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麦基在《故事》中说故事是由激励事件,进展纠葛,危机,高潮,结局组成的设计。
1
激励事件是故事的导火索。特点是激励事件必须彻底打破主人公生活中各种力量的平衡。在主人公的内心激发起一个自觉或者不自觉的欲望,意欲恢复平衡。从而走上了一条追寻欲望对象的求索之路。
激励事件的设计有两种方式,要么出于巧合,要么出于决定。
主情节的激励事件必须让观众亲身经历。这样可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引导观众进入情境思考后续剧情,让他们对结局产生预期。
激励事件的质量必须与世界、人物及类型密切相关。事件一旦构思完成,作者必须讲精力集中于它的功能。
2
进展纠葛从激励事件一直横跨到最后一幕,在此过程中,作者不断为人物的生活制造磨难。而主人公在冲突中,必然要跟那些阻碍力量迎面杠上。
故事进展有几个层级,最小的单位是节拍。动作与反应构成节拍。N组节拍的不断递进构成场景。N组场景的不断递进构成序列。N组序列的不断递进构成幕。而至少三幕可以构成故事。
故事进展过程,作者需要铺设伏笔,然后出其不意地揭晓,引得读者产生好奇心,一直读下去。
作者将主人公的选择置于不可调和的两善取其一或者两恶取其轻的两难之中。由此而引发的情感最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创作完后要主动对场景进行分析,砍掉不必要的场景或者没有进展的场景。
场景分析分为五步:
第一步,确定冲突。
第二步,标注开篇价值。
第三步,将场景拆解为节拍。
第四步,标注开篇价值并比较结尾价值。
第五步,审察节拍并定位转折点。
3
危机是指主人公进入了真正的两难之境,在千钧一发的时刻,主人公做出的决定的可能后果,如果错误,会永远失去想要的东西,如果正确则能如愿以偿。
这一选择能让读者对主人公的深层性格和人性表达有最深刻的认识。
4
高潮必须充满意义。旨在意生情。
意义,从正面到负面,或者从负面到正面,或者有反讽和无反讽的价值剧变——当价值处于最大负荷时所发生的绝对而不可逆转的价值摇摆。
这种意义的变化,便可以打动观众的心,赢得他们情感的共鸣。
5
故事结局的关键是给予观众他们想要的东西,但是不是通过他们所期望的方式。
结局是高潮之后所残留的材料,有三个用途。
①表达对读者的尊重。
如果故事在高潮处戛然而止,读者很难适应。有一个延伸的结局,能缓解这种不适感,使他们在紧张的高潮情节中有时间平缓情绪,回味故事。
② 交代一些次情节,不让读者心中留下遗憾。
③ 展示高潮效果的影响所及。比如展示高潮情节,对许多配角人物生活的影响。
完成了以上五个部分的设计,一个完整的故事轮廓就显露出来了。但是想创作出优秀的故事,还得花功夫雕琢。艺术家的道路从来都是任重道远的,而且只有他们自己在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