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到祭文,我们就会想到欧阳修的《祭石曼卿文》,写得低回凄咽,悲怆冷寂。
石曼卿,名延年,河南商丘人,是欧阳修的好友。石曼卿好侠仗义,能文能武,当世有“天下奇才”之誉。然一生不得志,不为世用,遂自放于酒,于庆历元年郁郁而终,终年48岁。
这篇祭文,是欧阳修在他死了二十六年后写的,并遣使致祭。此外,欧阳修还写了《哭曼卿》、《石曼卿墓表》,足见生前彼此过从之密,友谊之深。
斯文三呼曼卿,情真意切,低回凄咽。一呼曼卿,赞其声名不朽,必传后世!二呼曼卿,颂其仪表人品之出类拔萃,然不为世用;三呼曼卿,又归结到生前友情,直抒自己对死者的怀念。如此一咏三叹,对其生前不遇,死后寂寞的痛惜之情,三呼之下,已不能掩其怀念和悲怆的情调,这既是对死者的宽慰,又是自叹自慰。
一呼曼卿,“生而为英,死面为灵”,后世之名,卓然不朽!劈首翻起,最为出色,有悬岩万仞之陡峻。古人说,“文章高下,一起便见”,显其起笔之不凡。
接着,二呼曼卿,“吾不见子久矣,犹能仿佛子之乎生”,“轩昂磊落、突兀峥嵘”,如金玉之不朽,似长松之千尺,若灵芝之九茎!读来如感地火运行,江涛拍岸,把怀念崇敬的感情推向了高潮。然后以委婉的笔调转的描叙曼卿墓地的凄凉:“奈何荒烟野蔓,荆棘纵横,风凄露下,走磷飞壶?”句句写景,字字生情,真是一字一泪,深痛切之情溢于字里行间!
三呼曼卿之后的“悲凉凄怆,不觉临风而陨涕”的沉痛悲哀情调,使祭文的内容与作者的感情相和统一,更显得“情与气偕”。
全文以情驭笔,一气呵成,不假修饰,却又得结构之妙。通篇先放后收,先开后合,思路畅达,语势贯通;娓娓写来,低昂顿挫,一往情深!也正如苏洵所说:“气尽语极,急言竭论,而容与闲易,无艰难劳苦之态。”说得极是!尤其是描叙想象中的墓地凄凉的几句,更是千古绝语,令人回肠荡气!正如王安石所说:“其清音幽韵,凄如飘风急雨之骤至;其雄辞宏辩,快如轻车骏马之奔驰。”欧阳修语言上的这种特色,在本篇中也充分体现出来了。
欧阳修《祭石曼卿文》赏析附:
祭石曼卿文
宋.欧阳修
维治平四年七月日,具官欧阳修,谨遣尚书都省令史李敭,至于太清,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亡友曼卿之墓下,而吊之以文。曰:
呜呼曼卿!生而为英,死而为灵。其同乎万物生死,而复归于无物者,暂聚之形;不与万物共尽,而卓然其不配者,后世之名。此自古圣贤,莫不皆然,而著在简册者,昭如日星。
呜呼曼卿!吾不见子久矣,犹能仿佛子之平生。其轩昂磊落,突兀峥嵘而埋藏于地下者,意其不化为朽壤,而为金玉之精。不然,生长松之千尺,产灵芝而九茎。奈何荒烟野蔓,荆棘纵横;风凄露下,走磷飞萤!但见牧童樵叟,歌吟上下,与夫惊禽骇兽,悲鸣踯躅而咿嘤。今固如此,更千秋而万岁兮,安知其不穴藏孤貉与鼯鼪?此自古圣贤亦皆然兮,独不见夫累累乎旷野与荒城!
呜呼曼卿!盛衰之理,吾固知其如此,而感念畴昔,悲凉凄怆,不觉临风而陨涕者,有愧乎太上之忘情。尚飨!
欧阳修《祭石曼卿文》赏析 欧阳修《祭石曼卿文》赏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