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9007981/37cfaa23f97683c7.jpg)
英国作家马特·海格 在《活下去的理由》里说:
“正常”其实是主观的,没有什么标准答案,这个地球上有70亿人,就有70亿种正常。
所以人嘛,往往会对习以为常的东西视而不见,也很“正常”。但这个「正」是指时时刻刻正在发生的「正」,「常」指的是发生频率过高,经常发生的「常」。比如作为一只眼镜党,应该都有过这样一个经历:戴着眼镜找眼镜。最后发现眼镜正好端端地…架在自己鼻梁上的时候,只好原地站住,双手叉腰替眼镜哈哈哈哈地大笑几声以表示对自己的无语……
鲁迅先生说,这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这句充满了太多的可能性,但都建立在「人多」的基础上。
其实很多事物并不正常,但在不同的人身上发生的多了,发生的次数常了,也就正常了。
再比如熬夜加班:我在加班,你在加班,他也在加班,大家都在加班,所以,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看,加班不很正常么?你看现在谁没在加班??
于是,只有当「经常到正常的加班」引起了个别人经常地感到经常性的腰酸背痛腿抽筋,或者头疼胃疼肚子疼,才让那个人意识到 ,这种「经常」,是不正常的。
这大概也是「人多力量大」的一个体现吧。正所谓三人成虎,众口铄金。尤其当这个「正常」没有一个类似健康水平一样的客观标准可以参照的时候,「主观的正常」便大胆的放飞自我,谁的跟随者多,谁就是最「正常」的那一个。除此之外,都可自行归为不太正常的那一类。
卢安克说,“人之所以正常是因为害怕自由”。于是,因为害怕落单而从众。于是,因为害怕违规,而死守规范。
百科上对于「正常」的定义是这样的:
“正常,这个正指心正,正到可以摆出来。常指行常,行为要实常,行为对应实际的状况。”
忽然明白为什么现实复杂了:心正,实常,难就难在对实际状况的准确判断上。
正如笛卡尔所言:
有了正确的判断,就可以有正确的行动,判断得尽可能正确,行动也就尽可能正确。
反之亦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