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天命

作者: 蕉下客deer | 来源:发表于2024-02-20 17:16 被阅读0次

    2月21日,周三,雨,4-15度

    知天命

    我以前写孔子生平,是以《论语》里提供的孔子年谱作为时间线索写的。此年谱可见《论语·为政》2.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的精要概括,用年岁来描述个体成熟的不同阶段及状态。这段话中的几个名词如不惑、知天命、耳顺、从心所欲不逾矩等等,就成了破解孔子内心世界的密码。这几个词的涵义似乎又是活的,如同种在我们心田上的一根树苗,随着读者悟性的生长而生长。

    数年前写孔子,将“知天命”解读为知晓所肩负的天赋使命——他是上天选中的人,带着拯救世界的使命降临人世。孔子三十几岁时,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想求得国君和贵族的赏识,谋得一官半职,建功立业。他在鲁国时,鲁昭公十分器重他。儿子出生,昭公送来一条大鲤鱼,孔子感激地给儿子取名为伯鲤。孔子当时可算是鲁国最负盛名的青年才俊。昭公派他到周朝问礼老子。外使来访,也召孔子接洽对谈,给他施展才学的机会,也丰富其见闻,并让他声名远扬。昭公对孔子是有机遇之恩的。本来孔子前途光明,可惜昭公在国内政治斗争中,被鲁国“三桓”(贵族)驱逐出国,孔子也追随他去了齐国。

    齐景公对孔子的治国理念也大为赞赏,一度想给他加官封地,却受到齐国贵族的排挤与反对。孟子说孔子离开齐国“接淅而行”,淘米篮的水还没沥干就匆忙上路了,有可能是遭遇凶险,而慌忙逃命。

    孔子逃回鲁国大约三十八九岁,这些年宦海沉浮,令他看透了政治黑暗,尤其是鲁国当时国君流亡在外,国器被“三桓”(卿大夫)篡夺。后“三桓”的家臣又控制“三桓”,执掌国命。朝政礼崩乐坏,他不愿同流合污。宁可做一介布衣,开设杏坛,培育人才。“不惑”即指淡泊功名,洁身自好,不受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诱惑。

    可孔子在五十岁时突然又炽烈地想得到当权者的重用,甚至是公山不狃这样的叛臣递来的橄榄枝,他都跃跃欲试。这又是为何呢?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孔子经过十几年的潜心向学,学问益发广博深粹。他认为既然老天让他掌握了周朝的礼乐斯文,那他就得担负起传播此斯文,并以此匡扶天下的使命。而不仅是在小小杏坛上,影响有限的几个学生。所以,他第二次出山是出于强烈的使命感,这就是“知天命”的含义。

    最近读曾国藩日记家书,受曾国藩言论的启发,我发现对“知天命”的理解有误。“知天命”是指洞彻天命的不可知、不可控。世事的成败,天命居半,人力居半。许多时候,我们尽心尽责、竭尽所能去做一件事,对一个人好,可结果并不能如我们所愿。因为我们所能决定的只是自己尽力的部分,而另一半天命的部分是不由人力所左右的。徜若因天命难测,而放弃主动作为,那人生岂不陷入被动。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君子是能积极主动掌控自己人生的人。其掌控的方式就是勇敢地去做自己想做、能做、应该做的事,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将人力所能决定的50%部分做到极致,即使结果不成功,也不后悔,人生因此而无憾。凡是自己能决定的事,哪怕只有1%的胜算机会,也要尽力而为。倘若因黑暗势力过于强大而裹足不前,那就连1%希望都失去了。孔子深知凭借一介草民的微力,无法撼动积重难返的时代颓局。可他还是要勇敢地站出来,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所谓“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也。“知天命”,能让人放下患得患失的利害之心,从受限的人生中解放出来,从容淡定地走自己的路。

    孟子云:“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求在我者”,人力也。“求在外者”,天命也。人生该追求什么?圣哲早有明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知天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vwb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