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白的艺术

作者: 小枳kezia | 来源:发表于2016-08-09 10:25 被阅读84次

    《请偷走海报+3》读后感

    相比于被多家大学引用为日语考试题的《白》,原研哉(Hara Kenya)的《请偷走海报+3》应该算一本比较冷门的书了。

    我本来去图书馆是想借那本大名鼎鼎的《白》,结果却被告知已经被借光了。于是我随意徜徉在书架间,却没有想到邂逅了这本装帧简洁的《请偷走海报+3》。这本书是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封面是简单的白底黑字,很简洁,没有一丝多余,有大面积的留白。对于一本表达作者设计理念的书来说,无疑是十分合适和打动人心的。

    *********************************************

    (一)书名的由来

    一开始看到书名,我是很错愕的,并不明白为什么书名要叫《请偷走海报+3》呢?

    当看到书的中间时,有一篇文章叫《偷海报》。里面如是说:

    因此,被盗的并非设计师的“设计”,而是画家的“绘画”。此时,作为设计师的心情颇有些复杂,尽管做的是幕后工作,但是听说有海报被盗,设计师会高兴的。所以,如果你在街上看到想要带回家的海报,就请毫不犹豫的将它偷走吧。

    原来如果海报设计的很成功的话,就会产生十分诱人的效果,使人想把它撕下来偷走。

    如果海报被偷走的话,设计师反而会很高兴呢,因为这证明了他的海报很有感染力。

    客户请我做海报时,经常会这么说:“请设计一款能够吸引很多人眼球的海报,以至于让人想把它偷走。”对于这么直白的表达,我总是抱以会心一笑。

    这大概就是海报设计的精髓吧,海报也是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我们在街头巷尾看见的或色彩斑斓,或简洁明快的海报,也包含着设计师的心血。

    虽然不乏有很多敷衍了事不堪入目的海报,但是如果遇到能够勾起人欲望想要把它偷走的海报,想必也是一件愉快的事。

    *********************************************

    (二)原研哉的剪影

    我听说过原研哉,他是个设计大师。但是除了这个之外我对他一无所知,我也不想去百科。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得出了原研哉的一个剪影。

    刚进大学时,我虽然是个特别贫穷的学生,却拥有一件“睡袍”。当时我连书桌都买不起,只能在空酒箱上架一块板子来代替,可我却毫无根据地认为,别的都可以没有,唯独咖啡和睡袍是“能喝出不同味道的男人”必备物品。

    原研哉也有过穷困潦倒的时代,但是他却在别人的嘲笑声中坚持了自己的美学见解。

    睡袍和咖啡都是小物件,却对原研哉意味不一样。有了睡袍和咖啡,大约原研哉就可以精神上觉得王子一样吧,虽然现实中一片狼藉。

    有很多人在出租屋里生活,有的人觉得出租屋布置装修太不划来了,于是将就着过。有的人却会做一些小装修,在墙上挂上一副画,在地上铺上一块地毯,在桌上摆上一瓶花,即使要因为这额外的支出而节衣缩食。

    这是生活态度的不同,而后一种人则能体味到更多的美,更多的幸福。

    瞧着镜中身高178厘米,体重78公斤,留着络腮胡,戴着灰色泳帽和高度近视眼睛,穿着比赛用的黑色泳裤的滑稽样子,自己都要忍不住笑出来。但是,为了健康,我还是噼里啪啦地奋力游着蝶泳。

    上段出自《被抬进救护车》的最后一段,原研哉用相当幽默的口闻写了自己在慢跑中昏倒的事情。当他昏倒在地的时候,觉得自己的脑血管破裂了,觉得从未和死亡那么近过。

    原研哉在觉得自己要死了之前进行了一系列思考。他的脑海中飞快的掠过一系列的事件,他觉得别人每个人的言行都是不理解死亡近在咫尺的愚蠢错觉。他觉得隔阂,他觉得孤独,他觉得荒谬。

    然而,意识到“所感受到的世界其实不过是幻想”,对我并没有什么帮助,即使到达某种认识,也没有人可以跟我分享,我独自一人孤立于世界之外。在救护车中,我为这孤独感深深苦恼着。

    死亡真是一件神秘的事呀。我也曾幻想过死亡的感觉,却无法想象的很具体。经历过死亡的边缘,原研哉变得更加注意健康,认识到剧烈运动的危险,也觉得生活更加快乐了。

    我想,每个人都是惜命的吧。因为前方还有很多未知等着我们去揭开面纱,如果就这样死去了,就看不见了。

    我今年34岁了,到了这个年龄,对于自己的体力开始缺乏自信了。和即使通宵不眠地工作,黎明十分反而注意力格外集中的25岁以前的我相比,体力明显衰退了。到了这个时候,我才深深体会到,世上所有的乐趣,都必须有体力才能享受。

    上段出自《Running High(慢跑之趣)》。原研哉为了保持体力,开始了慢跑的道路。

    原研哉体型比较胖,在才开始跑步的时候,还常常被邻居调侃,视为不正常。但是他并不在乎,依然自己跑自己的。有了细微进步时,也会觉得很开心。最后,他报名参加了青梅马拉松。

    马拉松上他遇到了很多很奇怪的人,有装扮成“兔女郎”的男人,有剃着莫西干头,腰间插假刀的人。在他最需要喝水的时候,途中的人却热情的递给他香蕉和梅干。

    人生这么短,何需在乎别人的想法呢?做自己都来不及了呢。

    *********************************************

    (三)设计理念一瞥

    这本散文合集中原研哉也讲了很多他设计的心路历程,从中我能略略窥见一些他的空白的艺术。

    对于批量生产的大众消费品来说,比起时髦或新颖来,更需要一种百看不厌的持久魅力。也就是说,不能只以手术刀般的锋利取胜,有时还要具有柔韧性,否则就无法占据作为常用商品的稳固位置。
    当然,这并不等于故意要把设计搞得俗不可耐。虽说设计需要大众性,但也不能是那种令人联想到参加全国国会议员选举的设计,这样并非体现大众性。我所向往的不是那种令人生畏的拘谨或强硬的现代风格,而是散发出淡淡的沉静与优雅的舒适设计。

    上两段来自《咖啡的BGM》。简单才是王道呀!越是繁复的越是脆弱和容易过时,越是简单的反而能萃炼优雅,长久不衰。

    《VOGUE》要告诉我们的就是,所谓服装与社交,即是这些要素织成的艺术。因此,看着这本杂志时,比起使自己变得更加时尚潇洒,我更想成为有存在感的人。因为我从中认识到,完善自己的人格要比完善外表更能创造出强烈的时尚感。
    知识这种东西,就像是吸附在磁石上的铁砂,使用没有磁力的磁石的话,无论再怎么搅拌沙地,也吸附不到一粒铁砂。重点不在于寻找铁砂量多的沙地,而是如何提高自己的磁力。

    上两段出自《“V”的故事》。原研哉虽然不懂法文,却订阅了法国版的《VOGUE》时尚杂志。《VOGUE》展现的不仅是模特外在的美,还有更深层次的美。摄影师用精确的摄影,放大了模特的表情,使模特的气质得到体现。这本世界知名的杂志没有一点儿卖弄小聪明的成分。

    虽然原研哉不懂法文,但是他却有勇气去学习。虽然《VOGUE》世界知名,但是它一直保持着内心的朴素。

    所谓设计,看起来像是在做表面文章,其实并非如此。表面功夫虽然是设计不可缺少的一个因素,但是目前在日本,通过设计来传达大米品牌和产地等信息,也就是哲学性方面还是比较薄弱的。

    上段选自《大米和包装》。设计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容易,虽然看上去很光鲜,很时髦,但是也是很辛苦,很有深度的工作呢。

    设计师自身就得有很强大的知识储备,如此才能有设计的联想。

    设计的哲学也是一片浩瀚的星空呢。

    *********************************************

    这本书很有趣,翻译也翻的很好,语言并不拖沓。译者是竺家荣,膜拜膜拜^O^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空白的艺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xsrs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