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八斗才人随笔散文人文社科
【刺客传】惊鸿一刺,为己为人?或名或利?

【刺客传】惊鸿一刺,为己为人?或名或利?

作者: 一墨凡尘 | 来源:发表于2018-04-13 06:03 被阅读22次


文/八斗才人

春秋战国时,有五个人,以最直接、最血腥、最雷霆的方式,给后世留一下了一个个模糊的故事,也留下了自己的名字,太史公司马迁专门为他们著书立传,传之后世。

唐代大诗人李白名篇《侠客行》写到: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将这类人的形象,描绘的非常生动,干脆利落,事后又磊落潇洒,让人神往。

明明是杀人的勾当,却能得到这么高的评价,盖因他们做的事,摄人耳目,惊天动地,并且因为他们的“雷霆一刺”,让历史有了新的开篇。

第一位:将军刺客曹沫

图片来自网络

曹沫,鲁国人,因为力气大,勇敢,正好投了当时鲁国君主鲁庄公的喜好,做了鲁国的将军。不知是幸运,还是他作为五人当中唯一一位将军,曹沫是这五个人当中,唯一一个干成事后,而没有身死的人。

故事是这样的,当时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春秋第一任霸主齐桓公,自恃国力强盛,左有良相管仲,右有良将王子城父,于是屡次侵犯临近的老牌诸侯国鲁国,鲁国派曹沫领兵抗战,可曹沫虽然勇猛,毕竟谋略稍逊齐国君臣一筹。

多次领兵,每次都打输了,于是只好割地求和,齐桓公为了招显大国气象,在柯这个地方设坛约鲁君会盟。齐桓公带着他的文武百官,亲兵仪仗,浩浩荡荡,一派霸主威严。

鲁庄公也带着曹沫和一班文武,来到会盟地。

会盟开始后,齐桓公整理一下仪容,龙行虎步地走上会盟高坛,鲁庄公在一旁作陪。正是庄严时刻,曹沫瞧准时机,拔出藏在衣袖中的匕首,三两步跨上高坛,一把揪住齐桓公,齐桓公左右一班随从被曹沫气势所摄,不敢动。忙问他想干什么?曹沫说:“齐强鲁弱,齐国做为大国,老是欺凌我们,现在已经到了鲁国城墙倒塌都会压到齐国边界的地步,你们齐国必须归还我们鲁国的城池。”

齐桓公命悬一线,没办法,只好答应归还之前侵占的鲁地。曹沫见齐桓公当面答应归还侵占的城池,便丢到匕首,放开齐桓公回到群臣当中,一副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

最后,齐桓公碍于齐国信誉,只好归还侵占之地。

于戒备森严的会盟大典上,只身一人一匕首,劫持当今第一霸主,逼迫其归还侵占之地,完事后,回到原来的位置,面不改色,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这份勇气和从容,非一般人所能做到,不愧是刺客的鼻祖。

可以说,曹沫的行为,除了为国家要回被侵占的土地外,他的行动也为他挽回了形象和名声,作为一个屡战屡败,丢师丧地的将军形象,本已经在人们心中定性,但是他在会盟上的大胆举动,一举又为他树立了勇敢、机智的高大形象,最后又名利双收。

在此,曹沫也体现了对国家的忠诚,和对赏识他的鲁庄公的忠心。

索隐述赞:“曹沫盟柯,返鲁侵地。

相关文章

  • 【刺客传】惊鸿一刺,为己为人?或名或利?

    文/八斗才人 春秋战国时,有五个人,以最直接、最血腥、最雷霆的方式,给后世留一下了一个个模糊的故事,也留下了自己的...

  • 生鱼片或名刺身

    在风浪里 颠簸尽一生的疲惫 任一叶渔舟 渡你西行 那些高傲的骨骼 曾刺破颤抖的心音 象拐棍一样 支撑着傲慢的尾骨 ...

  • 《原君》黄宗羲

    【原文】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1),有公害而莫或除之。有人者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

  • 人之初

    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有人者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

  • 普劝戒杀放生文

    莲池大师 人人爱命,物物贪生。何得杀彼形躯,充己口食?或利刃剖腹,或尖刀刺心,或剥皮刮鳞,或断喉劈壳,或滚汤活煮鳖...

  • 遂和逐。 只两点之差。 浮华盛世,人人都是追逐者。或名,或利,或自由,或奔放,或自我,或排它。 你呢,...

  • 利或励

    天下大事,始于小事。天下难事,始于易事。故成,必微起。始易,忌心高眼低。欲为诸佛龙象,先做众生牛马 成也,苦也,累...

  • 何为书

    何为书 书”者为“以文载道,传理与人,传念与评,或好或坏,或真或假的“册”即为《书》。 有言形容作家”...

  • 爱人先爱己

    世上没有那么多要你为之劳心伤神的人或事,爱己者方能为人所爱。 人活的,是一种心态。与其纠结于各种与自己无关的人或事...

  • 鱼儿口水诗词乐

    鱼儿以为,诗为生活而歌,或苦或乐,诗为人欲而歌,或对或错,诗为人性而作或善或恶,诗为众生而作为心灵而作为灵魂而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刺客传】惊鸿一刺,为己为人?或名或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upq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