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季氏篇16-5.6

作者: 老彭有话 | 来源:发表于2019-02-11 07:47 被阅读25次

 16.5[传统为16.7]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三件事要戒备:年少的时候,血气未定,要戒色;到了壮年,血气方刚,戒斗;年纪大了,血气衰弱了,凡事戒贪。

【老彭有话】简单说就是人要“戒色、戒急、戒贪”。

上一章讲人与人相处时的注意,本章则是提醒“君子”自省。


16.6[传统为16.8]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①,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三怕:怕天命、怕官员、怕舆论。小人则什么也不怕,他不懂天命也就不怕天命,藐视官员,破坏道德观念。

【老彭有话】“天命不可违”,君子抗不过天,所以怕天命。“大人”位高权重的人都是大人,因为君子要入衙办事、听差做官,因此也是君子一怕。“圣人之言”是“清规戒律”,是“道德文章”。虽然没有实质作用,但足以制“君子”于“死地”。是为君子之又一“怕”。

但普通百姓不同,他什么都不懂,所以什么也不怕。官衙的喽罗们常常触犯他们,所以他们对这些人不尊敬。对于那些不利于他们生存的“清规戒律”,他们也会发出一些抱怨,有时也敢于“篡改”。

在固守上代“礼制”的孔子眼里,百姓的一些变化是为“恶”。但在社会发展中、在改革的路途中,却往往是“小人”在先。

【注释】①大人,社会中间层次人士。在孔子的眼里,有道德高尚的人是“圣人”,普通百姓为“小人”。

相关文章

  • 论语·季氏篇16-5.6

    16.5[传统为16.7]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

  • 《论语》季氏篇第十六14章

    2022年7月20日 酷暑 《论语》季氏篇.第一章 【原文】 季氏将伐颛臾①。冉有、季路见于孔子②,曰:“季氏将有...

  • 论语 · 季氏篇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 《论语·季氏篇》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

  • 《论语》季氏篇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同正直、诚信、见闻广博的...

  • 论语季氏篇

    第八节:做事心存敬畏才有底线 原文: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

  • 论语季氏篇

    第七节:人生需要学会对抗心魔。 原文: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

  • 论语季氏篇

    第一节:团队发展的前提是内部稳定。 原文: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

  • 论语季氏篇

    第十一节;努力做事才能发挥作用。 原文: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人矣。隐居以求其志,...

  • 论语季氏篇

    第六节:发表意见要重视方式方法。 原文:孔子曰:“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季氏篇16-5.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vpf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