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记忆中的年是从寒假开始的。
放了寒假,每天除了草草的写一些寒假作业,就是跟一群孩子到处疯跑。跑累了就傻傻地问姐姐,“年到了吗?”
过了腊月二十三,过完小年是大年。时不时响起的鞭炮声时刻提醒着我们:年的脚步越来越近了。
大人对孩子的呵斥明显的减少了。最忙碌 和兴奋的,当然还是大人们:男人杀猪宰羊,女人赶大集购买鸡鸭鱼肉蛋、蔬菜。
每一家的父母都是根据自家的人口、经济情况,精打细算的过日子。
除去要买的,能自己制作的,还要自己制作一些“土特产”:蒸馍、炸丸子、叠糖糕、炒花生等厨房里忙碌着的是母亲和姐姐们的身影。爸爸和哥哥则打扫每间房里的卫生。
这样的一直忙到腊月二十九的晚上,父母剁完饺子馅收了刀,才歇去。
【二】
其实,有那么四五个春节,我从腊月二十九这一天到年三十的上午也没闲着。
1.jpg
我给邻居亲朋写春联。
我从小受过我村“私塾刘大先生”的启蒙,再加上三四年级 的时候老师的教导,他们说我的毛笔字写的不错。
邻居们就拿来纸,让我给写。
我也就装模作样的。在八仙桌上,摊开纸,开始“奋笔疾书"。时间充裕就写一些楷书,想快一点就写行、草书。
反正是我的地盘我做主,脑子里藏的对联也多,大都是从刘大先生那儿学来的 。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
“向阳门第春常在 ,积善人家庆有余”;
......
对家里做点小生意的最常用的就是“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
给军、烈属家写的多是“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等等。
后来,农贸市场上有卖印刷好的春联,大家都嫌手写太麻烦,就干脆买着贴了。我从此也就金盆洗手,再没碰过毛笔。
【三】
重头戏都在年三十的这一天。
三十的一早,父亲就早早的把我们叫起来。
父亲会让我们哥俩跟着他,拿瓶酒及 几天 前就做包好的纸钱,带了母亲煮好的饺子,先给去世的祖先们送去。父亲说要给他们送一些过节费,顺便带些吃的。
我和哥哥就感觉有些隆重和诚惶诚恐。
到12点之前把春联贴上,放了鞭,也就到了该吃中午饭的时候了
。毫无疑问,每家都吃饺子,还要炖猪肉,做几个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一个团圆饭。
年30的晚上,在没有电视的日子里是怎么过的?已经没有记忆了。
记忆还是从有了电视以后,肯定就是春节联欢晚会了。大概从1985年开始,从来就没错过,春节联欢晚会就是一道绕不过去的过年大餐。
【四】
初一早上要很早早地起来,给长辈们拜年去,一家接着一家。
都是本族的,亲人也不给压岁钱。春节前做的那些好吃的,拿出来犒劳我们。
初二是闺女回娘家的日子。爸妈会带着我们到舅舅家。我没见过姥姥。肯定会跟大姨一家子会面。
他们就会给我们压岁钱。
回娘家的姑姑也会给我们压岁钱。
初二这一天的收获是“颇丰”的。
以后的从初三到初十的日子里,会把有来往的亲戚走个遍,礼尚往来。
向我们这样的大村子,每年村委还要在初五之后,请戏班子唱大戏至少三天。
我父母亲就会把走亲戚的事情交给我们兄妹几个,他们去听戏去了。我们也正好趁机跟表哥表姐他们玩个热闹。
这样等过了元宵节,这个年也就过完了。
我此时也极不情愿地走进了教室,走进了我的青春岁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