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想法读书
《中庸》句解第六

《中庸》句解第六

作者: 泮溪秋玉 | 来源:发表于2019-02-18 16:25 被阅读29次

作者:夫子音

《中庸》句解第六

【原文】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

        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译文】

        君子安于现在所处的地位去做应做的事,不生非分之想。处于富贵的地位,就做富贵人应做的事;处于贫贱的状况,就做贫贱人应做的事;处于边远的地区,就做在边远地区的人应做的事;处于患难之中,就做在患难之中的人应做的事(这是讲君子要安分守己,不论处于何种地位,都要平心静气,安之若素,做好自己的本分事情,不能整天想入非非,这样会扰乱心志,使自己会更加远离中庸之道)。

        君子无论处于什么情况下都是安然自得的。处于上位,不欺侮在下位的人;处于下位,不攀援在上位的人。端正自己的行为而不苛求别人,这样就不会有什么抱怨了。上不抱怨天道不公平,下不抱怨他人言行举止不和规范。所以说君子心怀平正坦荡,来等待天道安排的使命,小人却铤而走险妄想获得偶然的幸运(这里讲了君子不会去让心妄动,他会安心行道,内心平等没有分别,这样他会把所做的一切都当作天命一样去谨慎完成,而小人总是怀有侥幸心理,只想利己不想利人)。孔子说:“君子立身处世就像射箭一样,射不中,不怪靶子不正,只怪自己箭术不行。(此处举例说明作为君子,行为处事不会去找外在原因,只会反复的寻找自己践行中庸之道,做的不足之处)”

【原文】

        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诗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帑。‘’子曰,父母其顺矣乎。

【译文】

  君子实行中庸之道,就像走远路一样,必须先要从离自己最近的路开始走起;就像登高山一样,必须先要从低处开始起步(这里举例说明中庸之道是需要真正躬身实践的,没有任何捷径可循)。《诗经》说:“妻子儿女感情和睦,就像弹琴鼓瑟一样会让整个家庭和睦。兄弟之间关系融洽,就会使整个家庭和顺又快乐。所以要使你的家庭和顺美满,也要使你的妻子儿女幸福。”孔子赞叹说:“这样,父母也就称心如意了啊!”(这里主要讲了家庭之道,是践行中庸之道的第一步,首先作为君子要让家庭中的妻子儿女幸福快乐,也要让家庭中的兄弟能和睦相处,这样父母的心也都就宽慰了)

【原文】

        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

      诗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揜,如此夫。

【译文】

  孔子说:“鬼神的德行可真是大得很啊!”“看它也看不见,听它也听不到,但它却体现在万物之中使人无法离开它。”“让天下的人都斋戒净心,穿着庄重整齐的服装去祭祀它,说明它无所不在啊!好像就在你的头上,好像就在你左右。”(这里主要讲了鬼神能够善恶分明,彰显因果,明察秋毫,所以人们对它敬畏虔诚,礼拜尊重,但是在张载的观点看来,鬼神思想只是两种不同的气体,只要是有正心正行之人,这样的气体也不必过于追究,否则也会扰乱心行)“

      《诗经》说:‘神的降临,不可揣测,怎么能够怠慢不敬呢?’”“从隐微到显著,真实的东西就是这样不可掩盖!”(引用诗经的话,为了说明不可见的东西却能伸张正义,抑恶扬善,让人对它尊敬有加,这也是君子在践行中庸之道时会遇到的不能解释清楚的一种思想,但是孔子认为鬼神思想是真实存在的,只有人们的思想境界上升到了中庸之道的境界,那么就再也不会受到鬼神思想的干扰了,那时候洞达一切事像,内心纯净没有杂染,所以就会遣除这一切的疑惑,而使心行中正无所干扰)

相关文章

  • 《中庸》句解第六

    作者:夫子音 【原文】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

  • 《中庸》句解第一

    作者:夫子音 【原文】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

  • 《中庸》句解第九

    作者:夫子音 【原文】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

  • 《中庸》句解第七

    作者:夫子音 【原文】 子曰,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 ...

  • 《中庸》句解第二

    作者:夫子音 【原文】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

  • 《中庸》句解第三

    作者:夫子音 【原文】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 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 《中庸》句解第四

    作者:夫子音 【原文】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译文】 ...

  • 《中庸》句解第五

    作者:夫子音 【原文】 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

  • 《中庸》句解第八

    作者:夫子音 【原文】 子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春秋,...

  • 《中庸》句解第十

    作者:夫子音 【原文】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庸》句解第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qtzeqtx.html