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林悟道《韩非子-八经之听法》第五十章 严赏罚
红林悟道《韩非子-八经之听法》上一章韩非子告诉君主如果臣民都能“尊爵重禄”,则国治。这一点与韩非子的“重生轻死”思想是一脉相承。臣民重视君主的“赏”,说明他们接受并承认现在的国家治理体系与社会价值理念,臣民的思想统一在君主的意志之下,臣子的行为自觉接受君主的管理,这很重要。
君主最讨厌的就是厌世嫉俗,逃避现实,归隐山林自称贤人的人,这种人身虽在山林,心却在朝野,妄意朝纲君意,图谋不轨。真正圣贤是大隐隐于朝,心怀家国,抱负天下,为国为君为民的人,身在世俗,心可以向往山林,但思想要落地,身体不会撒谎是最诚实的,人活着就要有必需的生活资料与精神需求,做为臣子俸禄能让自己获得生活资料与财富,爵位能让自己获得社会地位与家族声望。
其实,抛开所谓的西方“封建”论调,用中国人自己的传统思想来看,当下的我们那个不是在“尊爵重禄”的思想下活着,并为此而努力奋斗。也正是五千年“重生轻死”的理念教育,让我们面对每一次的集体性灾难时都能万众一心,共克时艰。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中国人民自觉戴口罩居家隔离,本质上来讲就是“重生轻死”理念的体现。中国人认为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社会治理体系中的社会资源与财富的分配制度最为重要,是社会发展与稳定的基础。在韩非子看来君主依法赏罚就是最佳的分配制度,只有这样才能让全国臣民在律法的框架内的积极建功立业,尽量减少不劳而获式的不公平。理顺了社会资源与财富的分配制度,臣民按制而为,国家自然就能治理好。
臣民有了“尊爵重禄”价值理念,就要看君主怎么赏罚,是依法而为,还是按自己的喜好而为。韩非子认为“刑之烦也,名之缪也,赏誉不当则民疑,民之重名与其重赏也均。”意思是:刑罚烦乱,赐名有误,奖赏和赞扬不当,就会使臣民怀疑,因为臣民对赞扬和赏赐同样重视。
如果君主息法,刑罚就会混乱,赏赐的依据就会产生错误,甚至是赏罚无名,随意赏罚,结果就是赏誉不当,臣民就会怀疑赏罚的公正公平性,这种怀疑不止于赏罚之事,而是怀疑国家律法的权威,怀疑君主的治国之能,甚至怀疑当政者的行政合理性,是不是在替天行道。所以说,当政者不要小看自己的小恶,也不要小看民众的怀疑。怀疑是科学的精神,科学最讲合理性。
赏罚不明的恶果显然易见,它破坏了社会的公正公平,摧毁了朝廷行政的合法性,损害了君主的权威,打击了臣民的积极性与公民性。为了保证赏罚的公正性与权威性,韩非子认为“赏者有诽焉,不足以劝;罚者有誉焉,不足以禁。”意思是:对受赏的人有所非议,就不能达到鼓励他人立功的目的;对受罚的人有所赞扬,就不能禁止奸邪。
韩非子的意思很明确,君主对有非议的人奖赏,又怎么能去鼓励他人立功呢?立不立功都能获得奖赏,为什么要立功。人都是有堕性,为什么叫物竞天择,没有自然界的竞争与淘汰,那有今天的我们,如果狮子不奔跑那来的羚羊吃,如果羚羊不跑的更快那能活下来。如果君主对犯法受罚的人进行赞扬,社会上的邪恶就禁止不了,因为犯不犯法都没有事,犯了法反而还能得到君主的赞扬,不如去犯法好了。赏诽罚誉,这已经不是赏罚不明了,而是颠倒黑白,正邪不分了。也许,国无贤士,邪恶不止,就是这个原因吧。
【刑之烦也,名之缪也,赏誉不当则民疑,民之重名与其重赏也均。赏者有诽焉,不足以劝;罚者有誉焉,不足以禁。】
赏罚分明,是君主贤明的体现,是君权公正的体现。君权代表着社会权力与国家形象,君权公正,国家就公正,社会就和谐,民众自然遵法守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