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40期“始”专题活动。
古希腊有个哲学家苏格拉底在中学当老师,有一天他给班上的同学们说:“我们来玩个游戏吗?题目是有始有终,定能成功。”
游戏很简单,就是把手使劲往前甩三百下,再往后甩三百下,但要求每天都这样做。同学们纷纷说这个游戏容易,保证能做好。
一个星期后,苏格拉底问同学们游戏完成的怎么样?同学们全都举了手。一个月后,当苏格拉底再做统计时,全班仍有百分之九十的同学在坚持做。一年以后,当苏格拉底在课堂上再次向大家了解情况时,只有一位同学举起手,他就是后来成为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凭着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自觉锻炼自己的意志,终于在哲学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其哲学思想至今放射出智慧的光芒。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有始有终,绝不能半途而废,如果我们能养成这种好习惯,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诗经》中说:“糜不有初,鲜克有终。”
没有不能开始的,但是很少有人能坚持到最后,做到善始善终。
做事三分热度,东一棒槌西一棒子,才开始就要放弃,最终一事无成。
我单位有个同事陈姐,她的老公原来跟她在同一个厂子上班,年轻气盛的他,想出去创业赚大钱。意气风发地提出辞职,信誓旦旦地说要干一番大事业,跟陈姐交代之后就出去了。才出去几个月,就灰头土脸地跑回来了,钱没有赚到,还牢骚满腹。说什么工资低,老板小气,坚持了一个月,热情就熄灭了,再也提不起兴趣。
后来陈姐说他老公总是半途而废,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一辈子都是靠着打点零工,太累的活不想干,太低的工资不想去,就成天躺在家里,闭门不出。生活没有着落的时候,伸手跟陈姐要。陈姐也因此跟他吵吵闹闹一辈子,唯一的儿子都是陈姐抚养,有时候陈姐真想跟他老公离婚,但是为了孩子,忍受着跟他在一个屋檐下生活。
一个高大威猛的男人做事有始不能善终,什么事都做不成,还养成了好逸恶劳的恶习。
老子在《道德经》里说道,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礼记.大学》里记载:“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一个人做事有始有终,持之以恒,朝着目标不断前进,即使遇到挫折,也会不畏艰险,达到胜利的彼岸。
认知觉醒里面提到的复利曲线,就是人的未来,解释了为什么有人努力了,但却没有成功?
曲线前期增长非常缓慢,但到了一个拐点之后,呈飞速增长,一飞冲天。在拐点之前放弃了,事情也就无疾而终。
这也说明了人只要自始至终的努力,坚持不懈地去做,总有一天能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贾平凹在《朗读者》中曾经说过,自己刚开始创作时,所有文稿都是“源源不断地给人投过去,又源源不断地退回来。”
大学毕业,手稿已经装了两大箱子,宿舍里的同学还故意把退稿信翻出来,贴在贾平凹的床边。在六平方的家里,一半都是铅印的退稿条,有的条子连名字都没写。
接到退稿时,他的心情是低落的,沮丧的,但是经过平复之后,又开始继续写下去。贾平凹说:“这即使是自己的耻辱,也是一种激励。”
2008年《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后来陆陆续续产出了一些经典作品。
昨日之深渊,今日之浅谈,路虽远,行者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人生就像一场奔驰的马拉松,只要中途不放弃,不停下来,就会奔向你想要的终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