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商君书》有感

作者: 乐道_a525 | 来源:发表于2018-05-15 09:33 被阅读512次
读《商君书》有感

《商君书》乃中国法家代表作品由战国时期商鞅所著,他本姓公孙因被封于商故号商君。他对中国文化政治的影响不可谓不深远,自秦国用商鞅变法迅速从六国脱颖而出终一统天下,商鞅虽遭车裂但其法完整保留下来成为秦立国之基,也是秦帝国之后历代帝王治国理政之术。

读《商君书》有感

谭嗣同在其《仁学》中有云“两千年之学皆荀学也,两千年之政秦政也”毛泽东在他那首著名的《读封建论》(呈郭老)也说道“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作为一个中国人了解一点法家是很有必要的。法家讲究法术势是先秦诸子中最为功利的一家,商鞅重法,申不害重术,慎道重势,韩非集大成。《商君书》就是商鞅重法思想的反映,通过阅读你也能看到历朝历代统治者的统治方法,他们明着是按照儒家仁义礼智暗地里搞的却是法家“两面三刀”(借用易中天先生观点,“两面”为赏罚,“三刀”为法术势),也被称为“儒表法里”。

读《商君书》有感

全书共26章,《壹言》《弱民》感触颇多试析之。

《壹言》中写道“国务壹,则民应用。”“夫圣人之立法化俗,而使民朝夕从事于农业,不可不知也。”“治国能抟民力而壹民务者,强;能事本而禁末者,富”,这里商鞅给秦孝公提出了国家若想要富强,没有什么巧的就是做好一件事让老百姓安安心心种田多产粮食,不要发展商业并且抑制商业发展。这就是中国历代奉行“重农抑商”政策之滥觞。因为以农为本可以多产粮食打仗最重要的就是粮草,秦国兼并天下将来治理天下都离不开武功,重农就提供了保障。再者,商业需要流动不利于管理统治,因此必须打击,农业却可以将百姓牢牢圈在土地上如圈养的牛马,在上者可以高枕无忧。所以秦帝国虽二世而亡但这套重农抑商的法家思想却沿用了两千多年。

读《商君书》有感

再说说《弱民》,“民弱国强,国强民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利出一孔,则国多物;出十孔,则国少物。守一者治,守十者乱。“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民有私荣,则贱列卑官;富则轻赏。”读了这篇《弱民》很多对中国为什么没有藏富于民的传统你基本有了答案。商鞅在这里将民跟国对立起来,其实这里国更多指君主,他谆谆告诫君主要想管理好百姓治理好国家,最重要的就是“弱民”——“有道之国,务在弱民”“民强国弱,国弱民强”他认为百姓和君王的力量是此消彼长,要想维持君王的统治就必须打压百姓的力量不能让他们有过多的空间。

读《商君书》有感

他看到想要最大程度的弱民就是让百姓贫穷“贫则重赏”因为他们贫所以会看重君王的赏赐,还要让他们都很卑贱永远处于社会的弱势群体这样就要不断的依靠你这位高高在上的君王,因为他们所有的一切财富地位都需要仰仗你和你任命的官员,“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而要做到这些,核心就是必须掌握国家的各种产生财富的资源,所有最赚钱的行当都必须掌握在国家手里,这样他们想发家致富基本是做白日梦。断了百姓这个念想他们才能老老实实的去当农民,因为经商比种田利润高而且来钱快,中国人也不傻谁愿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在地里刨食。这个“弱民”的办法也是配合了前面的“重农抑商”。更重要的是将所有资源掌握在君王手里,百姓就无法实现财务自由就无法形成中产阶级那永远无法构成形成一股威胁君主的社会力量哪怕让你们结社也无济于事。

读《商君书》有感

这也是中国为什么两千多年商品经济发展不起来,也无法形成一股制衡君王的社会力量,在源头上就被商鞅堵上了。这就是他的厉害之处,他很早就看到了财产权对民众的重要作用,亚里士多德也看到了在他的《政治学》中有谈及,这是他作为古希腊伟大智者的洞见。“利出一孔”的成语也出自这篇著名的《弱民》,这也成为历朝历代统治者追求国富民贫的原因,国家主义“与民争利”的思想从汉武帝盐铁官营到晚明中国帝制时代最后一次有影响力的张居正变法,都可以清楚看到。这种思想除了君王有攫取巨额财富的冲动,很大程度还是受到商鞅这位老师的启蒙看到了“弱民”是何等重要。

读《商君书》有感

看到这些我不得不惊叹于法家的深刻,要知道这是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法家的商鞅居然就已经明白了财富不仅仅是一堆金银,它还对国家治理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看到了财务自由经济独立的群体会从根本上动摇君主专制。在两千多前的中国居然就已经发展出如此成熟的关于如何驾驭百姓的政治哲学,不得不让你对法家的深刻肃然起敬甚至毛骨悚然。法家是先秦诸子里比较深刻的一家,不仅体现在对国家治理上还在对人性的认识上,他们是那个时代就认识到人性里有恶有罪性,不过他们是要君王利用之。如果想要更深入了解中国历史,你永远无法绕过法家。

读《商君书》有感

相关文章

  • 读《商君书》有感

    《商君书》乃中国法家代表作品由战国时期商鞅所著,他本姓公孙因被封于商故号商君。他对中国文化政治的影响不可谓不深远,...

  • 读商君书有感

    《商君书》也称《商子》,有24篇,由战国时商鞅及其后学的著作汇编,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作之一。“更法篇”集中反映了秦国...

  • 读《商君书》有感(境内)

    本章的重是介绍商鞅的军功爵制度。首先要建立户籍制度,新生的人要登记造册,死亡的人要注销其户口。其次,有官爵的人要严...

  • 读《商君书》有感(君臣)

    本章重点讨论君主专制制度的合理性,商鞅认为在上古时期没有君主,也没有官员,民众之间也没有高低贵贱之别,社会秩序非常...

  • 读《商君书》有感(去强)

    本章是《商君书》中最重要的一章,主要强调商君的弱民思想,他认为民众和国家是对立的和是彼消此长的关系,国家要想强大就...

  • 读《商君书》有感(更法)

    引言:在战国中期,自西周以来礼乐制度,己经不足以维护当时的国家秩序,国家之间战争的规模越来越大,小国已经纷纷被大国...

  • 读《商君书》有感(更法)

    引言:在战国中期,自西周以来礼乐制度,己经不足以维护当时的国家秩序,国家之间战争的规模越来越大,小国已经纷纷被大国...

  • 读《商君书》有感(壹言)

    本章重点介绍商鞅的治国理论,他认为国家要想强大和安定,就必须统一国家政令,堵住政出私门的现象,这样民众就能从国家获...

  • 读《商君书》有感(错法)

    本章重点论述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商鞅认为国家的赏罚措施必须按照规定去实施,要绝对禁止以个人的意志决定赏罚的行为。否则...

  • 读《商君书》有感(说民)

    本章的中心内容仍然是如何控制百姓,商鞅认为国家的治乱与否,就取决于国家是否战胜民众,如果国家不能的压制民众,那么民...

网友评论

  • 大地吳振軍:后世关于先秦法家的了解受到一种天然的局限:即先秦思想有一个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很多思想我们其实是通过不同的传以及译注得到的,这不能说明就是元典的本意,而是后世学者假托前人阐述了个人观点。所以们在感叹先秦智慧的同时也不可妄自菲薄堕入学习陷阱,你以为呢?
    大地吳振軍:@乐道_a525 先秦著作文字简练的同时,也给语言文字大幅提升内涵的空间,我们从原著中消除后世人对文章的歧义也是不大可能的。正因为这样才造成元典的美。这不是回到元典就能解决问题的,回到元典很多时候只是给我们又一次发挥的空间而已
    乐道_a525:@大地吳振軍 你可以直接去读原著而不是看别人的解释,这也是我提倡回归先秦原著,避免被人误导
  • 身在白云外:兴于此道者,亡于此道。商君死时之情形和他说的话应是太史公编的,在司马迁的眼里,法家还是有些过了。
    乐道_a525:@身在白云外 作法自毙玩火者必自焚
  • dd5776999407:弱民之道源头在此!

本文标题:读《商君书》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xce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