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的婚育社会

作者: 老顾闲聊 | 来源:发表于2022-05-03 15:44 被阅读0次

           某市为副省级城市,有人做了一个基于社会面的婚育方面的调研。调查发现,当今婚育市场上,处于婚育年龄段的男女青年,对婚育的态度有着不可小视的普遍认知,值得大家思考。

           调查问卷发放近二万张,围绕婚姻和育子两个方面展开调研,结论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结婚率与初婚年龄一高一低。调查发现,结婚率持续走低,而初婚年龄却持续走高。这一高一低的背后,有“负担”的因素,也有“难相聚”的无奈,更有“难养活”的担忧。所谓“负担”,是指工作压力、时间压力、精神压力和经济压力的不断挤压。所谓“难相聚”,是指在相亲市场上一时找不到合适自己的对方,这是导致初婚年龄持续走高的主要因素。所谓“难养活,”是指生儿育女的成本过高,这是导致不敢生、不该生和不愿生等现象的出现。

           2、恋爱观发生了变化。调查发现,要恋爱、要结婚和要生育的占比,与只恋爱、不结婚、不生育的占比相当,两项之和仅占20%上下。由于女性的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并从个体上讲,女性学历与男性学历层次并无“男女有别”,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优秀女性更为普遍,他们的独立生存能力前所未有,而男性却因独生子女背景下成了妈宝,这种妈宝现象是导致“剩男”偏多,继而带动“剩女”居高不下。同时,女孩也因独生子女,长期在男女平等的世界里成长,自觉是爸妈的宝贝,在相亲道路上一直在寻找如同“老爸”样式的男生作为自己选择伴侣的基本标准,由此,导致了两性结合的“粘合力”下降。许多适婚女性认为,干好自己的工作,过好自己的日子、与自己爸妈一起生活,那才是硬道理,他们不愿意为生育和婚姻去冒那些无法确定的风险。

           3、愿生二胎的占比30%上下。在已婚育龄青年中调查发现,愿意生育二胎的占比为30%上下,推测愿意生育三胎的占比将会更低。现代社会,育龄青年正是单位主力队员,获得高学历后取得了较为稳定的职业,继而正在为高职称、高收入努力拼搏。这些人他们原本都具有非常强的好胜性,因此在整个学龄期间,在成绩上一直在争第一,以至于他们获利了名校的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现在在工作岗位上也不想把习惯于争第一的时间过多地花为多胎培养的事上。他们认为如果生儿育女,那必须要以质量为中心,而不是以数量取胜。

           面对现状,我们要理清思路,确实要思考我们这些“过来人”的老思想老传统,究竟还能否影响并对他们这代人“指手画脚”,指望他们跟随并仿效我们?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现实中的婚育社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atiy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