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家何处

作者: 萤窗1839 | 来源:发表于2021-04-03 11:58 被阅读0次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唐]杜牧

夏初临?

也许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不一样的答案。

生活在只有冬夏两季的南方,我似乎对天气不太敏感。若非早晨6:20走出宿舍的大门口时天色已经明亮,芒果花的花香酿得很醇,我还以为,我还停留在2020年的冬季。

清明已近,南方已经是夏天了,清明时节没有雨纷纷的光景。当然,在扫墓这一活动成为仪式化的今天,更不必提什么“欲断魂”了。

在交通、技术不甚发达的古代,一个人的出生、远行、入仕、婚姻、死亡,是每个家庭的大事。死亡于古人而言,不是沉眠,而是在另外一个平行世界的另一种生存,或是投胎转世,用另外的躯体存在。古人的“断魂”,并非是因为亲人不在了,而是因为见不到了,亦或者,不再是他们了。

“雨纷纷”“欲断魂”,沉郁的字眼使不少读者从小便思考着“死亡”二字意味着什么。诗歌的下半部笔锋一转,“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在满路断肠人的清明,问酒的杜牧和不谙生死的牧童无疑是不同于常人的例外。面对生死这一沉重的话题,作者不以之为悲,流连于杏花春雨江南,棠梨煎雪煮新茶,折杏花酿成美酒,这亦是面对死亡的超凡脱俗的潇洒。

死亡,让活着更有意义。活着,多么美好的字眼。自信的脚步,一次次踩碎朝晨簇新的阳光,蒲公英的种子随风吹到满山遍野,青草的绿芽撞破松软的泥土……东坡居士曾道:“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逝去的时光一去不复返,这是自然界的普遍真理,我们都知道。我们不能阻止死亡,但我们可以让活着变得更有意义,也更有诗意。

不只是面对死亡,人生之不如意十之八九,面对生活的不如意,我们亦要学会躲藏,问自己心中的“酒家何处”,陶醉于自己心中的“杏花村”,在那些摒弃了繁华的角落,总还有着小小细细碎碎的美好。

窗外,雨纷纷。

莫名想起之前读过的一段话了:“有时候,心里晴着,外面却下着雨;又有时候,外面下着雨,心却晴着;世间的很多事物需要在对比中品味。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

图源:同学的拍摄 自己拍的

相关文章

  • 酒家何处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

  • 借问酒家何处有

    夜如墨,星如雨。 白日里车水马龙的城市脱去喧嚣的外衣,沉沉的睡去。 “拉斜线 直线短攻,刁钻的角度,得分。 11-...

  • 借问酒家何处有?

  • 借问酒家何处有

    前几日,杭州外卖小哥因夺得中国诗词大会冠军,一举成名!我以前不曾关注过这个节目,但是按耐不住就寻找了这期的...

  • 酒家何处寻

    说起来,光其实并不怎么喝酒,学生时代还会偶尔小酌一杯,但越长大,除却应酬,光几乎滴酒不沾, 光回家来,大多是掐着年...

  • 借问酒家何处有?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今年这儿的清明并没有下雨,反而是艳阳高照。 生与死,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小时候...

  • 借问酒家何处有

    一 虽是大雪飘飞的寒冬,但家里是热气腾腾的,东面房里的大火炕已经烧热,上面铺上了新崭崭的席子,一张可围坐8个成人的...

  • 借问酒家何处有

    有一年,一家仨去井口看李花,到了饭点,连去了两个农家乐都已客满,到了第三家,坝子里面支了五六张桌子,还有一两桌人正...

  • 借问酒家何处有

    “雨来了,下雨了……” 嘈杂的喊叫声打断了了你的思绪,抬眼望去,烟笼寒山,阴云不知何时已浮上了天际。 “滴……滴…...

  • 借问酒家何处有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酒家何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xfhk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