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句解第十五

作者: 泮溪秋玉 | 来源:发表于2019-02-19 17:47 被阅读10次

作者:夫子音

《中庸》句解第十五

【原文】

        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齐、庄、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溥博,渊泉,而时出之。溥博如天;渊泉如渊。见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说。是以声名洋溢乎中国,施及蛮貊。

        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队: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故曰,配天。

【译文】

  只有天下最崇高的圣人,才能做到聪明智慧,能够居上位而体恤下民;宽宏大量,温和柔顺,能够包容天下;奋发勇健,刚强坚毅,能够决断天下大事;威严庄重,忠诚正直,能够博得人们的尊敬;条理清晰,详辨明察,能够辨别是非邪正(处于天地之中的圣人,他们具备包容,决断的心,庄严正直能够让人崇敬,他们智慧广博,所以能辨别邪正)。崇高的圣人,美德广博而又深厚,并且时常会表现出来。德性广博如天,德性深厚如渊。美德表现在仪容上,百姓没有谁不敬佩,表现在言谈中,百姓没有谁不信服。表现在行动上,百姓没有谁不喜悦。这样,美好的名声广泛流传在中国,并且传播到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圣人的德行广大如天,深厚如海,言谈让人信服,行动让人喜悦,名声流传乃至久远)。

        凡是车船行驶的地方,人力通行的地方,霜露降落的地方;凡有血气的生物,没有不尊重和不亲近他们的,所以说圣人的美德能与天德相匹配。(只有有车与船的地方,有人通行的地方,有霜露降落的地方,有血气的万物生存的地方,没有不被圣人的德行所感染的,他们也能得到圣贤之道的教化,所以这些地方的万物生灵都会敬仰尊敬圣人,因此说圣人是承载着天地万物的美德之人,他们的作为能够与天地相匹配)

【原文】

      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所倚?肫肫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苟不固聪明圣知,达天德者,其孰能知之?

【译文】

  只有对天下百姓的真诚,才能成为治理天下的崇高典范,才能树立天下的根本法则,掌握天地化育万物的深刻道理,这还需要依靠什么呢(真诚之道是治理国家的关键,能树立典范,能树立法则,能掌握化育万物之道,本来就无所依靠)!他的仁心那样诚挚,他的思虑像潭水那样幽深,他的美德像苍天那样广阔。如果不真是聪明智慧,通达天赋美德的人,还有谁能知道真诚有这样的效用呢?(君子有仁爱之心,思虑深不可测,美好德行广及天下,他的智慧和德行皆为世范,所以只有通达真诚之道的人才能达到这种境界)

相关文章

  • 《中庸》句解第十五

    作者:夫子音 【原文】 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发、强、刚、...

  • 《中庸》句解第一

    作者:夫子音 【原文】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

  • 《中庸》句解第九

    作者:夫子音 【原文】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

  • 《中庸》句解第七

    作者:夫子音 【原文】 子曰,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 ...

  • 《中庸》句解第二

    作者:夫子音 【原文】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

  • 《中庸》句解第三

    作者:夫子音 【原文】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 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 《中庸》句解第六

    作者:夫子音 【原文】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

  • 《中庸》句解第四

    作者:夫子音 【原文】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译文】 ...

  • 《中庸》句解第五

    作者:夫子音 【原文】 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

  • 《中庸》句解第八

    作者:夫子音 【原文】 子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春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庸》句解第十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avf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