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三十的傍晚,天早早地就要黑了下来,小晚心急如焚。
一大早,她和三个姐妹按照惯例,晨练完回到家,吃过早饭,就开始张罗年三十要做的事情。
打扫卫生,这是必修课,看似简单,却很少有人抢着做。
准备年夜饭,都是妈妈的事情,她们很少能帮上忙。在妈妈周围追逐打闹,也算是一种陪伴吧,也算是孩子们唯一能帮忙的事情了。
小晚最喜欢的事情要数准备对联了。小时候,家里的对联都是大伯亲自写,年三十之前小晚负责拿回来,等到年三十的时候贴在自家门上。她喜欢对联全部贴完后,仪式感隆重的放鞭炮,那仿佛是每年春节真正的开始,也是对过去旧时光的真正告别。
自从爷爷去世以后,家里有三年是不能贴对联的。不长不短的三年,让读大学回来的小晚在第四年的时候竟然忘了去找大伯写对联这个事儿。
转眼间就是年三十了,小晚和爸爸商量要不要去超市买对联,或者找大伯还有其他书法好的长辈们帮忙写。因为家里的门确实还有点多,大伯已经年迈,找其他人也不是很方便,去超市买千篇一律的打印对联,也确实有损家族书香门第的颜面。
就在小晚一筹莫展的时候,爸爸说:“要不就自己写吧,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啊?”小晚眼珠子都要掉出来了。
“这么任性的吗?对联可是咱们全家的脸面啊!”
还记得小时候,每次年三十贴完对联,她总是拉着妹妹一起,悄悄地去挨家挨户看,谁家的对联写的最漂亮。
那时候,看着别人龙飞凤舞的书法,经常忍不住赞不绝口,心里默想,不知道哪一天,自己写的大字也能被贴在大门上,供路过的邻里街坊欣赏点评。
也有时候,看到个别不怎么高明的书法作品,姐妹俩会捂着嘴,忍着夸张的大笑赶紧跑开。
如今,当爸爸真的鼓励她们自己写对联的时候,小晚反而有点胆怯。姐妹四个从小一起练习书法,虽说她的比性似乎比其他姐妹要略胜一筹,但高中时代结束后,书法显然离她的生活越来越远。
不过,小晚决心一试。既然爸爸都不怕丢人,自己也没什么好担心的,不出门就是了,也听不到别人的批评或者讥笑。
很快,小晚拉着姐妹们,先讨论内容。她们决定从内容原创开始,坚决远离大街上那些厌俗的打印版对联。
姐妹四个人,每人认领一个门的对联,根据场景不同自行创作,中午十二点前交作业。大家很快达成了一致,由小晚负责执笔和创作大门上的内容。
十二点,大家如约交上了作业。她们坐在一起讨论内容的优劣,经过简单修改后很快确认了最终版。
终于要将自己的作品挂在大门上,供来往的人们观赏了,这可以说是小晚很多年练习书法的小梦想,要在今天交上试卷了,她激动又紧张。
不到100个大字的对联,小晚写了整整一个半小时。她将写好的字,整整齐齐地摆在床上,认认真真地记录下了它们当时的样子。
她将手机揣进兜里,喊来姐姐和妹妹来观看她的作品。她们各自找到自己的原创,满脸激动。姐姐笑着说:“曾经以为只有胡子飘飘的老爷爷才可以写对联,原来我们的小晚也可以”。
小晚假装捋着长长的胡须,故作镇定地说道,“孩儿们,还不快去打浆糊,贴对联?”说完自己都没忍住,几个人笑的花枝乱颤。
半个小时的功夫,崭新的对联,在几个姑娘的齐心协力下,轻松地上了墙。
在贴完大门上的最后一幅对联时,妹妹不知道从哪里拿出一串早已经准备好的鞭炮,手里还拿着一个打火机。
小晚还沉浸在欣赏自己的杰作中,站在一旁的二姐提醒她,赶紧放完鞭炮进屋了,毕竟北方的冬天不是那么温和可人。
就在小晚搬凳子要走人的时候,妹妹大喊“姐,你别走啊,放鞭炮啊”。
“what”?小晚哭笑不得,长这么大,她还从来没放过鞭炮,也不敢啊。
就在姐妹几个推来让去,不知所措的时候,隔壁家的大表哥从家门口路过,他笑着问,“天快黑了,你们几个不进屋干什么呢?”
妹妹拿起手里的鞭炮和打火机,嘟着嘴说“哥,要不你帮个忙?”
说完,姐妹几个都笑地前仰后合。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里,小晚和姐姐妹妹们捂着耳朵,红色的鞭炮碎片在空中飞舞,刚贴好的对联一角在风里颤颤巍巍,格外动人。
又是新的一年鸭,祝大家春节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