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和输出是两种不同的模式,或者说是互逆的关系。输入是世界到个人,输出是个人到他人。这时,人们就从世界进入了社会,完成了人的社会化。
我们是通过一件一件的事物来完成社会化的,每完成一次“输入过程和输出结果”,我们就完成了一次社会化,增加了一份经历,实现了一次自我提升。下面,我们先从输出结果来看。
输出即展示,既包括有形的可以量化的,也包括无形的不可量化的。前者例如即兴的现场发言,演讲,写成的一篇文章,发表出的论文,甚至是买的一栋房子,一台豪车等等可以实实在在触摸到的东西;后者例如弹的某个古典钢琴曲,说出一口流利的小语种,深度分析某部文学作品,讲解某部高分电影,任何场合都能不卑不亢、优雅得体等等给人表现出来的学识修养,穿衣风格,言谈举止等等难以触摸的东西。
上面这些,你不需要展示它们实现的过程和细节,你不需要告诉别人自己是怎样怎样做的,怎样怎样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的,那不仅得不到同情还可能被轻视。时间是很宝贵的,他人如果在三分钟时间内抓不住你要展示的内涵,很快就失去兴趣了。所以,我们只需要展示最终的结果,把这个结果简洁化就行了。
与展示结果恰恰相反,那些细节性的东西是我们吸收的过程,是我们同化世界的过程。这一过程对我们非常重要,我们需要从细微之处着手,需要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从结构入手,通过结构了解内容,进而通过内容领悟意义。可以这么说,这一过程是自己走过的路,是组成自己生命历程的一部分,是个人独特体验生命的过程,别人无法代替。所以自己需要格外地重视它,而结果就交给别人评说吧。
可能有这样的情况,我们努力了,却没有得到好的结果,或者自己觉得做地不错,但外界反馈平平。这个问题,可以从两方面思考,要么自己努力不够而自我感动,要么反馈对象不合适。前者,需要我们和他人进行横向比较:别人的努力程度是多少。后者需要我们纵向地进行深度思考:如何选择合适的反馈对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