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商君书》有感(说民)

作者: 沉醉的文人 | 来源:发表于2019-04-12 10:36 被阅读12次

本章的中心内容仍然是如何控制百姓,商鞅认为国家的治乱与否,就取决于国家是否战胜民众,如果国家不能的压制民众,那么民众就不会服从于国家,就会出现混乱,国家实力就会削弱,反之,国家实力就会增强。因此,国家要想尽办法剥夺他们的信仰和理想,剥夺他们的从业自由,剥夺他们的喜好,剥夺他们的财产,之后再用严刑峻法强迫他们为国效命。事实上,商鞅变法是将秦国由一个落后国家变成了一个野蛮国家。由一个相对文明和自由的国家变成愚味的奴隶制国家。我不明白那些编制教科书的大人们的良知将在何处安放。

措施一:政胜其民

商鞅认为聪明和智谋是违法乱纪的帮凶,礼乐是放荡奢侈生活的开端,仁慈是犯罪的根源,任用贤良的地方,一定是奸邪藏身之地,如果让这八种力量结合在一起,那么民众的力量就会大于国家,他们不听从国家的号令,就不会为国家去耕战和征战,这样国家的实力就会被削弱。反之,如果国家没有这八种力量,那么就一定会压服民众,就不得不服于国家,就不得不为国效命了。

点评:聪明和智慧来自于读书,商鞅此举就是不让民众读书,要让他们永远愚昧,让他们永远都不会对国家行为产生质疑。礼乐是自西周以来的基本治国理念,是用于维护等级制度的,商鞅此举是要大破不立,他要用严刑峻法来取代礼乐制度。西周的礼乐制虽有强制色彩,但大多是一种软约束,而商鞅用暴力和野蛮来取代一种相对文明的制度,无疑是一次社会文明大倒退。变法后秦国其实是一座大监狱,一个没有仁慈,没有公理,没温度和自由的国家,难道是秦国人民想要的吗?难怪秦王朝二世而亡。

措施二:流氓政治

国家不能用温良贤淑的善良人去管理民众,这样民众就会亲近他们,就会相互包庇和隐匿违法行为,国家法度就会混乱不堪,民众就可凌架于法度之上,如果他们的力量就会超过国家力量,那么就再没有人为国效命了。商鞅提倡要用那些奸诈和阴险的恶人去管理民众,因为民众不但很害怕他们,而且他们更善于利用国家法度为己谋利,只要把这种人的利益和国家利益捆绑在一起,那么他就会死心踏地地为国效命。这样国家就会永远战胜民众,永远保持强大。

点评:商鞅的法只是制民之法,与现代法律不能等同。他的法是建立在剥夺民众一切自由的基诎之上的。而现代法律是建立在保护民众的权利和自由之上的。

看到这样的理论后,真的让人感到无语啊!为什么民众永远被官吏压榨,因为官吏压榨你们,就是要战胜你们,为什么那些臭名远扬的人会成为官场的不倒翁,因为他们坏出了水平,懂得如何与主子相处,应该说倒下去的是没有坏到家,为什么所有人都获得权力,因为有巨大的利益,而且这种利益是国家默许的,或者说是受保护的。

相关文章

  • 读《商君书》有感(说民)

    本章的中心内容仍然是如何控制百姓,商鞅认为国家的治乱与否,就取决于国家是否战胜民众,如果国家不能的压制民众,那么民...

  • 读《商君书》有感(徕民)

    本章重点讨论土地、官爵和移民的问题,商殃认为秦国的土地宽广,但人口却很稀少,这样国家的土地就得不到有效利用,而且也...

  • 读《商君书》有感(弱民)

    本章与《去强》篇是姊妹篇,重点论述了民众与国家的关系,商鞅认为国家与民众之间是一种相互对立的关系,国家要想强大就必...

  • 《商君书》学习札记(十一)—《说民第五》

    这是《商君书》的第五章《说民》。“说”在这里是“夺”的意思。 “说民”,就是夺民——夺民所尚,夺民所善,夺民所易,...

  • 商君书

    商君书 严刑峻法治黎庶, 攫取饿殍酿屠苏。 妙计驭民出五策,① 臬圭百代莫予毒。② ①《商君书》驭民五...

  • 读《商君书》有感

    《商君书》乃中国法家代表作品由战国时期商鞅所著,他本姓公孙因被封于商故号商君。他对中国文化政治的影响不可谓不深远,...

  • 读商君书有感

    《商君书》也称《商子》,有24篇,由战国时商鞅及其后学的著作汇编,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作之一。“更法篇”集中反映了秦国...

  • 商君书-5-说民

    辩慧,乱之赞也;礼乐,淫佚之徵也;慈仁,过之母也;任誉,奸之鼠也。乱有赞则行,淫佚有徵则用,过有母则生,奸有鼠则不...

  • 《商君书》驭民五术

    《商君书》驭民五术: 1愚民:统一思想。 2弱民:国强民弱,治国之道,务在弱民。 3疲民:为民寻事,疲于奔命,使民...

  • 商鞅

    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 ——《商君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商君书》有感(说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jeq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