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阅读的内容是:《致青年教师》第一辑第四篇—第九篇。
因为昨天安排不合理,第四篇应该在昨天一起读的,因为有同样的关联。
《你的学生为什么没有气度》一文中,讲到主要是因为教师,如果教师凡事要争,那么他的学生也会学这样,那么在和别人交流沟通中就会有障碍,变得小气巴巴,没有出息。这与昨天读的《做个有胸襟的教师》《我们要有什么样的志趣》《就让你的眼泪流出来》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教师影响着学生。读完时,我也在问自己:自己是否是个大气的人?
人在幼儿至22岁之前(应该大部分都这样吧)成年前这段时间,和老师接触的时间很多吧,这就和一个成语一样:耳濡目染。什么样的教师会教出什么样的学生。所以,我在日常教学中,也要做一个大度的人,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学生负责。

当一个人珍视自己的专业时,那么他就会获得很多乐趣,不只是本职业的乐趣,也有生活的乐趣。特别对我们教师而言,要比学生更善于学习,要严格、持续地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我们不能做要求学生读书而自己不读书的老师,而是要做永不熄灭且不断充电的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既要不断研读心理学、教育学,也要不断读本职业相关的书籍,更要读其他对于能提高个人素养的各类书籍!

每个学期我们都有要求听课几节,上公开课几节。我们在去听课的时候,不要抱着去点评、说三道四的态度去,而是要端正态度:我们是去学习、取长补短的,是去欣赏别人的。只要你的教学特点你的学生适应,那么就没什么好说的。在自己上公开课时,也不要抱着这节课很重要,是唯一的这种心态。因为我们往后还要上很多节课。在课堂上,要关注学生,启发学生。


教师总要评很多头衔,很多人也会争着去评,因为可能关乎工资,可能会引来同行的羡慕,可能自己的虚荣心得到了满足。但如果为了这些所谓的头衔而本末倒置,那就很可笑了。我们在教学中,如果整天都在想着怎样才能评级,那么就太累了,那么你还会快乐吗?教师本来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之师”,只要能教出对自己负责,对社会有用的学生,那不比你为了评职称花费多少时间、人脉、甚至尊严还要快乐吗?不可否认,以后的我可能会有上评职称的道路,因为这是社会现状。但是我不会为了职称而把自己弄得不快乐,我也不会为了职称问题忽略学生。


当看到《不是活泼,是缺乏教养》一文时,我脑海中想起的是给学校的孩子送东西顺便去看孩子而把高跟鞋脱了走到教室后门偷看孩子的那位母亲。你有教养的样子真美!但是现实中,有多少人是没有教养的?就如文中说的那几位老师不仅迟到,而且其中有些老师毫无顾忌。这只是“冰山一角”。我们很早就接受了这种教育:要守时,不在公众场合喧哗,不妨碍别人……但我们看到的多数是没有教养,常常缺乏对人起码的尊重!作为老师,我想了这半年来,自己是否在学生面前有过粗俗的行为,好像没有,最多就是生气的时候会大声说话,会训人。但是我私底下可能会有一些粗俗的行为,比如骂人。那么,为了我们的学生,孩子,我们需要有教养。我们教育者自己要有文明素养,那么他的学生就不会粗俗。


我们也许会因为家长的赞美而开心,这很正常,因为这是对我们的工作的肯定。但如果我们为了学生和家长的赞美而向别人炫耀,那你本身的定位就已经错了。我们教师担负的是教育使命,我们是“传道授业解惑”之“师”,不应牺牲自己的尊严去取悦学生和家长,不可利用学生和家长作为讨价还价的筹码。教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尊重文化和文明,尊重教育、教师、所有的劳动者,获得教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我们也没有必要去战胜谁,因为教育不是体育比赛,我们只需要去培养。


读了这几篇文章,感触多多。一个好的教师才会培养多好的学生,这是无疑的。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该不断思考,怎么才能成为以为好老师!(在此文中附上我今天画的一些画,虽然不相关,但是心情会美美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