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岫弄风读三国选择自己写作课连载小说
读三国(9)|襄樊之战中的阴谋论:一桩抢夺粮米的事件引发的血案

读三国(9)|襄樊之战中的阴谋论:一桩抢夺粮米的事件引发的血案

作者: 岫弄风 | 来源:发表于2017-06-22 18:39 被阅读0次

    上一篇《读三国(8)|襄樊之战中的吕蒙、陆逊:他们如何成功地欺骗关羽?》介绍了吕蒙和陆逊用欺骗的计谋使得关羽终于卸下心防,将原本防备东吴的军队尽数调往襄樊战场,露出敞亮、空虚的后背。

    这次我们来说说一个有争议的历史细节。

    图片来自网络

    一、阴谋还是阳谋?

    1.

    我们先来设想三个场景:

    场景一:

    如果一个人之前往你脸上打了几拳,你脾气好,忍了;可是他得寸进尺,继续往你脸上挥了一拳,这下你忍不了,进行了凶狠地回击。把别人打趴下了。这没人说你做得不对,顶多说你出手重了些,理大部分还在你这边。

    事件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发生的:别人打我,我受不了,我反击。

    场景二:

    如果事情不仅仅是表面这样,其实你私底下早就对那个人不满,千方百计引诱那个人来打你,目的只是为了占据道义的制高点,免于舆论的谴责说你先出手打人。

    其实你之前已苦练跆拳道,离最高等级黑带也差不了多少,而那个人还以为你是昔日那个手段稀松的可欺之人,你为了那致命的一击做足了准备,只要他再不识好歹,你就可以有充足的理由出手。而他最后得寸进尺,真的又打了你一拳,结果这是他人生的最后一拳。

    这是阴谋。比如春秋时期著名的郑庄公收拾他的弟弟共叔段,无底线地纵容他,并说出了“多行不义必自毙”的金句,最后弟弟造反,郑庄公带兵成功剿灭;

    还有汉文帝也如出一辙,纵容他的弟弟,导致那个蠢货弟弟最后带着几十辆战车和骑兵就敢造反,以为自己是美国漫威公司漫画中的超级英雄,随便一挥剑就伏尸上万,血溅千丈。

    活在被人宠溺的环境中真好啊!直到你发现原来都是幻觉。

    场景三:

    场景三和场景二发生的事情从外表看起来一模一样,只是解释不同。

    你之前一直没有对打你脸的那个家伙还手,只是因为你知道自己不是他的对手,只能忍着,虽然你苦练跆拳道,但还是没有把握,因为对方更厉害,已经击倒了许多赫赫有名的对手。

    直到他又打了你一拳,你惊喜地发现在他打完之后竟然出现了千载难逢的破绽,或许是他体力不支累了,或许是他的动作中出现了疏漏;你出手了,结果他被打倒了。

    这是阴谋+阳谋,在程度上,阳谋>阴谋。
    阴谋在于你苦练跆拳道,却避免让他知道;阳谋在于你的功夫是真的,是凭借真本事打败了他。人类活动中这样的事情才是常态。

    图片来自网络

    2.

    为什么要说这些呢?因为跟《资治通鉴》记载的一段历史有关:孙权出手突袭关羽的时机问题。

    《资治通鉴》原文的一段记载:羽得于禁等人马数万,粮食乏绝,擅取权湘关米;权闻之,遂发兵袭羽。

    关羽由于降服于禁三万人马,粮食乏绝,擅取孙权湘关地盘的粮米。孙权知道这件事后,因此发兵袭击关羽。

    单看这段文字,符合我们之前所说的场景一

    原文中描黑的这句话是因为我自己在读的时候,心里有一股莫名其妙的别扭。我想了很久,自己也上网搜索了一些回答,但都不是特别满意。后来有一天我想明白了,不舒服的感觉出在史书记载出现了逻辑冲突:

    1.了解这段历史和看过前面文章的朋友会知道,关羽和孙权积怨已久,孙权袭击关羽是精心策划的军事行动,打仗只是早晚的事情;当关羽击败于禁之后,孙权和曹操已经在暗处达成联盟,要一起消灭关羽;孙权不惜为此低头向曹操称藩,相当于张学良向蒋介石做出了东北易帜的举动。

    2.而“权闻之,遂发兵袭羽”这句话感觉像是孙权因为忍无可忍、受到伤害才袭击了关羽。可是照襄樊之战的结果来看孙权这打的不只是一拳而已,而是一套狠辣的组合拳,把关羽命都给结果了。

    《资治通鉴》原文这句话除了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上恰好构成了逻辑关系之外,没有反应出两者之间有价值的信息,反而给读者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因为孙权一边是刻意谋划,精心准备;一边又是被动反击,扮演了受害者的角色,像是这次关羽擅取粮米的举动成为压倒孙权忍耐性的最后一根稻草,长久以来被关羽欺负的孙权终于爆发了。这属于线性思维判断。

    场景一大家一般都不会陷入进去,因为多联系上下原文多读读,就会摆脱这种认识。而不少的人,倾向于场景二,即阴谋论。

    3.

    看过前一篇文章的话,知道陆逊在欺骗关羽的第二封书信中写了这样一段话:

    仆书生疏迟,忝所不堪。喜邻威德,乐自倾尽。虽未合策,犹可怀也。倘明注仰,有以察之。

    有解读者从“喜邻威德,乐自倾尽”这八个字中解读出的意思是:

    陆逊为了麻痹和引诱关羽,暗示孙刘两家是同盟,我们乐意把自己的所有物质资源都“倾尽”,用来支持盟友战斗,而关羽恰好粮食匮乏,因此关羽是被引诱着去夺取了孙权的粮米,结果孙权立刻翻脸不认账,出兵偷袭。

    并且以孙权出兵神速来佐证自己的判断,证明孙权早有预谋,就是要引诱关羽来夺粮,而孙权也早已做好征讨关羽的准备,不然大军出征哪能这样快速。

    乍看之下真是好有道理啊。

    这种阴谋论的解释,问题出在哪呢?

    有三点:

    第一,阴谋论的一大特点就是全天下怎么就您知道呢?你是通过何种可靠的证据和考证得知的?就像《货币战争》的作者宋老师,那么多金融黑幕怎么就您宋老师知道呢?即使古代史书久远,可能隐藏更多的真相,但也不能无来由的乱猜。

    另一大特点就是把所有人的人心想得只有更黑暗,没有最黑暗。

    说关羽手底下的糜芳、傅士仁因为和关羽不和,又因为管着粮草运输,却运粮不力;故意派人去抢孙权的粮食,这两人早就和孙权串通好了,合起来演了出戏。因为后来这两人在孙权攻城时真得投降了孙权,这下真得有点说不清了。

    要知道糜芳是刘备的娘家人,刘备的一个老婆是糜夫人,如果不是关羽平时太过分,瞧不起人,糜芳的忠诚度是没有问题的。照我说主要问题还是在关羽身上。

    照这种逻辑推演下去是无穷无尽的,那我是不是可以说关羽苦心设大局,牺牲自己,失掉荆州,就是为了妨碍刘备称霸天下的大业,让诸葛亮隆中对中所说的,益州、荆州同时出兵北上、成就霸业的设想落空。

    谁让你刘备竟然敢将黄忠这样的老兵列为后将军,让我关羽这个前将军和他并列,太侮辱我了!

    第二,文言文理解有偏差。

    原文中这几句话的含义,结合陆逊整封书信的内容来看,更像是陆逊作为一个后辈向关羽这样的前辈,述说自己的策略和想法:

    意思是我把我心中所学所想全部献给您参考,倾尽我的全部脑力和心力,希望您不要见笑,我知道自己想得很不周全,但如果不说出来岂不是一点忙都无法帮上您了吗?这怎么凸显盟友的友谊呢?这怎么凸显我对美髯公的崇敬呢?因此我只好厚着脸皮跟您谈谈我对战局的看法了。

    倾尽的是自己,而不是物质资源。陆逊他有那个权力吗?就擅自决定用各种物质资源资助关羽?可能会说那是孙权默许的,既然都“乐自倾尽”关羽还用得着抢粮食吗?

    有人又说,东吴已经料定陆逊的谦卑和暗示会使得关羽更加骄傲自大,不要东吴好脸相送的粮食,就是要自己抢;那我觉得关羽就变成了维京海盗的思维逻辑:能流血的就不流汗。或者《冰与火之歌》里葛雷乔伊家族的格言:强取胜于苦耕(we do not sow)。

    对这段历史采取阴谋论角度的,无非就是要抬高关羽的悲情地位,贬义孙权偷袭的卑鄙行为。可是如果按照这样的逻辑推演下去,关羽不但尽被孙权集团玩弄于鼓掌,一举一动都被料定,像是退化成了单细胞动物;最好的情况也是关羽的大脑突然变成了维京海盗的,陆逊暗示要倾尽全力来帮助你,你却不要,非要去抢。

    本来关羽的失败可以用交响乐旋律在大剧院演奏出忧沉的英雄陌路曲,悲伤咏叹调;一如霸王项羽,世人都知道最终走向失败的错误原因主要出在当事人本身,但还是忍不住世人对英雄的感慨和同情。但是照阴谋论的角度,关羽就变成了上不了台面的二流角色。还剩几分令人崇敬的影子?

    第三,关羽的态度。如果有人说那凭什么就信你的解释,你的文言文比我好多少啊?陆逊的书信你就能比我解释得更通透?外子里子全部看透?

    那我们看关羽自己读陆逊第二封信的态度,关羽平时最爱看《左传》或者《春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拿来这两本书读读原文,虐虐自己。那时候没有白话文,陆逊的书信关羽是能看懂的,比我们都懂。

    关羽读完书信的态度是:

    羽览逊书,有谦下自托之意,意大安,无复所嫌。

    这句不难吧,意思是关羽看完书信觉得陆逊谦虚,以自己为下,以关羽为上;并且陆逊还有以后跟着关羽混、把自己托付给关羽的意思,关羽彻底放心了。

    一般来说,当有人雪中送炭时,我们不仅会心安,还会十分高兴;如果陆逊真的暗示关羽可以在东吴的领地上随便取自己想要的东西,粮食匮乏的关羽应该也会十分高兴。但这里没有看到,只是十分放心。

    我个人倾向于场景三,我想了好久,得到的结论是,孙权的阴谋在于自己做好了充足的军事准备,并且想方设法欺骗关羽让他放下防备;但在出兵的时机上完全没有必要搞一套让关羽夺取自己的粮食,然后就有了出兵的借口一事上花费这么大的功夫。

    阴谋和阳谋,说到底其实是一个人分析事情的境界问题,经常对事物持阴谋猜测,阴谋论调,必然内心不光明,气度不大。

    阳谋则是有基本面的强大作为支撑,阴谋诡计只是辅助手段,我们现在做事情要坚持在大方向、大局观上坚持阳谋论调。最简单的,我们现在就是搞了亚投行,就是要搞一带一路,你来制止我们啊?为什么制止不了?

    图片来自网络

    4.

    孙权在粮米被夺之后,刚好发动对关羽的军事袭击有两个原因:

    一是时间上的巧合。因为军事出征要有前期准备,粮草征集,物资储备,军事动员等等。关羽一夺粮,孙权就迅速出动,只是巧合。只能证明孙权确实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已经能够做到随时出征。

    二是孙权发现了极佳的出手机会。我认为这才是关键的原因。因为一个合格的领导者,会被情绪左右,做无利可图的事情吗?

    那孙权、吕蒙、陆逊发现了什么呢?

    由于事件的先后顺序史书记载并不是那么精确,我们就需要自己稍微做些整合判断,下面是一些信息的整合:

    1.关羽降服于禁和他的三万人马后,没有能够立刻收为己用,而是派人押往后方的大本营江陵。

    2.陆逊给关羽写了第二封仰慕信,导致关羽放下防备,准备抽调后方人马赴樊城作战。

    3.吕蒙装病,暗地里在建邺训练士兵,整顿军备,做好出击准备。

    4.樊城曹仁被围困,已到最艰难的时刻,粮食乏绝;而占尽优势的关羽由于新纳于禁降卒三万,也出现粮食乏绝;

    5.关羽派人擅取孙权地盘上湘关的米粮。

    6.孙权知道粮米被抢后,立刻发兵袭击关羽背后。

    7.孙权在开始真正的军事行动前,已经交给了曹操一份书信,阐述自己的军事计划,并请求曹操不要泄露自己的军事计划;按当时的交通条件,这封书信很可能早于孙权的军事行动就发出。

    综合以上信息,我大概是这样的判断的,读者们帮我把把关,看看是否合理:

    (1)曹操和孙权在于禁失败后就暗自互通有无,牵线搭桥。(史书:孙权称藩)

    (2)陆逊之前假装的谦卑使得关羽胆子更大了一步,准备派后方人马赶赴前线,陆逊很可能得到情报人员的汇报,知道关羽的防守部队开始做出征准备,即将露出空虚的后背,陆逊立刻向孙权汇报自己偷袭关羽的军事计划。(史书:逊具启形状,陈其可禽之要)

    (3)孙权、吕蒙等人秘密准备军事动员及部署安排期间,关羽出现了没有军粮的情况,派人夺取了孙权地盘的粮米。(史书:1.权乃露檄召蒙还,阴与图计。2.关羽擅取权湘关米)

    (4)关羽夺取粮米的部队很可能就是准备开赴樊城一线的后备部队,因为从前线再派人来夺取孙权地盘上的粮米,距离太远;而关羽的后方与孙权的地盘是接壤的。刚好抢完粮食一起奔赴前线战斗。(个人推断)

    (5)而押解于禁三万降卒的士兵已经顺利进入关羽大本营江陵。(史书:羽以舟兵尽生虏禁等步骑三万送江陵。)

    (6)押解三万人需要多少士兵?按一个士兵管一百个降卒也要三百人。管十个就需要三千人。等于说,关羽目前在正面战场的部队数量是最少的。(个人推断)

    至此总结四点:

    1.关羽后方的城池守备空虚,不然糜芳、傅士仁怎么那么容易就投降了呢?一旦进攻,整个荆州基本稳稳落入孙权手中。孙权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2.关羽抢粮,证明军队内部情况不容乐观;虽然外人看来关羽正面战场胜利形势已达到八九成,但是孙权从关羽抢粮的举动发现关羽有危机,这时候出征有把握;

    3.抢粮的士兵很可能是正在赶赴襄樊前线的后备部队;孙权可以迅速出击,击杀这部分军队,抢回粮食,同时断了关羽的炊烟;

    4.关羽大本营江陵城有三万降卒,不稳定因素增加,孙权派兵攻破的成功率增加;

    二.后方沦陷

    吕蒙、陆逊以迅雷之势迅速攻破关羽后方一座座城池。
    吕蒙和所率士兵趴伏在商用小船里,穿着商人才穿的白衣,在深夜出发,即刻攻破傅士仁和糜芳所守的城池。留下了白衣渡江的传奇典故。

    陆逊沿长江继续逆流而上,深入推进,将剩下的城市也纳入版图,此时此刻建安二十四年十一月。而一个月前,关羽还威震华夏,势不可挡,流寇、贼寇与关羽遥相呼应,使得曹操苦不堪言,曹操打算迁都避其锋芒。至此倏忽之间关羽失去后方保障,成为孤军。

    离关羽最近的友军,是刘备养子刘封和大将孟达,在攻占不久的上庸和房陵一地驻扎留守,不曾派兵支援。理由是刚刚攻下城池,人心不稳,不能派兵支援。

    不管真实原因是什么,说得好听点关羽是曲高和寡,难听点就是人缘极差。关羽的性格特点是对士兵和老百姓极好,而有身份地位的士人,如果关羽觉得你没本事,恐怕就拿自己的美髯和下巴看你,眼睛则望着天。

    后方大本营将被孙权偷袭的消息,关羽在之前就已经知道了,却犹豫不撤退。
    这个消息关羽是如何得知的?而关羽又为什么不撤退?在襄樊的正面战场上,关羽又和操集团发生了哪些碰撞和值得我们分析解读的事例呢,请大家等待下一篇文章。


    《读三国目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三国(9)|襄樊之战中的阴谋论:一桩抢夺粮米的事件引发的血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uib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