更加没存在感,城市的灯光会让你迷失的想哭。此时如果还闹个分手,或者爱人离开了你的城市,真是分分秒秒都怀疑自己在这个城市的意义。

  伤感的情歌,都市的背景;情感的话剧,外滩的背影。所有人认识所有人、所有人都是城市的孤儿。

  都是这个套路。

  我现在特别欣赏那些有自嗨和自黑气质的人,这是在大城市生活保持好心态的必备技能,每天的生活,就是一种修行,销隐隐于山,大隐隐于世。

  把城市生活,当作一场修行。反脆弱的能力,很重要。

2. 给自己设一个在这座城市的截止期

  前两天回香港浸会大学,作为学长,在给马上毕业的研究生学弟学妹们做了一场关于职场的交流。被问到关于毕业后留在香港还是回内地的问题,我想我我当年毕业的时候,在毕业酒会️上,也同样面临这个选择。一位老师和我讲了这么一句话:“如果你想留在香港打拼,给自己一个deadline (截止期),不管是一两年或几年、关键要定好目标、不管是薪水还是其它,无论如何,要有个目标和deadline 。能达成、就继续留下来,不能达成,就走。”

  在大城市奋斗和在小地方工作的区别在于,在大城市奋斗的时间窗口是有限的。两个原因,第一,你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过上普通人的生活,光房价一条,就排除一大片;第二,你身边的人素质往往都不差,和优秀的人一起竞争,不进则退。

  而deadline 是你内心的一剂猛药,而不是一碗鸡汤,会要求你随时开启人生的hard(困难)模式。既然 a city never sleep(城市不息),那就a life never stop(生命不止)嘛。免得浑浑噩噩的,日后陷入更加尴尬和焦虑不安境地。

3. 哪有什么胜利,最后拼的都是体力

之前和一位在麦肯锡工作的朋友吃饭的时候,我问她在麦肯锡工作最重要的素质是不是聪明?她说,表面上看是这样,但其实吧,在麦肯锡最重要的是两个字——“结实”。

  做项目的时候日夜颠倒,一周工作超过100个小时。聪明只是进入这个行业的门槛,最后拼的都是体力。”

  职场上看中的是结果,不在乎过程。身体素质不行,演不了苦肉计,得到的不会是同情,而是被替代。

  大家都不是精力无限充沛,激素无限储备的小年轻了,身体也是有quota (限额)的,现在过度了,以后就没有了——省着点用。

去大城市群名奋斗?你需要三思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去大城市群名奋斗?你需要三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tyba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