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过了李宝敏教授的分享,感慨特别深,现在的考试不再考学生单纯的记忆知识点的能力,那样的考试没有任何意义,学生只是一台会复读的机器,我们现如今的课堂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
![](https://img.haomeiwen.com/i14531848/668178f5d37e3168.jpg)
在传统课堂里“满堂灌”和“一言堂”现象很常见。而现在我们要重新定义课堂,应该认识到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互动的过程,学生是一个整体的人,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以其整个身心投入到课堂活动中,这样的课堂才有质量,更有效率。
![](https://img.haomeiwen.com/i14531848/be770ee4056fb387.jpg)
因为我是一名历史老师,李宝敏教授恰好举了甲午中日战争的例子,让我觉得很亲切,的确,试题在发生改革,我们平时的教学活动也要灵活变化。自从工作以来,我也参加了一些教改活动,比如有幸观摩了“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展示课,还参加了中考命题改革教师专业化培训等。发现在如今的中考命题中更加注重情境。正所谓“无情境不成题”,因此这种命题上的变化就倒逼我们教师必须改进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的核心素养,对于我们历史学科来说,不光要了解一些史实,还要把事实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着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https://img.haomeiwen.com/i14531848/a8661556797a56de.jpg)
我们要重新定义教学。就像李宝敏教授说:“学校教育应更多地承担“授人以渔”的责任,让学生“会学”比“学会”更重要”。作为教师来说,善于学习研究是我们必须具备的素养和能力。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如现在提倡的“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就是一种非常好的范例。特别重要的就是在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学生的理想信念和核心素养的培养。
![](https://img.haomeiwen.com/i14531848/b812554d9900d35d.jpg)
新课改对老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种挑战。作为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核心素养,注重言传身教,用良好的师德去影响学生,教化学生。那么教师如何能提升核心素养呢?我想可以通过翻阅相关书籍,从书中来汲取丰富的养分。但可能学到的只是一些理论,我们还要积极投身实践,自己在实践中探索提高。我也会向有经验的老师们学习,积极交流,毕竟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团体的力量无穷的。我们要从不段的学习中构建自己对教育的新认识与新理解。
![](https://img.haomeiwen.com/i14531848/9305d7658e42aa5d.jpg)
诚然,课改的过程中遇到挫折阻力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一定要坚持乐观自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https://img.haomeiwen.com/i14531848/9809e216d5b39887.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